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宝安美育艺教融合“三位一体”新模式

2023-12-27 来源:宝安日报

戏曲展演。

乐器展演。

民乐展演。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2023年,宝安区美育工作精彩绽放,硕果盈枝、亮点纷呈的宝安艺术教育“润物有声”。

今年年初,在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深圳14所学校获奖,宝安区占6席。其中,宝安一等奖获奖数和获奖总数在省、市各区县中均排名第一。由于在此次展演中创造历史性佳绩,宝安区教育局还首次斩获县(市)级优秀组织奖。近期,教育部面向全国征集义务教育质量检测典型地区经典案例,宝安区四年级和八年级的艺术教育再度被广东省“点名”推荐,入选教育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艺术教育典型区县。

经过多年实践,宝安区构建了以“100%学校开齐艺术课程,100%配齐配好艺术教师,100%学校参与全区艺术素质监测抽测工作”为本体,推动学校艺术课程、教师专业发展及学生素养提升的“三位一体”艺术学科教育体系新模式。

2022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宝安区四年级、八年级艺术在学业成绩、课程开设、专职艺术教师配备等各项指标中表现突出,十星级占63%、九星级占17%、八星级占13%,均高于全国样本县平均水平。

宝安艺术教育在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缘何屡受青睐?有何秘诀?接下来,记者将带您走进宝安区教育局艺教融合“三位一体”新模式。

科学谋划

精耕细作“三位一体”艺术监测新体系

宝安区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工作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政策和课程标准,艺术素质监测工作坚持以国家课程标准和体艺素质评价标准为依据,以学校和学生体艺素质个性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监测为主要内容,努力探索必达标准和选修标准“双达标”宝安艺术教育评价科学发展之路。

多维化构建监测平台。科学评价是以评促建的关键环节。为增强学校和师生艺术评价的自主意识和实施能力,早在2016年宝安区各单位将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与教育教学改进中,开展循诊式监测,宝安区教科院作为项目总体负责单位,引进第三方参与项目方案设计和技术支持,以培育核心素养为目标,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研制并组织实施高水平的测试实施软件,形成了多主体参与、多领域施策、多技术支持的区域艺术协同育人与评价机制,有效推动区艺术素质监测实验工作、艺术教育教学工作与学生艺术素养提升协调发展。

个性化指导“一校一策”。宝安区建立学区、学校年度艺术教育工作报告备案管理制度。每学年定期对学区、学校自评报告进行质量分析,编制区年度艺术教育发展报告。通过调研、收集、统计、分析学区、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情况,评估、设计和制定全区艺术素质监测实施方案,形成文件指引,确保学校艺术素质监测工作科学、系统、高效地执行。

树立“立足学校、素养为本、夯实基础、彰显创新”理念,按照“一地一计”“一校一策”原则,科学制定《宝安区中小学生艺术素质监测实施方案》,充分发挥艺术监测评估导向作用。

规范化实施区域测评。组织编制下发《宝安区艺术素养调研监测学生指南》(学生用)和《宝安区中小学艺术学科艺术素养调研监测工作手册》(教师用),每学年开展一次不少于2万人的面向全区公、民办中小学音乐、美术学科教学质量抽样测试。包括客观题自动评价和主观题人工评价。监测内容为师资配置、艺术场馆设施设备配置、课堂教学、艺术教研、课程建设、艺术活动等方面。

建立《宝安区艺术教育质量监测和督导制度》,对各中小学校的艺术素质测试的组织和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和管理,规范监测流程,严格操作,确保监测结果真实有效。建立“区域调研——区级监测指引方案——区域质量检测和督导制度——区域监测实施——区域监测质量分析报告”五级联动宝安测评流程范式,引导学校艺术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推动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艺术综合素质水平的不断提升,进一步实现美育育人价值。

立道务本

前瞻打造“三位一体”艺术课程新样态

以评促教,宝安区立足区域实际,深化艺术课程改革,秉承“立足学校、素养为本、规范严格、彰显创新”的理念,构建“基础普及型课程、个性发展型课程、拔尖创新型课程”的系列课程,打造艺术课程“三位一体”新样态,营造“共建·共融·共生”的区域课程生态。

赓续优秀传统,发展非遗艺术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课程,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非遗社团的学校有98所。其中,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2所、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基地学校46所、全国书法示范校7所、国家书法教育实验学校1所;广东省书法特色教学与创作实验基地11所、广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11所、广东省艺术特色学校10所。

宝安学子浸润于丰厚美育课程,表现出扎实艺术核心素养,为宝安区艺术教育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六年来,宝安区18个作品代表广东省连续两届参加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获奖总量和总体质量均位居全省区县第一,宝安区教育局荣获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地(市)、县(市)级优秀组织奖。宝安戏曲娃积极参加各项比赛共获279项国家级金奖。

融合姊妹艺术,培育拔尖创新课程。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的指导下,宝安成为“全国第一个中小学影视教育标准化实施先行示范区”。宝安在全国率先发布《中小学影视教育课程实施指南》,高标准建成31所影视教育实验学校。把影视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美育等工作重要内容,探索“影视+”跨学科教学,并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实施课程体系分级,使观看优秀影片成为每名中小学生的必修内容,一批影视教育成果为全国提供深圳样板、中国范例。

同时,宝安区先行先试中小学书法教育,设置专职书法教研员,并将书法教育作为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和底色工程全面系统推进。近三年培训书法教师达5万余人次,创建了9所国家级书法教育示范校,20个省级实践基地,44所市区示范校、特色校,圆满承办全国“首届中小学书法教育大会”,宝安书法教育为全市乃至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提供了“宝安经验”。

优化资源整合,打造“校社”一体课程。结合课后服务工作,宝安区积极规范引导社会艺术组织和青少年艺术培训机构对接学校学生需求,启动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与本地艺术机构、画廊、文化遗产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加强艺术场馆设施供应。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近距离的艺术体验,让学生开阔艺术视野,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审美情趣,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100%学校开展艺术类第二课堂活动,共开设艺术类课程8267门,参与人数近9万人。

溯本求源

构建“三位一体”艺术学科新格局

以评促研,宝安区充分把握深圳先行示范的时代机遇,从2016年开始,针对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艺术监测分析报告中反映的质量问题,围绕教研模式创新、教学质量优化、资源统筹整合、评价方式多元等关键领域,加速凝练成果,强化课程改革理念,发展区级“大教研”实践模型。

建设“服务+引领”的“大教研”人才体系。高质量教师队伍是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宝安区完善艺术教育保障机制,宝安区教科院专设体卫艺部配备专职艺术教研员6人。各中小学校均设有分管艺术教育的校级领导及中层主管领导,艺术教育管理任务逐级落实,规章制度健全。宝安区专职艺术师资配备达100%,部分学校艺术教师配备比例超过国家标准。现有艺术专职教师1928人,其中,音乐908人,美术905人,戏曲35人,书法38人,戏剧28人,影视14人;广东省特级教师1人,正高级4人,省名师1人,市名师4人,区名师12人。近三年,共招聘艺术教师164人,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61%。

不断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管理,开启艺术学科六级教研新模式,即区级、学区级、联盟学校、兼职教研员、特色教研工作室、科组六个层级,深入挖掘艺术骨干教师,鼓励各级学科带头人先行先试。此外,区内多所学校积极引入社会艺术教育人力资源,通过聘请大学教授、文化名人、资深艺术家担任艺术顾问或辅导教师等形式,打造稳定的专家型兼职教师队伍,助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构建“关联+嵌入”的“大教研”研训模式。建立跨学校、跨部门、跨学区的多元化协同发展创新机制,完善艺术特色基地学校建设,通过联盟学校、特色工作室等教研团队,配套搭建“组织机制+教师队伍+浸润环境+评价标准”保障体系,探索艺术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全面实施“强师行动计划”,构建“优引、优培、优服、优评”贯通的全链条教师培养体系。依托宝安区《教师队伍精英领航工程实施方案》,分类分层精准在公民办学校中同时实施“雏鹰、新秀、薪火”三大教师培养计划及名师工程,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人才都得到“量身定制”般的精准培养,构建起全覆盖、一体化、高质量的教师培养体系。近六年,全区学校的艺术教师100%参加专业培训活动。

探寻“共享+发展”的“大教研”创新路径。以课程、教材、教学、评价、艺术实践活动等为关联要素,嵌入立体式教育科研网络组织建设与合体运行机制,由区、学区到校的层层渗透,改变教师教育观、评价观,探索更科学、高效的艺术学科发展体系。编写并印发《宝安区中小学体育、音乐、美术特色教研工作室建设评审方案》,打造宝安区学校特色品牌项目,以工作室主持人所在学校为基地校联动辐射发展,促进学校特色项目的形成与发展,宝安区创建区级音乐、美术、戏曲、书法等特色教研工作室共64个。

基于艺术教师的专业特长,宝安区成立教师室内乐团、舞蹈团、民乐团、合唱团,为艺术教师业务能力提升搭建平台,提供更多元化的展示空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每年开展基于艺术教师核心素养发展的专业研讨活动60余次,开展万名教师赛好课等教研活动30余次,艺术教师专场展(演)10余次。

三年来,宝安艺术教师获市级及以上各类比赛一等奖1624人次,各类荣誉表彰2065人次,数量位居全省县(区)前列。省市教坛新秀等20余名,艺术名师工作室13个。15人艺术课题获全国、省级立项(区级以上艺术类立项课题159项),10人课例入选国家智慧教育平台,4人课例被评选为全国基础教育优质精品课。206人次在国家及省级论文、案例、基本功评比中获奖。

积厚流光

厚植学生“三位一体”艺术学业新素养

全面评价学生艺术素养,敦促艺术习惯养成。宝安范式的艺术素质测评关注到学生的日常表现,将日常课堂学习、校内外艺术观摩、活动、演出等指标纳入艺术测评日常成绩中,从而避免了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因某一次身体和心理因素产生巨大的波动和变化时所造成的艺术素养水平评定偏差。

宝安区特别考虑到学生个体独特性和艺术教育的规律,允许学生自己选择一门或两门有优势的艺术门类进行测评,并成为衡量学生艺术素质的主要成绩。

特色课程推动个性发展,内驱核心素养生成。力行“五育”并举,鼓励特色发展。宝安区高度重视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建设,将“艺术校本课程化管理”作为艺术教育工作开展的基本保证,用课程化管理来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发展。

全区开设艺术校本课程学校数为165所,占全区学校总数的92.18%。在拓展型课程科目的设置和兴趣小组的布局上,充分挖掘艺术教育资源,整合教师资源,设计菜单式艺术校本课程项目供学生选择,开设了交响乐、戏剧、古琴、蜡雕、国画、综合版画、线性素描、非遗纸雕、古法造纸、三维动画等丰富多彩的艺术校本课程,真正体现自主、自愿、双向选择的原则,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力促全体学生精彩成长,外策多元展示平台。宝安区积极推动区域“人人有专项、班班有活动、校校有赛制、周周有赛事、月月有颁奖”的艺术特色项目化活动。已连续10年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校艺术节系列品牌活动,涵盖班级合唱、班级小乐器、班级集体舞、校级乐团、戏剧、戏曲、书法、绘画等。每年直接参与学生人数超过5万人次。

今年12月,2023年宝安区第十届学校艺术节舞蹈、器乐、戏曲专场展演活动精彩收官,165个舞蹈节目、94个器乐节目、61个戏曲节目共吸引14000余人次参与,全面展示宝安艺术教育助力五育并举的发展成果。

未来,宝安区将持续构建科学的艺术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优化健全学校艺术发展机制,引领艺术教育向内涵发展,推动艺术教育从规模向质量转变,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宝安日报记者 刘强 通讯员 白姗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