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行走课堂”赋能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03-18 来源:宝安日报

学员参观能源行业的标杆名企协鑫集团。

学员参访新建元集团2.5产业园。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3月10日至16日,由宝安区委组织部统筹,宝安区委党校、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举办的2024年宝安区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在浙江、江苏举行。聚焦社区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主线,借鉴“千万工程”、科创园区、共同富裕先进经验,36位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党支部书记、党员董事长奔赴浙江长兴县、嘉兴南湖红色教育基地、江苏苏州工业园区等地,边走边看边学,开启了一场沉浸式学习之旅。

据了解,今年年初召开的宝安区七届三次党代会把“进”作为今年的关键词,围绕深入实施“六个十大”工程进行了部署。日前举行的全区党校系统2024年工作会议提出,要重点围绕“六个十大”工程等区中心工作所需的履职能力开展相关培训,服务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今年区委党校首个“走出去”的专题培训班,此次培训设计了专题讲座、现场教学、分组讨论、标杆采访、移动课堂等多元生动的教学方式,重走“一大”路感悟“红船精神”,现场体验“千万工程”促乡村振兴,还有“取经”园区运营管理经验,走进标杆企业感受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都让学员大开眼界、收获满满。

研学创新发展一线 触摸新质生产力强劲脉动

“依托存量土地的二次开发,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兑现了宏观经济发展多年积累的土地红利,集体资产实现大幅度增值,但不管是物业出租、推动城市更新,股份公司的核心业务仍是围绕土地资源进行,实际产生的经营现金流仍不是很强。”培训首日,佳特利股份合作公司董事长周迅贤就带着自己的问题和思考,与长兴县相关代表展开了交流。

在参观中国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军企业天能集团后,长兴县商务局原党委书记钱永泉围绕“政企协同共建园区科创生态”展开了一场现场教学,并重点介绍了天能链创产业孵化平台。他指出,链是通过龙头企业的产业链优势,整合产业链、技术链,延长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创是要服务到引进、孵化、转化、投资的创新创业之中,变企业集聚为产业集群,变产业空间为产业生态。钱永泉说,“要把土地用起来,有产业链思维,选择好的项目,才能为土地带来更大增值,让房东变股东。”

在长兴,学员们走进水口乡顾渚村,看到这里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发展为被称作“上海村”的乡村旅游天堂,还有让矿坑变美景,规模四倍于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太湖龙之梦项目,现场感受“千万工程”强乡村、兴产业、富村民的共富画卷。不少学员表示,要发展好集体经济,走好共同富裕之路。

来到中国能源行业首家以全息式立体交互体验的高新科技场馆——协鑫未来能源馆,学员们近距离感受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了解能源科技创新驱动推进双碳目标的进程。据了解,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聚焦硅、锂、碳等高新材料研发制造及绿色能源生产与服务,连续多年位列全球新能源500强企业前4位,中国企业500强新能源行业首位。

“这项技术的应用场景有哪些?”“如果一个50台车的停车场,需要多少光伏储能?”协鑫数字能源光储充换一体化平台、超级电港模型等都让学员很感兴趣,并与工作人员互动交流。安乐浩益股份合作公司董事长周文彬说,之前街道也曾建议我们在厂房楼顶安装光伏系统,这让我们对新能源产业发展应用有了更多了解。

在近距离了解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后,河东股份合作公司董事长陈家良表示,作为集体经济的重要载体,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应调整过往的经营思维,不局限于“租赁经济”,而是响应政府主导的战略规划,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积极参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及新兴产业落地,这将为集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

课堂搬进产业园区 探寻园区服务运营新模式

现场调研,就地上课。此次培训的突出亮点就是“边走边学”的实践教学,直接把课堂搬进产业园区和企业中去。几日来,学员们走进新建元集团2.5产业园、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亚盛药业、协鑫集团等多家标杆企业,在参观学习的同时,与园区和企业相关负责人现场交流。

在苏州工业园区,学员们走进了标杆企业新建元集团2.5产业园。据了解,苏州2.5产业园作为苏州工业园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纽带,打造世界知名外企研发中心与国内创新企业集聚的“外研内企”协同创新产业社区,目前入驻企业超过了200家。

苏州新建元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朱翌旻围绕产业园区招商与运营同学员现场交流。他表示,将来的产业园是一个小社区,要构建“园区+社区”服务生态,面向企业、面向员工、面向社群、面向产业。同时,要升级“房东+股东”服务模式,打通产业地产与股权投资之间相互反哺渠道,以“股东”的身份对企业进行投资孵化,以“房东”的身份解决园区现金流的平衡问题,把产业园区变成发掘投资项目和投后管理的载体。

他还提到,产业载体运营管理的未来是数字化、绿色智慧、生态共聚,要以管理服务“元”中枢为核心,做平台、做链接,致力于打造形成服务平台化、运营信息化、数字智能化的星链式运营管理。

在兆佳巷邻里中心,学员们纷纷围绕社区商业开发和运营现场取经。据了解,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先进理念,成立邻里中心公司,探索出一条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的社区商业服务特色发展之路。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玩乐闲”,邻里中心集聚了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工作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邻里生鲜菜场、便民服务中心等,可以为居民提供便捷精细的服务。

目前,邻里中心公司已经成为社区商业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并开辟了一条以轻资产输出为特色的“走出去”之路,将品牌触角伸向全国,项目遍及全国11个省、36个城市,108个合作项目,资产规模近300万平方米。

“我们社区现在环境提升了,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才居住,我们也在思考怎样打造更舒适的环境,提供更好的服务配套。”学员周文彬说,接下来在创新社区商业服务方面,集体经济也可以争取参与进来。

此次培训还专门邀请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亲历者,原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潘云官分享了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和经验。他用“顶层设计、改革创新、营商环境”12个字总结了园区成功的原因,特别是通过多个实例阐述了营商环境的重要性。

“曾经有一家企业在沿海多个地方取水采样,最后发现苏州工业园区最符合他们的要求,因为我们在太湖最好的地方设置了取水口,保证了优质水环境,最终这家企业落户在了园区。”潘云官说,在营商硬环境方面,基础设施条件越多越好。在谈到软环境时,他指出,要积极打造亲商的服务体系,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这次我们更多时候都是边走边学,而不是只在课堂里对着PPT,这种体验式学习感觉非常好。学员周迅贤说,推动集体经济高质量、多元化发展,首先要改变观念,也需要学习借鉴更多模式和经验,这次专题研讨班很有收获。

宝安日报记者 张萍 通讯员 张淑鑫/文 张俊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