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招拍挂供应重点产业项目数量全市第一

2024-12-30 来源:宝安日报

宝安智造激光谷项目效果图。

宝安区召开重点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工作会议。

产业用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空间保障。据最新统计,宝安区2024年通过招拍挂完成产业用地供应10宗21.7公顷,保障了惠科、创鑫激光、华西等9项重点产业项目,招拍挂供应重点产业项目数量全市第一。其中,多个重点产业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彰显了宝安区在土地要素保障方面的决心和效率,更体现了企业对宝安投资环境的认可和信心。

一直以来,为全力做好土地要素保障,宝安持续采用差异化土地供应策略,衔接重点产业项目遴选需求,大力推进产业用地供应。数据也印证了成效,2022-2024年三年里,宝安通过招拍挂完成产业用地供应31宗,是前三年的两倍多。

释放空间优势潜能

土地出让居全市前列

宝安是全市产业大区、产业强区,在湾区竞合发展的背景下,为持续推动宝安矗立潮头、稳步高质量发展,在区委区政府“422133”主框架牵引下,宝安区系统谋划重大空间发展战略,形成临空经济总部带、“双中心”、四大制造业片区的“一带两心四片”蓝图,重塑湾区竞合的“宝安+”优势,持续释放空间潜能,助力宝安筑牢产业发展基本盘。

宝地搭配优企,才能搅动投资兴业的一池春水。为此,对于好企业、好项目的用地需求,宝安各部门每次都是快速响应,高效牵线,于今年取得了土地出让居全市前列、招拍挂供应重点产业项目数量全市第一的优异成绩。宝安区最近一次土地出让在12月9日,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成功竞下宝安中心区A002-0096宗地,用地面积为0.5公顷,主要用于建设前海工程创新中心总部项目,并打造成为国际化、数字化、智慧化的集工程承包、新基建、数字经济、投融资建设等于一体的“现代化建筑业全产业链”示范基地。

此外,宝安6英寸新能源功率半导体产业基地项目于9月26日成交,总用地面积为6.08公顷,将建设成集研发、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基地,为宝安区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综合检测服务基地项目于11月22日成交,涉及新桥东城市更新单元02-02地块,用地面积1.09公顷。这些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完善宝安区产业结构,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众多企业不谋而合看好宝安土地,频频落子布局宝安的背后,是对这片沃土产业基础和市场发展前景的超强信心。以开足马力建设中的宝安智造激光谷项目为例,据深圳市创鑫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地块于10月29日成交,项目建设拟用于脉冲光纤激光器、连续光纤激光器、直接半导体激光器研发、生产、销售等业务。选择落地宝安,在于这里是激光制造第一区、国内最大的激光产业集聚区,产业规模、企业数量均居全国首位,已充分实现了上、中、下游的深度融合。选择宝安,就是选择广阔的发展未来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

多部门联动协作 

项目审批驶入“快车道”

项目开工建设想要跑出“加速度”,项目提前高效审批至关重要。据宝安区并联审批专班有关负责人介绍,产业项目单位与房地产项目单位相比,存在对审批事项和审批程序了解不深入,预谋性前瞻性弱等问题,需审批部门主动服务,才能助力产业项目尽快落地。

为此,宝安早在2021年成立区重点投资项目指挥部办公室并联审批工作专班,由区一把手挂帅,区主要领导直接管理,区发改、规资、城更等8个部门组建而成,该专班的设立让项目审批实现从“串联”到“并联”,一定程度上减少材料的提交,缩短办理时间,让企业“少跑腿”,项目审批驶入“快车道”。

很多企业感触最深的是,环评与排污许可“一口受理、同步审批、一次办结”的服务模式,企业只需一次跑动,可同时办结环评和排污许可2个事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环评与排污许可审批时限由原来2个月左右压缩为11个工作日,大幅减轻了企业办理环保事项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截至目前,并联审批专班运行以来直接服务工程建设项目约1250个,成功协调办理审批事项及处置阻滞障碍性问题约1840个,助力重大项目建设“加速跑”。

宝安智造激光谷项目、综合检测服务基地项目是今年宝安拿地即开工的代表性项目,宝安区并联审批专班在其中就发挥了关键作用。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时间表”提前进行土地整备,并通过辖区街道办和区土地整备中心的紧密配合,在短时间内将地块清理为“净地”状态,为后续出让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协调规资、工信等多部门联动,指导项目单位提前开展地质勘探和基坑设计,大大缩短了项目落地时间。

此外,并联审批专班积极协调宝安住建局、区发改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等职能部门联动协作,打通审批沟通各个环节。在项目立项阶段就谋划具有“拿地即开工”意向和具备“拿地即开工”条件的项目,并专人专职负责跟踪项目进展情况,靠前服务,全力协调,保障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

服务出新更走心 

全力助企拿地即开工

为解决新用地工业项目“开工难、开工慢”的问题,全力推进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宝安区除了在审批方面下足功夫,还在产业项目落地全周期服务上费尽心思,给予企业全方位的精心护航。

今年6月,宝安区成立新用地工业项目专班,同样是区领导带着多个职能部门协同作战,全面梳理新用地工业项目全流程要素环节,优化工作机制,多部门联动建立项目预审机制,将审批环节前置与产业遴选同步,实现“快投、快建、快产”,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进一步助力世界级先进制造城建设。

“从我们有想法在宝安拿地,到真正拿地开工建设,只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这期间宝安区职能部门、专班人员始终和我们保持紧密沟通,为我们解决后顾之忧,同时帮我们制定工作推进表,精确到每天、每周都要干什么。”半岛医疗有关负责人介绍,忙的时候,专班人员还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周末或者晚上也保持时刻在线“不打烊”。“这样的诚意,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很难拒绝。”

这样的走心服务并非个例,华测检测的项目有关负责人也介绍说,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得到宝安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比如帮助提前开展土地勘探及设计、投资备案等,在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关键手续的办理过程中也都非常高效顺畅。这一系列举措推动了产业项目快速审批、快速建设、快速投产。

让企业实现拿地即开工,是服务高效的直接体现,更是宝安区委区政府全力以赴拼经济、矢志不渝抓发展的战略举措与决心的彰显。为不断助力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取得新突破,宝安区提前谋划,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提前编制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并与全市国土空间规划、“20+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空间布局相衔接,确保“项目跟着规划走”。通过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任务清单和时序安排,宝安区着力提高土地要素配置的精准性和利用效率,为产业项目顺利落地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宝安全力做好产业用地指标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落实分级分类保障,做到突出重点、精准配置,全面支撑项目新增建设用地需求。同时,加强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协同,积极争取将重点产业项目纳入省建设用地指标保障范畴,进一步保障产业项目的顺利落地。

宝安日报记者 黄冬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