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聚焦龙川板塘村红松茸项目!宝安城管干部绘就乡村蝶变图

2025-03-06 来源:深圳新闻网

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6日讯(记者 何静 通讯员 佟林霖)小小红松茸,致富好产业。近日,央视聚焦报道龙川县板塘村发展红松茸产业项目,实现村兴民富。

image.png

CCTV-17报道截图。

2025年仲春,蜿蜒的村道洁净如新,连片大棚里赤褐色的红松茸破土萌发,一幅生态与产业交织的振兴图景在广东龙川县老隆镇板塘村徐徐展开。现如今,红松茸种植背后的“土地入股+集体运营”模式得到CCTV-17农业农村频道《中国三农报道》栏目的报道,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亮点。这背后,凝聚着宝安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派驻干部刘洪玺的智慧探索——以城市治理思维重塑乡村肌理,用产业链思维激活内生动力。

image.png

从“垃圾不落地”到“致富菇飘香”,宝安驻村干部刘洪玺以“城管思维”激活粤北乡村内生动力,以新产业模式破题乡村振兴。

用城市管理思维,深化人居环境整治

2024年7月30日,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干部刘洪玺接过乡村振兴“接力棒”,以龙川县老隆镇板塘村第一书记的身份扎根粤北山区。

宜居的生活环境,代表着村民们的幸福指数。

刘洪玺到任后,将宝安区的精细化治理理念融入乡村建设。针对板塘村道路保洁难题,他积极推行“冲洒水+机动保洁”模式,通过高频次机械化冲洗与灵活人工清扫结合,实现村道“路见本色”。同时,他紧盯垃圾收运环节,优化分类收集流程,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村庄卫生死角全面消除。有村民不禁感慨:“‘垃圾不落地、板塘更美丽’已经成为不少人的口头禅。”期间,宝安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还向板塘村捐赠打草机和鼓风机,解决板塘村野草丛生的问题。这一系列举措,为板塘村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image.png

引进红松茸项目,提升村镇造血能力

人居环境改善只是第一步,2024年,刘洪玺携手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携手板塘村党支部广泛走访、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决定利用板塘村区位优势,引入河源市粤隆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造老隆镇板塘村红松茸种植基地,有效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让更多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受益。一方面,红松茸被誉为“素中之荤”,其种植具有“不与农争时、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的独特优势,且可利用秸秆、玉米芯等农业废料作为培养基,实现绿色循环;另一方面,河源市粤隆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有成熟的产业链,可以与板塘村8亩共享菜园的区位优势碰撞出火花。

image.png

走进老隆镇板塘村采摘园里,一朵朵红松茸半遮半掩地藏在肥沃的土壤里,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游客们手持小篮子,兴致勃勃地穿梭于菌垄之间,仔细寻找着那些刚探出头来的红松茸。除游客体验外,部分红松茸还将送往各大商超和餐厅,端上食客的餐桌。“我们现在一共有8亩,亩产量在3000斤至5000斤之间,总产值预计在6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刘洪玺介绍,“红松茸”项目正鼓励引导村民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不仅获得土地流转收益,还能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增收致富,小小红松茸,已然成为“致富菇”。

image.png

刘洪玺望向连绵的菌菇大棚说:“城市管理讲究‘绣花功夫’,乡村振兴更需要久久为功。当每寸土地都被精心打理,每个村民都成为建设主角,这就是最美的乡村图景。”

(本文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