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首届深圳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揭牌成立。
高等研究院实行“1+1”联动办学空间,即深圳市宝安区星通大厦作为日常办公和高端培训、成果展示、国际会议等对外宣传展示的重要窗口;宝安区桃花源科技创新园主楼作为各研究中心所在地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智库建设的坚实堡垒。
据悉,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由中国人民大学一流学科、优势学科所属学院团队在深圳开展智库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高端培训、国际交流等工作,旨在建设立足深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球的集教育、科技、人才、创新、文化为一体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首批设立七大研究中心
人大深圳高研院后与深圳前海合作区党工委共同成立中国式现代化深圳创新实践研究基地,依托该研究基地,研究院首批下设涉外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知识产权与创新研究中心、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数据要素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全球政策协同研究中心、政府统计现代化研究中心等七大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将集全校之力推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高质量发展,力争跑出中国人民大学的“深圳速度”,致力于打造追踪党的创新理论生动实践的新平台,着力建设党的创新理论的示范园地、研究高地和传播基地;致力于打造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最前沿的新引擎,奋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多出成果、多出经验;致力于打造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典范,为广东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文化强省,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深圳市副市长、宝安区委书记王守睿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作出了引领性贡献,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正以昂扬的姿态进入新时代,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希望人大深圳高研院充分发挥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推动深圳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为新时代经济特区改革发展注入强大动能、提供有力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表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的成立开启了中国人民大学和深圳校地合作的崭新篇章,学校将构建“点”“线”“面”一体联动的智库建设大格局,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社会科学高端智库,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打造品牌论坛助力大湾区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与深圳市的合作源远流长。
2002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在深圳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建立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教学科研实体机构,即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在原深圳研究院基础上升级组建,由中国人民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建。
高等研究院将构建以价值引领和价值驱动的顶层战略,以学校服务党和国家的办学历史为积淀,以传承红色基因为本色,以粤港澳大湾区需求为导向,契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紧密围绕深圳地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为深圳市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高质量的政策咨询服务,为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培养高水平人才。
其中,在智库建设上,高等研究院将瞄准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市政府的重大需求,开展前沿课题研究,结合深圳特区的改革创新经验,为市委市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高质量的政策咨询服务和研究成果, 为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国际论坛上,将打造“深圳论坛”“深圳文化论坛”等品牌论坛,更好发挥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将“深圳论坛”打造成深圳党政机关干部、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各界人士学习交流的平台。同时,举办“宏观经济论坛”“国际人文社会科学高端论坛”“大湾区金融论坛”等,并对外发布相关研究报告,助力深圳市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建设。
当日,中国人民大学以“新时代开放战略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举办首届深圳论坛,包括“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高水平对外开放与高质量法治保障”等七个主题论坛。
【撰文】徐峰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