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4年7月11日讯(记者 罗瑜 康宁 实习生 方沂昕 通讯员 张庭炎 于丹)张庭炎出生于湖南湘西的一个农村,奋发读书的他,成为恢复高考后的“新三届”学子。十八岁的他载着对远方的憧憬,搭上绿皮火车,前往那个陌生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很多年后,他的名字将与华为、雷电、深圳、改革开放这些名词一起,刻在一代人有关奋斗的历史记忆里,就和他的“远征”一样,从湘西到深圳,从邮电人的华为总监,最后走向永不止步的“远征”,这是一场有关于他的遥远征途。
1982年,张庭炎回到湖南,进入湖南邮电,这一回,就是十二年。
1992年,“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总设计师的“南巡讲话”,激励了无数青年,南下广东、深圳成了时代的浪潮,其中就包括了当时已经28岁的青年张庭炎,但此时,他还没下定决心在壮志与故土之间下一个决断。
雷鸣后的抉择
而张庭炎与华为的不解之缘还要从一场华为被雷电挫败的故事说起说起。时间来到1993 年 5 月,第一款国产局用机:华为的JK1000 通过邮电部的验收,正式获得入网许可。而当时,华为并不被看好,走遍大江南北,终于在1993年一整年里卖出了200多台JK1000——可惜,这200多套产品的不光质量问题严重,其中好几台还在打雷时起火。这场惨败,几乎赔光了华为的老本。与此同时,华为作为湖南邮电农村电话的供货商,机缘巧合之下,让身在湖南的张庭炎也拿到了这宝贵的200套JK1000中的一套。
而在张庭炎眼里,这款全中文的JK1000终端系统是第一款由中国人、中国企业制作的局用机,是一次巨大的飞跃,是中国人的骄傲!华为所做的正合了青年张庭炎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志向。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大部分追梦的通信人都冲着高薪想进入摩托罗拉、爱立信等外资企业,而我选择了尚弱的华为,我用双手安装了华为研发的最早一批JK1000程控交换机而认识华为,从此我就被华为自主研发能力所吸引,最终加入华为。”张庭炎后来深情回忆说。
1994年,张庭炎毅然辞掉12年的湖南邮电铁饭碗,加入了华为继续奋斗。
“远征”的开始
70、80年代,一到打雷就停电、电话断线、漆黑一片,打雷停电是许多人童年回忆的一部分,中国很多地方土壤干燥,传统防雷接地网周围的土壤接地电阻值大,不容易及时导电到地下,于是通常情况下都用加木炭、煤渣、盐或者使用降阻剂,来降低接地电阻值。但是,降阻剂含有煤渣等添加物,作为工业废料,煤渣含有的重金属也会污染土壤。如何更低成本、更安全、更环保地接地防雷,是当时亟需解决的事情。
张庭炎当时算过账,按照湖南当时的土壤情况,一个接地网起码需要2吨钢材、2吨降阻剂、100平方土地、一个多月建设时间,土地的青苗补偿费等,大致一个接地网成本需要5万多元,而且通信工作人员还要在机房24小时值班,应付“跳闸”。
作为深耕通信行业十二年的“邮电人”张庭炎能理解停电的不便、华为的无奈、防雷的困难。于是作为华为电气市场部副总监的张庭炎,开始研究对于通信网络安全运行十分重要的雷电防护技术。“如果研发出一种新型防雷技术,采用便于安装又能智慧操控的电子设备,实现更低成本、更安全、更环保的接地防雷,将带动整个行业产生颠覆性的改变,满足数字时代对通信安全的硬核需求。” 他说。
这时候,他就已经开始谋划“远征”的想法:“要做一个市场空白、满足市场急需的创新技术,为更多的企业服务。”张庭炎认为“远征”要把核心业务瞄准在通信信息行业的“冷门”细分领域——保障网络可靠性的雷电防护安全技术。
恰好华为提出“提高核心竞争力”战略,出台了轰动一时的内部创业政策,鼓励员工走出华为创业共同服务华为客户,张庭炎当机立断,成立“远征”。
静候雷鸣
2024年,张庭炎带着远征技术落户宝安区西乡街道桃花源科技创新园已经十六年,创新园成为宝安区科技创新“活招牌”,远征技术也成长为宝安又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张庭炎表示,实验室环境难以模拟雷电,因此,他们往往等候着一场场雷鸣来做实验,雷鸣,意味着洗礼,在一次次雷鸣中,企业从初创型企业成长为“小巨人”,隔离式防雷技术由概念变成产品,“远征”从梦想变为现实,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从1993年的那场意义深远的春雷到2024年远征将防雷技术洒向全国,他将“路虽远、心必征、征必克”的“远征精神”写在了公司墙上,也提醒着每一个不忘初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