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近视防控科普馆学习护眼知识。
前不久,全市首个专注于学龄前后儿童的近视防控科普馆落户燕罗,将积极响应“每年有效降低学生近视率1个百分点以上”的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目标,这也是燕罗街道增进民生福祉的一个缩影。
2024年以来,燕罗街道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幸福燕罗”为主题,将“服务指数”有效转化为民生“幸福指数”,打造高品质民生幸福城。
高质量医疗服务驶入“快车道”
随着燕罗“湾区芯城”进一步发展建设,广大市民对民生基础设施的要求正逐步提升。
“我们正以‘1+N+N’医联体为布局,绘就‘健康燕罗’的崭新图景,补齐短板。”燕罗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燕罗街道高质量医疗服务已经驶入了“快车道”,频频传出捷报。备受关注的湾区芯城人民医院前期立项工作顺利完成,和谷山汇城社康刷新建设进度。
小病不出社区。燕罗街道正持续优化“家门口”的医疗服务,燕罗社区医院增设耳鼻喉科和睡眠专科诊室,罗田社康儿童口腔诊疗中心的建立填补儿童口腔医疗的空白。
如今,燕罗医疗“幸福圈”越做越大,各社康理疗师实现全覆盖,名医轮诊与义诊活动共开展463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2492人次,“家庭病房”上门服务解决了“就医难”。全龄友好的理念正融入社区治理,逐渐形成一张温暖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网。
随着燕罗医院40张医疗床位和90张养老床位完成增设、全区首个“医养融合”家庭医生工作站建成,燕罗街道在医养融合项目上实现突破。
从“学有所教”迈向“学有优教”
教育是民生之本,也是留住优质企业、优质人才的必要一环。
近几年,燕罗街道教育体系也开启“新征程”,从“学有所教”迈向“学有优教”,教育高质量发展正多点开花。
“仅两年时间,燕川中学、燕川实验学校、罗田小学崭新校园相继投入使用,这让我们看到了政府对民生设施的投入和重视。”燕川社区居民陈陆说,几所学校的建成意味着孩子不出社区就能完成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业,上放学路途能节省不少时间。更令陈陆兴奋的是,燕川九年一贯制学校正加紧建设,深圳市第三十二高级中学落户燕罗,将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7月15日,民生微实事、红芯十事2.0——燕罗街道燕川社区“晚间赋能”教育课业辅导项目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正式启动,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孩子放学比较早,课业辅导项目就像一个小课堂,不但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还有志愿者老师现场教学,令我们这些上班族少了后顾之忧。”市民张孝贤情不自禁地为社区贴心服务点赞。今年来,燕罗街道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增设的“晚间赋能”教育课业辅导服务,已累计服务1万余人次的儿童、青少年。
此外,今年树屋罗田社区托育中心的投入运营,为324位幼儿提供了免费照护服务,实现了全区首个千人托位数4.76个的任务,新增托位544个。
当前,燕罗街道正通过链接名校名企资源、打破教育资源壁垒、优化校园午休设施、深化教育惠民服务,一个更加高效、灵活、开放、协调的教育体系正在燕罗加快形成。
宝安日报记者 徐迅 通讯员 王婉雯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