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网

三个“引擎”如何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再造一个新宝安∙深调研②

2023-10-26 来源:南方+

随着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新质生产力”这一新词跃入大众视野。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锚定科技创新,以新产业形态为支撑,正成为跨入新社会生产时代的动力源。

近年来,宝安企业持续增强的创新能力已被社会各界公认,当前共有国高企业7061家,连续六年位居全国区县首位;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10家,全市各区第二。日前举行的区委七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宝安要从经济大区变为经济强区,首先就要“创新强”,重整行装“再造一个新宝安”,提升创新发展能级是必由之路。

宝安的创新呈现怎样的特点?推动宝安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引擎何在?南方+记者走进宝安的企业、园区、协会、实验室,探寻答案。

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引擎 

“6个90%”背后的“企业实验室经济”

北京时间10月4日下午5点45分许,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Moungi G.Bawendi、Louis E. Brus,俄罗斯科学家Alexei I. Ekimov,以表彰他们对量子点的发现和合成。

而率先在全球将量子点技术率先产业化的企业就位于宝安。在连续数年的技术攻关下,深圳金准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率先在全球将量子点技术实现产业化,推出量子点诊断试剂,可用户各种临床检测,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全国1700多家医院,使用人数超过千万。

“经过多年的研发和投入,可以说我们不仅把量子点率先产业化,还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得到了终端使用用户的认可。”金准生物技术领军人物张二盈说。

作为深圳的工业重地,工业企业造就了宝安这片广阔的“产业森林”。在创新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企业再次成为宝安的“创新主体”,成为宝安“新质生产力”中的重要引擎。

与其他地方不同,宝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较为缺乏,创新主要依靠企业——在宝安,科技创新具有6个90%的特点,即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据统计,目前,宝安区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机构实现了全覆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68%。

今年7月,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3021)技术中心拟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作为土生土长的宝安企业,从2010年起,兆威机电就加大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力度,目前已系统地掌握了微型传动系统设计开发、电机智能驱动方案设计、精密齿轮模具设计开发、小模数齿轮制造、数字化集成装配、性能检测等一整套微型驱动系统核心技术,并已成熟应用。

例如在新能源汽车电子领域,微小传动系统是新型制动系统的基础部件,由于涉及整车安全,大量依赖进口的设计和产品。兆威机电开发的微小传动系统成功应用于汽车电动尾门、EPB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等,是汽车新型安全部件国产化替代的重要部件。

宝安的企业还积极“走出去”,以自建或与科研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企业实验室经济”不断壮大。以镭神智能公司为例,其与武汉大学等单位共同开展“厘米级型谱化移动测量装备关键技术及规模化工程应用”项目,实现了我国高端厘米级移动测量装备从引进到输出的重大转变,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以产业化为导向的“成果转化引擎”

从“1”到“100”正被逐步打通

科技创新是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导力量,从实验室的“1”到产业化的“100”,关键环节在科技成果转化。

宝安是国内制造业门类最齐全、集聚度最高、链条最完整的区域之一,拥有超5万家制造业企业、超5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吸引产业创新要素集聚,催生出多种形态的成果转化机构和平台,打通科技成果“落地生金”的新路径。

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简称“深圳电子材料院”),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宝安区合作共建的深圳市十大基础研究机构之一,也是宝安首家应用型基础研究机构。该院位于龙王庙智造小镇产业园,周边聚集了集成电路材料、电子信息材料、5G材料等产业的企业,与该院研究领域“对口”。

科技日新月异,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和工厂当“邻居”,让科研机构距离产业“真需求”更近,更迅速地从需求端解决“根问题”。4年来,深圳电子材料院实现了临时键合胶等数款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还建成了我国首个集成电路高端封装材料“理化-检测-中试-验证”全闭环平台,可全面支撑国内相关企业的材料验证需求,加速关键核心技术材料产业化进程。

在宝安,科研成果转化不再是实验室向生产线的单向输出,而是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双向奔赴”。

宝安区智造装备产业科技服务中心是宝安主动搭建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之一,该平台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100多家国家、省、市级产学研机构合作,将中小企业需求与科研机构进行匹配对接,从而推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产业化。

“宝安的产业不断升级,市场驱动下,企业内生需求强烈,甚至有些企业进入技术‘无人区’,这倒逼企业主动寻找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中心负责人魏相认为,宝安有成为国内、甚至国际科研转化集聚区的良好条件。在中心的协助下,宝安上市企业明阳电路成功引进了德国新能源先进技术项目SAX POWER,提前布局储能市场。

近年来,宝安还吸引了广东省工业边缘智能创新中心、中煤(深圳)研究院等重大资源平台落地。未来,宝安将出台支持成果产业化基地、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的专项政策,加紧推动“科创中国”大湾区分子药物产业创新中心、智能网联汽车测评与认证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落地,探索产业转移专业服务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以智能化为特色的“数字引擎”

众多数字技术应用已融入产业升级过程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融合,正成为制造业新一轮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调研中,记者看到,众多数字技术应用已融入宝安产业升级过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工业互联网。作为全国首个五星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宝安已出现工业互联网产业集聚发展态势——互联网“大厂”、制造业500强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齐聚宝安,背靠宝安强大的产业基础,探索工业互联网的创新解决方案,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信息壁垒,实现产业链提质增效,加速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今年6月,位于宝安的腾讯云工业互联网总部基地正式启用。该基地设有腾讯工业互联网领域全国研发创新中心,截至目前已助力300余家宝安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为创维构建了一个轻量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通了各个系统和各地工厂间的数据流转;助力上市企业镭神智能打造出反应敏捷化、效率最大化的“数字工厂”。

立足于互联网总部基地,腾讯云与宝安的战略合作也深入到了人工智能、智能网联等领域,成立了大湾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宝安区智能网联技术创新联合实验室。“依托这两个平台,腾讯云将与宝安携手推动大模型在工业、交通、政务等领域的深层应用,推动制定智能网联行业标准、打造可复制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助力宝安抢占人工智能产业、智能网联产业的新赛道。”腾讯云相关人员表示。

在宝安,还有一道特别的风景——数字产线。在多家宝安百亿级龙头“链主”企业里,这些数字产线日夜运转,彰显出强大的生机。

在欣旺达水田工厂,一条示范产线每天24小时稳定“输出”,各种型号的电池在机器的蓝光和红光中“诞生”。目前,欣旺达经过5G+工业互联网的产线在同一车间里共有10条,产能平均较改造前提升17%至20%,单位能耗同比降低达12%。这条在宝安率先建成的5G+工业互联网产线,也被欣旺达“复制”到了全国。

还有创维打造“5G+8K”柔性智能工厂,运用5G专网、云网融合,实现传统制造产线生产、质检、运输和运维的效率效能全面提升;多条全球最先进的PCB自动生产线在鹏鼎投入生产,打造出“效率化、合理化、自动化、无人化”的现代化工厂……

此外,宝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集群也在加速形成。深圳提出“20+8”产业集群中,“17+2”产业集群重点部署在宝安,其中已有6个集群增加值深圳市排名第一、4个集群产值超千亿。

形成新质生产力,核心在于科技创新。宝安点燃“创新”、“成果转化”、“数字”三大引擎,跑出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速度”。

不过,在“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的同时,也不可否认,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公共研发力量、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育、企业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创新平台等领域,宝安仍有诸多不足,但这些今日的“短板”,也正是明日充满想象与希望的空间。

创新,永无止境。

【策划】崔洁 钟瑜辉

【撰文】崔洁 王悦

【摄影】何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