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区港澳青年之声|王琪:希望架一座链接深港品牌文化的 “桥梁”

2024-05-16 来源:深圳新闻网

深圳新闻网2024年5月16日讯(记者 温幸欣)在鹏城深圳,这座创新之都的街头巷尾,活力四射的青年们用梦想铸就未来。今天,走近香港青年王琪,聆听她在深圳宝安的创业故事。

从香港翻腾到在鹏城扎根

王琪的父母早年响应改革开放的号召,赴香港寻求发展。王琪虽然在香港出生长大,但是她与内地的羁绊并不少。每逢节假日,他们一家都会启程回内地,加之父母从小教导她,人当如树,虽有分枝,但根有始终,做人不能忘本。因此,内地于她而言,是另一个家。同时,也正是这多元的成长环境,使得她精通普通话、粤语和英语,并为往后的创业之路埋下了一颗种子。

image.png

“不需要做第一名,但是尽量做唯一。”这是王琪的座右铭,在她看来,时代在不停地变化,成为第一名很容易给自己过分大的压力,进而影响到结果。如何确保自己的商业地位不被取代,对于王琪来说,就是尽量让自己变成那个“唯一”。她说:“会市场营销的人很多,但是会IT的市场营销很少。”于是,她果断地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投身IT行业。面对如此数量庞大的代码,对于文科出身的她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她态度谦逊,从一个打杂小妹开始做起,白天上班,晚上自学编程,凭借着出色的记忆力,把代码一一记牢。后来,王琪成了老板的得力助手,并且成功在香港赚到了“第一桶金”。

image.png

人活着,就应该像浪一样在浪里翻腾。不满足于现状的她在2019年踏入内地市场,观察到了很多数字营销的新模式。“香港品牌对海外社交媒体的运营模式较为熟悉,但对中国内地社交媒体的算法和运作机制则不太了解;同时,两岸的商业文化存在差异,导致需求和服务之间有时难以实现有效对接。”庞大的市场蓝海让她决定在深圳创业。

宝安是个能带来安全感的地方

“宝安是一个有潜力的地方,无论是资源还是发展上,都是潜力比较大的。”无论是政策、租金、补贴还是社保,宝安都给予了她满满安全感。据了解,王琪在深圳市宝安区创办的企业入驻于壹境创业基地,该基地7年来专注于打造并促进文化艺术氛围的生长,提供了包括拎包入驻社区、配备具有孵化从业资格及创业导师资格的专业运营团队助力创业者降低成本以及政策补贴解读咨询、定期组织圈内资源链接和跨界交流活动等特色服务,同时也配套有超过千平的创意书吧、培训中心、艺术展厅等公共活动及休闲交流空间。设身处地做实事,只为帮助更多创业者,这也是为什么王琪选择来宝安创业,宝安区是港澳青年的创业热土。

image.png

目前,壹境创业基地已经吸纳了超过1500名创业者,像王琪这样的港澳籍青年人数也已接近30人。

不仅如此,记者了解到,宝安区人力资源局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创业孵化基地培育及建设工作,壹境创业孵化基地就是其中一家典型代表,2019年该基地获市级创业孵化基地认定。据悉,目前宝安区已初步形成了全市最优创业孵化服务平台体系,全区共认定区级创业孵化基地70家,其中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4家(全市共8家)、市级创业孵化基地34家,省级、市级创业孵化基地获评数量连续多年均全市第一。宝安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成果于2022年分别被《广东省政务信息》《深圳市信息快报》和《宝安信息快报》采纳刊登。

image.png

架一座深港“品牌桥梁”的梦想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协会副主席兼任副秘书长和深圳市青联委员,王琪从事的是数字营销行业,她希望能通过销售和运营两个版块的商业手段,帮助香港人在找到自己职业道路的同时,更加全面地认识粤港澳大湾区,认识自己的国家,让他们看到深圳商业市场的潜在价值。为此,在日常的工作内容之余,她还会到大学和机构中教学。王琪身兼香港岭南大学培训导师、香港教育大学实习导师以及香港设计师中心官方导师的身份,把自己在内地的感悟感想融入课堂,传授给学生和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家们。“万一真的能影响到那么些人呢?几个人也好。”她始终相信,微光会吸引、照亮微光,然后一起发光。同时,王琪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桥梁,帮助更多的内地品牌出海,拓展香港市场,并且将内地的网络文化、技术引入香港。

从香港到深圳,从市场营销到IT行业再到如今的数字营销,王琪以她的智慧和毅力,跨越了一道又一道难关。而像王琪这样的青年在深圳还有很多,深圳这座创新之都,像一个巨大的容器,承载着每一个青年人的梦想。而宝安,就是梦想的孵化器,让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宝安区人力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推动宝安创业孵化基地提质发展,加大对深圳市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的培育建设力度,帮助更多港澳创业青年逐梦湾区,圆梦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