行走的课堂:西乡龙珠幼儿园以“大盆菜”叩启幼儿德育新路径

2025-03-19 来源:深圳新闻网

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19日讯(记者 卓子涵 李小辉)今年2月,深圳市宝安区西乡龙珠幼儿园的区级课题《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路径研究——以西乡北帝三月三庙会为例》获宝安区教科院立项。这场以本土文化为锚点的教育探索,不仅将学术视野聚焦于百年庙会的教育转化,更以一场沉浸式“大盆菜”研学体验,展现了传统文化与幼儿德育深度融合的鲜活样本。

3月18日,龙珠幼儿园教研团队带着课题中的问题和孩子在主题探究中的疑问,跟随西乡本土历史文化学者徐浩浩踏入庙会的大盆菜体验现场。数十张圆桌铺陈于庙前广场,白发老者围坐其间,碗筷相碰声中流转着温情——这正是庙会沿袭数百年的传统:每逢节庆以盆菜宴敬奉长者,将“孝亲敬老”的伦理深植于社区肌理。  

image.png

“盆菜宴绝非简单的饮食风俗,而是一部‘舌尖上的文明史’。”徐浩浩向教师们详解,1997年,西乡的庙会上,黄细梅老人看到很多年长的老爷爷老奶奶辛苦帮忙,心疼老人。到了三月三庙会这一天,黄细梅把帮忙的老人都叫来吃盆菜。后来,越来越多居民一起参与,盆菜宴就成了庙会的传统。西乡的盆菜宴既是西乡人“同心共济、团结一心”的精神内核,更是西乡人“敬老孝亲”优秀传统美德的体现;九层食材的叠放工艺,更暗含“和而不同”的处世智慧。

image.png

教师们一边品尝,一边向盆菜师傅学习调配鲍汁、码放九层食材,一边记录着“海味在上、根茎在下”的工艺门道。“原来盆菜是‘有秩序的温度’,这种文化符号太适合转化为儿童能感知的教育语言。”一位教师感慨道。

如何让这么优秀的文化“活”在幼儿心中?龙珠幼儿园的答案是将文化符号转化为可触摸的体验:孩子们用黏土捏制“迷你盆菜”,在角色游戏中重现“观粤剧、吃盆菜”的热闹场景;每年庙会期间,幼儿园还会特制儿童版“盆菜宴”,让孩子们在合作备菜中感悟“共担共享”,在分享美食时理解敬老孝亲。“小朋友会问‘为什么最好的菜要放在最上面’,这就是德育的天然契机。”园长李四湘表示。  

image.png

“许多非遗进校园后成了静态展品,而龙珠幼儿园的实践让文化真正‘活’了起来。”徐浩浩评价道。当幼儿亲手触碰、亲口品尝、亲身演绎,传统文化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融入游戏与生活的真实经验。从庙会调查中建立祖孙情感联结,到盆菜制作里体会协作精神,龙珠幼儿园正以“中国式德育”叩问教育初心——答案,或许就藏在孩子们端起盆菜时那好奇而明亮的眼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