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扩区”擘画宏伟蓝图 宝安乘东风发展势头更劲

2024-09-06 来源:宝安日报

远眺深中通道。(资料图片)

建设中的腾讯企鹅岛。(资料图片)

桂湾河公园。(资料图片)

从一片滩涂到城市新中心,前海建设发展“生机勃勃”。(资料图片)

2021年9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以下简称《前海方案》)正式发布,为前海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前海方案》发布3年来,前海合作区GDP年均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进出口年均增长14.3%,经济发展实现“一年一个样”。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几何中心、前海战略主阵地的宝安,携手前海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推进改革开放,诸多新变化、新场景生动上演。

数据显示,2023年,前海GDP为2464.1亿元、增长15%,宝安片区贡献了1381.9亿元、增长17%;前海规上服务业营收4452亿元、增长33.2%,宝安片区贡献了2529亿元,增长55.3%。“世界的前海,腾飞的宝安”,“前海+宝安”正释放出“1+1>2”的融合效应。

前海宝安协同

赢得更大发展主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深圳经济特区因改革开放而生、而兴,前海是“特区中的特区”,宝安是前海深化改革开放的主力区,改革的精神始终勃发,改革的脉搏有力跳动,正激荡着向前向湾的蓬勃浪潮。

自2010年成立以来,前海围绕“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战略定位,一步一脚印,从“荒滩涂”变身“聚宝盆”,在“方寸地”做出了“大文章”,在一张白纸上绘出了最美最好的图画,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最浓缩最精华的核心引擎”。2021年《前海方案》发布,让前海合作区实施范畴由原14.92平方公里扩展至120.56平方公里,其中82.75平方公里位于宝安辖区内,前海三分之二在宝安,宝安五分之一是前海,宝安历史上首次成为国家战略的“主阵地”。2023年《前海规划》发布,提出了“一心一带双港五区”的空间结构,其中“五区”中有三区位于宝安,即宝中及大铲湾片区、机场及周边片区、会展新城及海洋新城片区,宝安成为前海蓝图中着墨最多的区域。

“扩区”后的前海、宝安片区迸发出强劲活力。前海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中“敢为天下先、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聚焦改革开放主责,一系列亮眼的制度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前海新推出制度创新成果241项、累计835项,新增全国复制推广36项、累计94项。中山大学发布的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前海连续三年第一。经第三方评估机构参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体系模拟评估,前海营商环境总体得分接近新加坡、香港,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面对时代机遇,宝安以“融入前海、服务港澳、走向世界”为方向,积极布局、前瞻谋划,积极抢抓重大战略机遇,强化前海与宝安协同,赢得更大发展主动,先后谋划“探索新型工业化宝安路径”“探索前海—宝安紧密协同联动机制”“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探索推动海陆空协同无人体系试点”等一批改革项目,将宝安的全面深化改革与国家、省市部署深度融合,以战略战役性改革牵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更大突破。

今年4月,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实施《关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关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在前海工作的香港居民个人所得税税负超过香港税负部分予以免征,前海15%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扩展至合作区全域。至此,宝安新扩的前海片区,正式享受到“两个15%所得税”政策。

作为深圳制造业的“压舱石”,宝安拥有国高企业总量超过7200家、连续7年全国区县级第一,《前海方案》发布实施3年来,宝安在服务前海中着力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两翼齐飞,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年跨越2个千亿台阶”,于去年实现GDP5202.01亿元,位居2023年中国工业百强区第五、2024赛迪百强区第四,现有商事主体总数全市第一,国高企业总数全国区县第一,经济总量跻身全国前十,“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加速形成。

崭新的腾飞机遇、广阔的发展前景、强劲的增长势头,宝安把《前海规划》落地作为最大的优势和机遇,强化前海与宝安协同,齐心协力抓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携手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迈向更广阔未来。

扩大的前海

从湾区出发通达世界

3年前的今天,宝安中心片区、大铲湾片区、宝安机场及周边片区以及会展新城和海洋新城片区等纳入了“大前海”范围,前海面积从14.92平方公里扩大到120.56平方公里。前海“扩区”的宝安范围内,拥有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客运码头、机场东高铁枢纽、深中通道等对外、对内的顶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在国内,甚至国际上也不多见。

深圳与香港一衣带水,前海作为深圳改革开放的新起点,也已开通5条前海—港/澳跨境巴士路线、1条深港公交巴士路线,服务乘客超3万人次。此外,还可从蛇口客运码头、深圳机场码头直达香港中环、澳门外港等地。目前已有7条地铁线便利换乘至深港口岸,加快推进深惠城际线、地铁20号线二期、穗莞深城际线前皇段建设工作,以及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前海)规划研究。

在众多交通设施中,今年6月底开通的深中通道无疑是最具意义的超级通道。据交通部门统计,深中通道通车以来,交通流量日均近10万车次。纵观全球世界级湾区,如纽约湾区、东京湾区、洛杉矶湾区等发展轨迹,高效联通的立体交通体系,尤其是由跨海大桥连接形成的闭环生态效应不可或缺。从这一点说,深中通道的开通具有里程碑意义,使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了全新意义上的闭环。

横跨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深中通道,从建设初期就备受关注,而开通后也将重构珠江口东西两岸的区域价值。省内的深圳都市圈、广州都市圈、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湛茂都市圈等直接“牵手”。这座大桥,不仅支撑也在影响正在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并将改变两侧都市圈的空间格局。

“从GDP总量来看,‘深莞惠’是‘珠中江’的5倍,深圳是中山的10倍,巨大的落差也意味着优势互补的能力会更强。”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规划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博士王国文分析,珠江口东西两岸“牵手”,将带来整个经济形态、产业形态,乃至城市群的巨大变化。

据了解,到2025年,前海将建立健全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初步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多轮驱动的创新体系成效将更加突出,日益彰显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引擎作用。依托深中通道,大前海片区必将全面深化深层次改革开放,更高能级地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大前海”的交通通行更加便捷,区位优势也更加明显,产业形态也更加多样化,拥有了更多想象的空间。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表示,“由此可以预见,宝安的发展必将驶入快车道,宝安必将也必须借助大前海的独特优势强力推进跨越式、跳升式的发展,‘十四五’就是第一波大浪,我们拭目以待。”

2023年,广东省GDP为13.57万亿元,宝安GDP也突破了5200亿元,随着珠江口东西两岸融为一体,宝安也迅速站在了粤港澳大湾区的舞台中央。

活力迸发

前海服务业与宝安制造业比翼齐飞

《前海方案》发布3年来,宝安区以其坚实的制造业基础为区域经济发展打牢基本盘,而前海作为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的高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能,赋能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

2023年,宝安区地区生产总值为5202.01亿元,同比增长8.5%,连续多年在全国区县级中名列前茅,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前海则以其在现代服务业上的领先地位,为宝安提供了转型发展的新机遇。一方是全球现代服务业高地,一方是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前海+宝安这对“CP”组合,肩负着引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重大使命。

对宝安来说,经济总量刚刚站上5000亿元大关,制造业“跨越式”增效、服务业“爆发式”发展都需要一股“催化剂”;对前海来说,宝安雄厚的制造业实力、完整的制造业链条,既是高端服务业落地的业务场景,也是与珠西都市圈制造业同频共振的产业纽带。

2023年,前海服务业占GDP比重达71%,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7%,基本形成了高端引领、集约发展、辐射示范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加速迈向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高地。

融入前海,宝安今年初发布《宝安区关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首次清晰划分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关键领域,并根据宝安的制造业优势,精准部署了10大生产性服务业领域,规划了8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明确提出“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生产性服务业高地”的发展愿景。根据《三年行动计划》,宝安计划用3年时间,到2026年全区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65%以上。

为抢抓前海历史机遇,宝安区还出台了力度空前的支持政策,全力推动生产性金融服务业发展,明确提出到2026年,新增持牌金融机构4家以上,创投机构超过80家,湾区(宝安)产融合作发展基金规模达到1800亿元。“宝安依托前海为平台,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强化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的融合发展,将构建更加开放、包容、创新的金融生态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宝安区委党校在站博士后汪橙表示。

服务前海,坐拥六位一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枢纽的宝安,各类服务业呈现高速高质发展态势,特别是会展、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正成为宝安经济新增长极。今年上半年,宝安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7.70亿元,同比增长3.8%,在全市排名第二。

“充分发挥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业等方面的优势,前海与宝安一定能够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先进制造业总部企业,推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赋能制造业发展,提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前海管理局科技创新处副处长范国良这样认为。

对标国际一流

前海携手宝安打造国际化城市新中心

今年8月30日,全球面积最大的人工智能专业展——2024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暨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博览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三大主题展区集中展出1600多件展品,其中首发新品达61件,成为全球人工智能行业的风向标。

《前海方案》实施3年来,越来越多的世界级展会落地前海、宝安,展会经济持续升温,特别是今年4月,2024年世界隧道大会(WTC)时隔34年再度选择中国城市,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规模创历届之最。

在前海合作区赋能下,宝安中心区的大湾区“城市会客厅”地位加快巩固、提升,对标世界级的规划与项目相继落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与平台纷至沓来。今年6月,全球化工50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宝安成立深圳研究院、组建联合实验室。紧随其后,西门子运动控制研发创新中心(深圳)在宝安投入运营,将助推全球下一代运动控制技术在深圳的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

地铁网线蜿蜒会聚,建筑工地热火朝天,摩天大楼刷新着城市天际线,规模庞大的地下城延展出壮丽的“城市倒影”,一座国际化新城在前海湾畔拔地而起。《前海方案》实施3年来,“扩区”的强大规模效应充分释放,前海携手宝安高标准开展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打造集山、海、林、城、岛、港、湾等元素于一体的国际化城市新中心。据了解,目前已完成《前海国土空间规划》中期成果,《深圳国际会展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获批,未来将以规划引领新城建设。海洋新城、妈湾深港国际服务城、大铲湾片区等也在加快谋划推进开发建设。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高水平推进,围绕推行网格化智慧化管理、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等开展常态化整治行动,城市环境品质进一步提升;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城市信息模型(CIM)技术应用,城市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推动区域治理“可感、可视、可控、可治”,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深中通道正式通车,国内在建的最大直径海底隧道工程——妈湾跨海通道右线盾构实现贯通,前海、宝安片区内联外畅交通路网进一步完善。目前,前海有14个各具特色的商业综合体,包括“空港·会展”、“前海·宝中”两个深圳市倾力打造的世界级地标商圈。在空港会展商圈,华发冰雪世界将打造全球规模最大、拥有国内最高落差滑道的室内滑雪场,预计2025年建成亮相,前海·宝安中心商圈是深圳七大市级商业中商业存量之最、客流之最,随着今年15万平方米的深圳大悦城开业,这里有望成为深圳首个超百万平方米的商圈。

围绕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前海与宝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进一步深化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改革,同时完善港人港企服务保障,并着力提升国际人才居住生活便利度和“无差异感”,市民群众获得感快步提升,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环境逐渐形成。

沿着前海湾岸线,宝安中心区高楼林立,与前海桂湾浑然一体,前海石公园与滨海文化公园联通在即;腾讯“企鹅岛”将于今年年底建成一期,九围国际总部区、湾区芯城、新桥东先进制造业园区等规划上升为市级战略,为前海发展提供广大的后方腹地支撑。前海、宝安携手共建国际化城市新中心,前路可望、未来可期。

九万里风鹏正举,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前海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战略平台、宝安作为前海深化改革开放的主力区,始终高举改革开放旗帜,赓续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本版统筹:宝安日报记者 何艳

本版文字:宝安日报记者 张剑峰 何艳 何祖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