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通车首日航拍全景。
深圳新闻网2024年7月1日讯(记者 何静 实习生 范凯洋)七年鏖战珠江口,一朝飞架伶仃洋,从此天堑变通途。
6月30日,国家重大工程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于当天15时通车试运营。深中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战略性通道,北距虎门大桥约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约31公里,是国高网G2518(深圳至广西岑溪)跨珠江口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中具有重要地位。项目于2015年工可获国家发改委批复,2016年12月28日开工建设,2024年6月16日通过交工验收。
深中通道建设团队秉承开放的胸怀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成果,坚持关键技术自主创新,成功建成“1-3-5-10-10”高质量国之重器,即1个世界首例桥-岛-隧-水下互通四位一体跨海集群工程,3个世界级标志性工程,5项突破引领性的“深中质量”,10项国际领先技术、10项世界首创重大装备,特别是在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设计施工领域形成了原创性成果。今年5月,国际隧协授予深中通道“全球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50项标志性工程”称号;今年6月,深中大桥被国际桥梁大会授予“乔治·理查德森奖”,工程创新及品质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肯定。深中通道的创新成效引领了行业高质量发展,扩大了我国跨海集群工程建设的国际领先地位,为世界跨海通道工程贡献了深中样本、广东经验和中国方案。
湾区发展,交通先行。深中通道建成通车是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深中通道将与已建成的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等共同组成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助力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加快形成“一小时通勤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便捷舒适安全的出行体验,营造“跨市无感”的生产生活环境,形成“民生幸福圈”。
深中通道开通后,串联前海、南沙、横琴、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联通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两廊”,科技、人才、金融等要素得以在大湾区更加高效畅通地流动,将进一步点燃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引擎,助力形成世界级活力湾区,推动大湾区城市群产业创新资源对接共享,深化营商环境、文化旅游、民生事业、社会治理等各领域交流合作,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