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网

孔晓桥:打造属于中国的高端传感器民族品牌

2024-10-24 来源:深圳新闻网

人才介绍:

孔晓桥,海伯森技术(深圳)有限公司COO,作为海伯森科技(深圳)有限公司COO,全程参与了公司的创立,主要负责公司内部运营管理、人才梯队建设、擅长市场拓展和企业品牌打造,具备丰富的现代化企业运营管理能力。目前公司已入选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并顺利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累计获得产品自主知识产权70多项,在光学精密测量、工业2D/3D检测、机器人智能应用等领域形成了成熟的产品矩阵,主营产品包括3D闪测传感器、3D线光谱共焦传感器、点光谱共焦位移传感器、超高速工业相机和六维力传感器等。

人才之问:

她为什么会放弃外企的高薪职位,选择在深圳宝安创办一家高端智能传感器公司?她和团队如何在挑战中推出中国第一台“3D线光谱共焦传感器”,从而打破高端传感器国外垄断?面向未来,她又将如何带领团队不断突破,努力将海伯森打造成为全球高端传感器行业的领先者?


“成立9年来,海伯森年年推出新产品,并相继推出中国第一台3D线光谱共焦传感器及3D闪测传感器,成功打破国外垄断。”坐在位于宝安区西乡街道华丰国际机器人产业园的办公室内,海伯森技术(深圳)有限公司(简称“海伯森”)的COO(首席运营官)孔晓桥自信地说道。

说起传感器,干练的孔晓桥滔滔不绝。她告诉记者,传感器作为智能制造的“眼睛”和“触觉”,是高端制造业不可或缺的元器件,然而这项技术却长期被国外垄断。2015年,她和创业团队敏锐地捕捉到国内高端工业传感器领域的“卡脖子”难题,选择在深圳宝安创办一家高端智能传感器公司。

从初创企业到行业领先者,在她的带领下,海伯森技术不仅打破了国外对高端工业传感器的技术垄断,还朝着“打造属于中国的高端传感器民族品牌”这一目标不断前行。孔晓桥的创业故事既是个人奋斗的写照,也是中国高端制造业在宝安崛起的一个缩影。

瞄准高端智能传感器,6人团队在宝安80㎡办公室创业

作为河海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孔晓桥的第一份工作便就职于大名鼎鼎的雀巢公司。如果一直待在雀巢,她将拥有一条顺风顺水的职场之路。然而,她做了一个让很多人意外的决定:放弃外企的高薪职位,选择在深圳宝安创办一家高端智能传感器公司。

回忆起当初在宝安创业的点点滴滴,孔晓桥坦言,投身高端传感器行业并非偶然。她在大学期间参加的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接触到相关产品,并产生浓厚兴趣。

据了解,在2015年的全球高端传感器市场上,绝大多数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少数几个国际巨头手中。中国制造企业虽然强大,但在3D精密测量传感技术这一高端制造细分领域中长期依赖进口设备。这不仅导致成本高昂,更让中国企业在核心竞争力上受到制约。彼时,孔晓桥看到了这一痛点,萌生了“为中国制造打造自己的高端传感器品牌”的想法。

“我想做一些对中国制造有意义的事情,打造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高端传感器民族品牌。”孔晓桥在采访中回忆着当时的心境说道。

孔晓桥(右一)在宝安开启创业之路

于是她和另外5人组成创业团队,怀揣着“打造属于中国的高端传感器民族品牌”的梦想,在一间80平方米的办公室开启了创业之路。宝安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为他们的梦想提供了最佳的落脚点。

经过9年的发展,公司总面积达到4000平方米,研发中心和实验室配置了先进的研发设备和实验仪器,为开发人员提供一流的研发环境和条件。

“选择宝安创业,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有产业链的优势,更因为这里的政策环境非常适合技术型企业的成长。宝安有深厚的制造业基础,加上政府对科技企业的支持,让我们能在这里快速实现从技术研发到市场落地的整个过程。”孔晓桥坦言,“在创业的最早期,我们缺人才、缺资金、缺市场,基本上是啥都缺。后来在宝安我遇到了创业至今一直这里工作的小伙伴,也遇到了许多亦师亦友的投资人。”

不仅如此,宝安区推出的一系列支持高层次人才、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特别是对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扶持力度,给了孔晓桥和团队很大的帮助。

打破国外垄断,解决国内工业传感器领域“卡脖子”问题

万事开头难,孔晓桥的创业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作为一家初创公司,面对的永远是资金、资源和技术的多重考验。然而,对于孔晓桥来说,最大的挑战来自技术攻坚。中国的高端工业传感器市场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尤其在光学与力学领域的核心技术上,中国企业一直缺乏话语权。

海伯森自主研发的传感器

“我们一开始做传感器,就遇到了技术壁垒。核心技术几乎都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国内在这一领域起步晚,追赶压力很大。”孔晓桥深知,进入高端工业传感器市场,必须从技术突破开始。

“我们一开始就明确了自己的目标,要做出真正属于中国的高端传感器,特别是在精密测量领域,攻克那些被国外垄断的技术难题。”孔晓桥回忆道。于是,海伯森从光学、力学两大核心领域入手,针对传感器市场的不同需求,展开了多项技术攻关。

据她介绍,2021年,公司打破国外垄断,推出了中国“3D线光谱共焦传感器”,实现了35000线每秒的业界最快测量速率。该产品的成功,标志着海伯森技术填补了国内高端传感器核心技术的空白。

海伯森3D线光谱共焦传感器

这仅仅是开始。2022年,公司再次发力,推出了“3D闪测传感器”,实现了62×62mm大视野范围的高精度、无死角3D/2D高速检测,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过了国际同类产品的性能。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孔晓桥及其团队继续研发,创业9年来,公司每年均会推出新品。

技术上的突破让海伯森迅速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但孔晓桥并不满足于此,“我们不仅要做产品,还要做品牌,海伯森要成为高端传感器领域真正的民族品牌。”她认为,只有通过品牌塑造,海伯森才能在全球市场上获得更大的竞争力。正是在她的带领下,海伯森开始加速品牌建设,赢得了包括华为、比亚迪、富士康在内的众多客户的信任。

伴随着海伯森成长的脚步,孔晓桥也在学习中不断蜕变成长。从创业之初的大包大揽到如今的首席运营官,她的角色几经转换,逐渐成长为擅长内部运营管理、人才梯队建设、市场拓展、企业品牌打造、具备丰富的现代化企业运营管理能力的COO。

孔晓桥部署工作

立足宝安面向全球,打造属于中国的高端传感器民族品牌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与市场开拓,海伯森如今已跻身中国高端工业传感器领域的领先企业。然而,孔晓桥深知,技术的快速迭代要求企业必须持续创新。她带领团队不断探索新的传感器应用领域。近年来,在人形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前沿科技领域的应用上,海伯森的传感器产品正在展现出越来越多的优势。

孔晓桥介绍,近年来,随着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的飞速发展,市场对传感器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要求也越来越高。海伯森通过持续研发,推出了六维力传感器等新产品,六维力传感器也已被广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高精尖领域,极大提升了机器人的操作精度和复杂任务执行能力。“我们的目标是要成为全球高端传感器行业的领先者,而不仅仅是国内市场的佼佼者。”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获得产品自主知识产权70项。此外,孔晓桥告诉记者,公司两个产品通过了深圳市工信局的“首台(套)创新产品”认定,不仅赢得了政策支持,还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海伯森相关荣誉展示

在孔晓桥的规划中,未来几年,海伯森将继续扩大研发投入,依托宝安的产业链优势,打造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传感器产品,推动中国制造在全球工业领域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宝安是块创业热土,不仅有优质的营商环境,也有许多优质的企业。未来,我们将继续扎根宝安,不断推动高端传感器的创新与升级,努力将海伯森打造成全球领先的传感器品牌。”孔晓桥充满信心地展望着未来,“我相信中国制造不再只是廉价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民族品牌正在崛起。我们不只是为自己打拼,更是在为中国高端制造走向世界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