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第一课”五年培训超3200万人次

2023-10-18 来源:宝安日报

“宝安第一课”现场培训。

“宝安第一课”之急救知识现场教学。

“宝安第一课”第三届金牌培训师大赛决赛。

驱车在107国道等重要交通动脉上,透过车窗放眼望去,大大小小的工业园、企业的厂房在两旁掠过,厂房中轰隆运作的机器和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尽显宝安产业兴旺。

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宝安拥有91万户经营主体,辖区内共有企业近50万家,成为了深圳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外来人口来此拼搏、定居,辖区现有560多万人口,外来务工人口占比超过80%。

对于这样一个流动人口数目庞大、工业企业繁多的辖区来讲,如何统筹做好外来人口和工业企业的服务管理,成为了基层治理亟需思考的问题,也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2018年,宝安率先在全市推出“宝安第一课”培训,推动现代化社区治理。如今,“宝安第一课”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这五年来,“宝安第一课”有何改变,又对宝安的发展带来哪些提升?

坚持问题导向 推动方法创新 将培训送到市民“家门口”

“来到宝安,就要平安。人生最宝贵的,不是金钱,不是地位,而是生命。这是‘宝安第一课’给我最大的启示。”“参加了‘宝安第一课’,我便有‘来了就是宝安人’的深刻体会”……这是众多学员接受“宝安第一课”培训后的切身感受,折射出“宝安第一课”培训的深刻意义。

“宝安外来务工人口较多,要开展培训,就要先了解来深人员的需求。”区职业训练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调查中掌握的城市治理问题,决定围绕“以安全文明素质提升促进社会基层治理”这一主题开展培训,营造“人人是主体、人人有责任、人人做贡献”的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氛围。

针对安全文明意识薄弱的安全生产重点对象开展基础培训。第一阶段重点培训对象为电动自行车车主、出租屋业主、实际经营者和承租人,重点开展居家安全、出行安全、文明礼仪等培训。

针对全体市民开展现代文明素养培训。第二阶段的培训对象扩大至全体市民,培训内容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增加法律法规、垃圾分类、家暴维权等内容,缓解居民“工学矛盾”。

在培训中,“宝安第一课”的课程体系也逐步完善,形成了16个线下主题、156个线上课程,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据此编辑、出版了《城市第一课》教材(中国商务出版社),供市民学习使用。在过去三年里,各成员单位精心制作发布了186个视频课件,极大地丰富了学习内容。

与此同时,“宝安第一课”的学习渠道也逐渐增加,让“时时可学、处处可学”在宝安实现。

在线上,区职训中心于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开辟“宝安第一课”专门栏目,市民只需输入基本信息就能注册、登录,在线选课、学习。2020年5月9日,“宝安第一课”开通“圳学习”小程序,市民可通过人脸识别登录平台,学习“交通安全(电动二轮车备案专题)”微课件,完成学习即可获取培训合格证,同步实现与交警部门电动二轮车备案系统的身份互认。2020年1月1日,开通全国首创以“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宗旨的“宝安第一课”电视频道,开设《宝安第一课》《局长说法》等栏目,每年收视量逾750万人次。

在线下培训中,各街道以贴近、方便学员参与培训为主,以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培训主阵地设置培训点,在工业园区、主要交通路口等开展现场教学,形成“固定+流动”培训点,方便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学习。

真抓真学真用 促市民素质提升、推进现代化社区治理

仅仅是课程与形式上下功夫还不够,在推动以“宝安第一课”培训走深走实走细方面,区职训中心还摸索出一条“真抓、真学、真用”的工作机制,让学习成果更好地惠及于民,服务城市发展。

真抓即创新工作机制,区、街道、社区一把手亲自挂帅,依托124个社区党委作为实施主体,各街道、各相关部门联动;统一组建师资队伍,分别招募了以“社工+义工”为主的社区培训师和辅导员,出台《“宝安第一课”社区培训师资管理暂行办法》,严格核准资质,打造稳定优质的社区培训师和辅导员队伍,不定期开展社区培训师招募培训、社区辅导员再动员再培训等活动,持续优化培训师和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和素养。2018年至今,共培训考核认证了6300多名社区培训师和1500多名社区辅导员,确保各社区有一支10人以上的师资队伍和5人以上的辅导员队伍,成为群众身边安全文明的教育者和传播者。在组建师资队伍的同时,还举办师资大赛,通过技能竞赛活动选拔优秀培训师,为“宝安第一课”培训提供更加优质的授课服务。

真学,一是确保学习内容有用,由宝安区职业训练中心(城市学院)协同相关部门、培训机构、专家学者等,统一制作课件。以“案例+互动”方式开展授课,增强培训的真实性、规范性和趣味性。二是确保学习平台实用,区职训中心组织新升级改造了功能性更强的“湾区职训网”小程序,为广大学习用户提供更高效、更便捷、更实用的在线学习环境。三是确保学员本人学,开发智能便捷的“宝安第一课”在线学习和考评信息系统,学员实名注册学习。四是确保学习时间和内容不打折。开课签到、下课签退,开始后15分钟之内未签失效,督促学员全程学完。

真用则是充分运用成果,学员学成后,系统将会生成具有唯一性的电子培训证,目前整个计划扩大到与房屋租赁、星级义工、评优评先、公益服务等挂钩,获得培训证的市民在参与以上活动时可依规适当给予便利。

“宝安第一课”经验可复制推广

随着“宝安第一课”培训模式走向成熟,“宝安第一课”经验是否可以学习推广?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实际上“宝安第一课”的经验已推广到其他区,“龙岗第一课”“龙华第一课”“坪山第一课”“光明第一课”相继推出,目前正在“五花+托三果”共同体成员单位共同进行推广。

记者了解到,从2018年开展培训至2023年9月,全区共开展线下培训33129场次,线上线下培训逾3207万人次,提高了市民的安全意识和基本文明素养。据调查数据反馈,全区涉电动车交通、出租屋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安全事故多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在“宝安第一课”服务基层筑安全保稳定保文明文件调查中,居民认为课程在提升居民安全、文明、法治、健康意识方面有明显效果,对自身的行为也有很大的改善作用,对“宝安第一课”推动社区基层治理的效果表达了积极肯定的意见。

“宝安第一课”还在凝聚社区治理共识,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上成效显著。其所建立的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社会组织参与的治理模式,营造出社区多元共治局面,彰显了宝安基层社区现代化治理能力的提升。与传统“管制”的治理方式不同,“宝安第一课”开展的基础是共同参与、协同治理,让“外来人”成“社区主人”。如航城街道鹤洲社区建立了一个集开展“宝安第一课”及党员教育、志愿者培训、居民休闲学习于一体的多方综合服务平台“鹤邻之家”,社区两委委员在这里与志愿组织、社区居民骨干及积极分子交流谈心,凝聚多方力量共同推动社区建设治理。

在获市民认同、兄弟区学习的同时,“宝安第一课”也屡获业界认可,2019年“宝安第一课”获评全国数字化联盟第二届NERC杯全国社区教育“互联网+”优秀项目;“宝安第一课频道”获评2022年全国终身学习品牌——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荣誉称号等。

五年来,“来了就是宝安人,安全文明第一课”已经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个宝安人参与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是推动社区现代化发展的“宝安样本”。

宝安日报记者 高山 通讯员 刘丰收 罗茂菊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