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村到宝安 郑元富的匠心与茶事

2024-04-25 来源:宝安日报

郑元富和学徒一起制茶。

郑元富在云南山上采茶。

郑元富检查茶叶晾晒的情况。

“宝哥”在云南的普洱茶村混了十几年,以至于后来村民都忘了他叫郑元富,都叫他“宝哥”。2008年,郑元富来到宝安,成立了茶研究所。十多年来,郑元富的茶在宝安越来越响,这也引起了宝安文化主管部门的关注。其实,郑元富的“初心”很简单,以一片匠心入茶,只要原料好、品种好、工艺好,一定能做出一杯受人欢迎的好茶。

手艺服众 打响名气

郑元富的故乡在福建泉州德化县,祖上三辈都是做茶人。12岁那年,郑元富跟随母亲学习制茶技艺,而最初学茶的目的只是为了能吃上一碗面条。

小时候,郑元富看到家里的做茶工人干完活就吃面条,时常会凑过去喝一口面汤,那种香味让他至今难忘。郑元富觉得做茶挺好的,能经常吃到面条。学艺后,他跟工人一起上山采茶,有时走夜路,各种野生动物的叫声让他心惊胆战。郑元富尤其害怕下雨天,一不小心踩到黄泥摔下坡,就弄得全身是伤。但每次喝到自己做出来的茶,都觉得香气出众,郑元富便能将这些苦累抛诸脑后。郑元富没有想到的是,这种生活会成为他日后的常态。

2002年,郑元富带着在老家学到的制茶工艺,去云南寻找原料。他要找的是有几百年树龄的古茶树,这种树一般生长在高海拔地区。后来,郑元富在云南普洱茶村海拔1600米左右的山坡上找到了自己心仪的茶树。当时,郑元富已经熟练掌握了一门制茶的绝活,他称之为“三七”工艺,即在炒茶时只炒到七分熟度,剩下三分让茶叶本身慢慢发酵。这样做出来的普洱茶不但口感鲜爽,随着存放时间变长,茶叶本身的香气也会不断发生变化。

当地不少村民也会制茶,但郑元富认为村民的制茶技术仅满足于将茶炒熟,达不到高标准工艺的水平。郑元富因此不断向村民推广自己的技术,还曾遭人“踢馆”。

2013年4月,几位村民找到郑元富,要和他切磋制茶技艺,郑元富一口答应。两锅茶炒出来,村民们花了40分钟,郑元富只用了20分钟。郑元富炒出来的茶,茶汤颜色清亮、没有杂质,喝完一口,村民们服气了。从那以后,许多村民找到郑元富,希望跟他学艺。“宝哥”的名头从此也在云南各普洱茶村逐渐响亮起来。

采茶不易 险象环生

年龄大的古茶树多长在深山,采茶的过程常与危险相伴。

2016年4月,郑元富和同伴在山里开车,车子突然出现故障,开始漏油。山里没有灯,手机也没有信号,周围各种动物的叫声让同伴慌了神。郑元富只能一边安慰同伴,一边硬着头皮,慢慢摸黑开了十几里山路,一直到附近的寨子,看见一两户亮着灯的人家,才丢下车子求助。“在山里采茶需要十八般武艺,一旦出事,都没人能救你。”回忆起当时的险境,郑元富仍心有余悸。

拓展市场 匠心制茶

2008年到宝安以后,郑元富感受到了行业竞争的激烈。虽然自己的茶品质过硬、价格也实惠,却一直无人问津。郑元富和同事只能去企业、社区,挨家挨户推销,常被保安赶出门外。更让郑元富难过的是,有客户上门投诉茶叶质量不好。“明明这些茶在云南当地都是贵价好茶,拿到这里卖得这么便宜,还要被人指责。”郑元富感到十分无奈。最为窘迫的时候,郑元富连交店面租金都成问题,回忆起那段日子,郑元富这样形容:“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转机发生在2009年,福永一家连锁烧鹅店看中了郑元富的茶,指定他们做店里的茶水供应商,这份大订单一直持续到2016年。在此期间,郑元富也尝试去机场旁边的海鲜店卖茶位,有时被店员认作是来吃饭的客人,令郑元富哭笑不得。

郑元富的坚持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客户前来“照顾生意”,一次订上几百饼茶送给亲友,让郑元富深受感动。“宝哥”的生意也就此愈发红火。“宝安是我的福地,在这里大家都很热情,愿意帮助别人,好的东西也会得到认可。”郑元富说,这更加坚定了他做“匠心好茶”的信心。

郑元富认为,真正的制茶师不能只停留在工艺,更重要的是“知茶性”。一山爬过一山,一坡爬过一坡,一寨穿过一寨,郑元富对茶村里茶树的生长环境已经相当熟悉。看见一片山坡,郑元富大概就能知道坡上产出来的茶是什么味道。郑元富将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融入到制茶工艺中的“拼配”环节,用不同风味的茶制作成种类多样的“拼配”茶饼。“这样制作出来的拼配茶,融入了不同茶的精华部分,可以兼顾香气和甜度,口感层次也更为丰富。”郑元富介绍说。“清净”“无为”……郑元富为每一款拼配茶取了一个富有寓意的名字,这些都是凝聚他多年心血的作品。

如今,“宝哥”仍坚持着云南和宝安“两头跑”,沉浸于制茶技艺的他,希望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从宝安“走”出去,为更多人做上一杯健康好茶。

宝安日报记者 庄典(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