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网

深圳向“大航天时代”进发|再造一个新宝安·深调研④

2023-12-14 来源:南方日报

深圳,一座没有航天发射基地的城市,正在把空天技术产业变成新的“名片”。

第25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下称高交会)于11月15日至19日在深圳举行。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高交会宝安展区,由深圳市宝安区承办的空天-低空科技展览会首次“亮相”,国内空天技术领域头部企业、知名企业等约200家企业齐聚,携前沿科技和创新成果参展。

“空天-低空科技展览是高交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空天技术产业交流活动,推动高交会的办展水平再上新台阶。”参观展会后,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魏奉思表示,大航天时代将给深圳带来发展智能航天的新机遇,深圳有条件成为空天科技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空天技术产业正是深圳重点发展的八大未来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深圳已形成从卫星研发、设计到制造、运营、应用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编制相关规划、出台多项重点扶持政策,并计划在宝安落户20亿元的空天技术产业基金,展现城市“向天空发展”的雄心和决心。

作为深圳发展空天技术产业的“排头兵”,宝安提出加快开辟空天、低空、临空等新赛道,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上贡献更多宝安力量,为“再造一个新宝安”培育新动能。

向“大航天时代”进发,深圳将如何发力?宝安能否成为助推深圳飞驰“星辰大海”的“引擎”?


头部企业组团“链式参展”

空天技术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今年6月,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承担现场高清直播通信保障任务的卫星是“深圳星”。负责运营和监测“深圳星”的,是来自深圳宝安的亚太星通。

在高交会空天-低空科技展的亚太星通展位上,“深圳星”卫星模型陈列在“C位。环绕模型,展出了数十款卫星运营及应用产品和项目,展品来自亚太星通产业链上下游的10家企业。

“这是亚太星通首次‘组团’参加高交会,携手合作伙伴展现产业链成果。”亚太星通卫星应用研发部副总经理周志伟说,作为我国卫星商业化应用的领军企业,亚太星通上下游企业遍布全国,此次邀请了10家企业组成空天技术产业链集群展团参展。包括亚太星通在内,展位上11家企业中有6家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来自卫星通信系统、船载卫星天线、毫米波相控阵天线、民用航空电子系统等领域和行业,可谓“群英荟萃”。

亚太星通的“链式参展”并非个例,深圳培育出的多家空天技术产业头部企业,都以展团“领队”的新身份来到本届高交会:拥有全球领先的交通安全防护技术的乾行达,联合10家企业组成飞行器及零部件制造产业链集群展团;探索微小卫星商业化发展的深圳航天东方红,联合15家企业组成卫星制造及应用产业链集群展团……

一个个产业链集群“组团”参展背后,涌动着的,是深圳空天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的“春潮”。近年来,深圳前瞻布局空天技术产业,将其纳入“20+8”产业集群,拥有鹏城实验室、哈工大(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广东省空天通信与网络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智能卫星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汇聚了魏奉思、谢和平、周玉等院士专家领衔的研究团队,建设了大湾区空天产业总部基地、空天技术产业园(南昌园)、润恒鼎丰高新产业园、石岩罗租片区空天技术产业园等多个专业园区。

在深圳的产业大区——宝安,空天技术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尤为明显。宝安的空天技术产业集群现有规模近30亿元,在卫星通信、航空装备、航天材料、卫星天线、无人机等领域培育了重点企业100余家,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专精特新企业20家,其中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规模以上企业29家,培育出亚太星通、乾行达、中冀联合、科卫泰、智航无人机公司等空天技术优势企业。

今年7月,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空天产业总部基地——星通大厦在宝安启用。基地将整合空天产业链上中下游,聚焦卫星制造、基带技术等技术,打造成深圳市乃至大湾区百亿级规模的空天产业发展集聚区。

产业集群的“强磁场”效应,吸引越来越多的链上企业来到深圳。来自西安的“小巨人”企业——星展测控,今年7月首批入驻星通大厦。星展测控相关负责人李卓源用“三级跳”来形容深圳、宝安空天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走出去’发展是空天技术产业的使命,深圳正是产业‘出海’的最佳‘大门’。”李卓源说。

初步实现全产业链覆盖

拟设立20亿元空天技术产业基金

空天产业是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亦是带动万亿经济效益的“蓝海”,已进入产业链不断延伸、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的高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空天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占GDP比重达到1.4%。

当前,国内已有10余个省、直辖市明确了关于空天产业、卫星应用及卫星互联网产业的新举措、新目标。相较北京、西安、成都等城市,深圳缺少“航天基因”,凭借什么力量冲刺空天新赛道?制造业是深圳的强大底气。

“深圳的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齐全,拥有发展空天技术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在11月16日举办的高交会空天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副校长张钦宇这样表示。

作为全国“工业第一城”,深圳拥有发达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基础、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以及在海洋经济、智慧城市、交通物流等领域丰富的应用市场。在空天技术产业领域,深圳已初步实现卫星研制、卫星关键零部件制造、卫星通导遥运营与应用、航天关键零部件制造等全产业链覆盖。

深圳亦亮出“向天空发展”的雄心壮志。深圳先后发布多项政策,从专业园区、产业基金、应用示范、创新平台等多方面支持空天技术及应用产业发展,明确提出规划建设国内领先的空天技术产业创新、研发与制造基地。目前,深圳正在编制空天技术产业基金设立方案,基金目标规模20亿元,未来将根据产业发展情况落户宝安,并引进空天重点企业。

正在领跑深圳空天新赛道的宝安,是深圳的制造业“压舱石”。宝安拥有超5万家制造业企业、超5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今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638.65亿元,总量居各区首位,占比超全市五分之一。依托海陆空港交通优势、区位优势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端装备制造优势,宝安初步构建出“产品研发、系统集成、高端制造、行业应用”于一体的空天产业核心产业链。

空天技术产业链在宝安持续壮大,创新链也在逐步形成。在高交会空天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深圳卫星宽带直连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该实验室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志成牵头,联合亚太星通、504所共同建设,旨在针对新型通信卫星有效载荷及卫星应用新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去年以来,宝安抓住空天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频释利好,抢抓未来产业发展先机。2022年11月,宝安在深圳率先发布了加快空天技术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以空天技术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代表企业,产业集群年营收入达百亿元,空天技术产业集群培育2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建设10个市级以上创新平台。

今年6月,宝安成立了空天技术产业链党委,以组织链牵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融合联动、优势互补,形成多方合力助推产业发展良好态势。

打造智能航天科技创新策源地

助推湾区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空天产业涵盖卫星制造、发射、运行、应用等多个环节,涉及导航、遥感、通信、科学探测等多个领域,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抢占制高点并非易事,深圳未来应如何突破制约、补强产业链?

11月16日至17日,高交会期间,宝安连续举办三场空天-低空科技专业论坛,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空天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卫星互联网发展等主题展开“头脑风暴”,为推动深圳空天技术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与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纷纷表示,深圳空天技术产业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机,但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基础研发创新能力不强、共性技术平台服务能力不足、核心零部件仍被“卡脖子”、市场成熟度不高等问题。

“大航天时代,深圳应抓住发展智能航天的新机遇。”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魏奉思在高交会空天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建议深圳建设智能航天“卫星大脑”新基建工程,打造空天科技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带动深圳众多优势领域的交叉融合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智能化的提质增效作出积极贡献。

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还提出加强产学研合作,做大做强骨干企业;搭建空天技术的数据平台,将空天数据更好融入深圳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城市治理、应急安全等领域;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四链”深度融合等建议。

要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落地生金”,需要真实场景的应用落地。高交会期间,宝安区科技创新局举办“2023首届深圳(宝安)空天技术产业应用生态大会”系列活动,围绕交通物流、公共安全、海洋经济、自然资源等场景需求,从技术先进性、方案落地性、投资潜力等维度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出24个优秀应用示范项目,分别给予“揭榜挂帅”“卓越项目”“最具潜力”三个奖项。在此次评选基础上,宝安拟建立“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场景供需储备库”,开展供需对接、揭榜挂帅、集中攻关等服务,推广应用示范,助力深圳空天技术产业创新发展。

竞逐空天技术产业的“星辰大海”,深圳已满速起航。

【策划】崔洁 钟瑜辉

【撰文】王悦

【摄影】何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