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应急管理局干部走访挂点企业深圳市赛迪讯科技有限公司。
宝安区举办供需对接会促企业拓市场拿订单。
宝安区以空间对接会形式实现供需两端有效互通。
转眼,宝安“一平台、一机制、一网络”企业服务体系施行已满半年。
在2月22日以来的196天时间里,宝安“三个一”企业服务体系运行效能显著:一个数字化、智慧化的企业服务平台24小时“不打烊”,一套运转高效、处理闭环工作机制“总在线”,一张扁平化、责任包干服务网络覆盖“无死角”。32名区领导、559名处级干部变身“企服专员”,分片包干挂点1.19万家“四上”与国高企业,截至8月22日,累计走访企业3.5万家次,其中现场走访2.07万家次、占走访总量的61%,人均每周走访2.56家次。有宝安企业家打趣地形容道:“宝安的企业服务就是:只要企业不嫌烦,服务时刻在身旁。”
服务足迹越长,政企距离越近。伴随着“三个一”企业服务体系持续深化,企业服务日益成为宝安最好的营商环境、最闪亮的名片、最重要的民生,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来到宝安安营发展、成就梦想,持续为宝安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势能。
有事上平台
宝安企业服务迈向“数字化”
在“机不离手”的移动网联时代,宝安通过建设“一平台”——宝安亲清政企 服务直达平台,让企业办理手续、寻求帮助成为“一键可达”的轻松事。
当企业发展需要资金时,宝安企业鹏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谭祖宪没有往银行跑,而是用手机打开宝安亲清政企服务直达平台“融资撮合”板块。点击进入“我要融资”页面后,谭祖宪根据系统提示提交了企业信息,平台随即测算出其公司的预授信额度为320万元,并自动匹配了中国银行“知税贷”产品。
“第二天,中国银行工作人员就上门来进行尽职调查,并在半个月内审批通过了300万元的授信申请,为我们解了燃眉之急。”谭祖宪感慨地说,“办这么件大事,我甚至没有出门。”
“云端”办公是大势所趋,将服务大厅搬到线上并不是稀罕事,服务模块设置才是考验“真功夫”的细节所在。
去年底,宝安亲清政企服务直达平台试运行期间,其“诉求直达”模块设置了7大类27项事项,供企业“对号入座”。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平台运维单位综合企业用户反馈、大数据分析,将“诉求直达”模块进一步细分为10大类40项,增加反映诉求解决措施、处理结果情况的标准字段,按诉求目的分为投诉类、建议类、咨询类,目的就是让企业投诉、建议尽可能地省心。
今年6月9日,宝安亲清政企服务直达平台上线“百问百答”专栏,梳理集纳了全区产业、空间、补贴等惠企政策,只需输入关键字即可精准查询。“以前是‘遇事不决上百度’,但区级层面的惠企政策网上未必查得到,就算查到了也担心不是权威信息源。”一位企业负责人如是说道,“现在用平台查询政策,不仅信息全面准确,而且来源靠谱,用得又舒心又放心。”
从“面对面”到“屏对屏”,宝安亲清政企服务直达平台让企业办事规避了“登门办事”的煞有介事,小事愿开口、敢开口,让企业用户的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176名员工需要体检,宝安企业日东精密回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直接登录宝安亲清政企服务直达平台寻求帮助。“诉求一上传,当天下午,区挂点领导就来到公司调研了解情况,区工信局和福永街道办帮忙协调,很快解决了这个问题,响应快速处理及时,我们非常满意,体检事小,但服务暖心。”日东精密环境安全科科长丘振贤说。
一个平台,一条纽带,一座桥梁。宝安亲清政企服务直达平台上线至今,已累计收集诉求3873件,办结3786件、办结率为97.8%。“有事上平台”成为宝安企业家的广泛共识,政府与企业在平台的持续运用优化过程中“双向奔赴”,更见证了宝安企业服务加快迈向“数字化”。
有事马上办
宝安企业服务日益“机制化”
让原本内容“无定式”的企业服务,形成“标准化、流程化、效能化”的服务机制,正是宝安构建“一机制”——一套运转高效、处理闭环工作机制的题中之义。
企业成长自有规律,发展阶段不同,诉求、需求必然各异。宝安“三个一”企业服务体系设置了企业诉求分级解决工作机制,根据企业体量,匹配不同的负责条块、工作部门、责任人员,要事区级层面统筹办、大事部门层面高效办、小事挂点干部现场办,企业提出诉求无需担忧“推三阻四”与“九龙治水”。
在寸土寸金的深圳,空间是企业最关注的话题之一,也是需要区级层面统筹推动的要事。今年以来,宝安区主要领导同志多次主持召开关于产业空间供需的专题会议,全区统筹企业空间供给,带头践行企业诉求分级解决工作机制。根据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区企业服务中心全面加强企业空间需求摸底调研,接连举办产业空间供需对接会,为日之邦、大宏激光、永旭动力、拔超科技、中广深等一大批企业高效解决空间需求510件,落实物业面积93.453万平方米。
订单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职能部门层面可以推动改善的事务。今年以来,根据企业诉求分级解决工作机制安排,区内企业订单诉求集中归总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与区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排忧解难,两部门于今年5月创新策划推出“政企供需洽谈会”,组织区内单位与企业匹配采购需求。洽谈会分主题、规模小、重实效、对象精准,吸引了广大企业踊跃参与,迄今已举办16场,助力近300家企业拿单拓市、实现撮合成交额10亿元。
让每一名参与企业服务的干部都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宝安“三个一”企业服务体系细化提出了定期走访服务机制、“双协调”解决机制、“双考核”评价机制,将企业服务效能与挂点干部和所在单位党组捆绑,与干部个人年度考核和晋级晋职挂钩,与单位年度绩效考核挂钩,并通过宝安亲清政企服务直达平台实现企业诉求办理进度像“快递投递”一样可视化、可追溯,倒逼推动全区企业服务效能全面升维。
位于新桥街道的华高王氏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是宝安区产值、出口百强企业,公司经理崔文岭谈到,“有一天,工厂突然停电,导致2000名工人无法开工,我们反映后,区、街道的企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马上联系我们,立刻协调供电所检查抢修。当天下着暴雨,他们就搭建临时线路保障我们企业生产。维修好供电专线后,又按照我们企业休息日时间进行线路切换,尽最大限度保障了企业生产。”
有事找干部
宝安企业服务全面“网格化”
通过搭建“一张网”——一张扁平化、责任包干服务网络,宝安让企业遇到困难,知道该找谁、能找谁,也就不怕事、不惧难。
与一般的挂点服务制度不同,宝安这张“服务网络”特别要求干部“直达直联服务企业”,强调要“责任包干、跟到底、不转包”。
今年初,深圳市禾望科技有限公司着急扩产,负责人赵先生兜兜转转找了不少地方。“后来我给街道挂点干部打了电话,请他帮忙。”赵先生回忆道,“几天后,他就带我们去看房,新地方各方面都很符合要求,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企业服务,干部多跑是“硬道理”。宝安“三个一”企业服务体系明确挂点干部每周走访挂点企业不少于2家次,每季度必须走访一遍所有挂点企业,实行周汇总、月盘点。并要求干部按照“十问”、服务流程图的要求,开展走访企业标准化服务工作,把惠企政策送上门、把企业问题解决在一线,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干部“沉下去”,服务“送上门”。近半年时间里,宝安企业服务挂点干部用足迹在区内划出一张服务“网格图”,留下许多感人的故事,也让“有困难、找干部”成为宝安企业家的一种习惯。
在深圳沃特检验技术有限公司,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挂点干部林戈,帮助企业精准匹配产业空间,及时满足了公司增资扩产需求。
在深圳市通量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西乡街道办挂点干部卢清协调“信用宝安”业务主管部门,解决企业信用修复难题。
因业务增长较快,深圳市易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今年面临月度发票额度不足问题。在接到企业反馈后,区企业服务中心迅速联动区税务局,48小时内解决了企业困扰。有感于宝安企业服务的高效优质,易瑞生物企业负责人在宝安亲清政企服务直达平台留下了一番情真意切的话语:“从提出问题到给我电话解决问题,仅用了两个工作日,充分体现了深圳服务的速度,深深地感受到了深圳税务部门爱岗敬业、严于律己、热情服务、公正执法的服务精神,再次感谢你们。”
企业服务,企业家评价是“金标准”,实效是企业营收的“真金白银”。今年上半年,宝安12家工业百亿链主企业增加值增长18.6%,百强、300强工业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5%、9.2%;300强外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比一季度提升1.3个百分点。
有事用心帮
宝安企业安营发展“稳扎根”
在宝安,党委政府的悉心关爱,正通过“三个一”企业服务体系转化成企业成长所需阳光雨露,让广大企业家、创业者在宝安深耕细作、安营发展。
今年3月17日,位于宝安中心区的鹏鼎时代大厦落成启用,成为鹏鼎控股(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的总部大楼,宣告这家全球PCB产业冠军企业将继续扎根宝安做大做强。
今年以来,一批具有行业引领性的外资巨头加码布局宝安,以真金白银告诉世界,宝安是全球最佳投资目的地之一。目前,宝安外贸备案企业达3.8万家、居深圳第一,外籍常住友人数量位居全市前列,宝安中心区、会展新城获评深圳首批国际化街区。
好的营商环境、发展生态,能够让企业家、投资者“来了不想走”,在企业发展壮大后,依旧坚定不移选择宝安。
8月8日,在“深圳创投日”走进宝安·2023石岩湖国际LP高峰论坛活动现场,碧兴物联、时创意电子、古瑞瓦特新能源、民爆光电、骏鼎达新材料、信维通信、易瑞生物、旭宇光电、亿道信息、长盈精密、创世纪智能、垦拓流体技术、首航新能源、鼎阳科技、维海德技术等15家上市企业,与宝安签订了上市募投资金投资协议,未来将持续加大在宝安的投资与产业布局力度。今年,宝安还促成了睿联技术、成为信息、兴禾自动化、诚亿智能、垦拓流体等23家拟上市企业在区内进行空间匹配,其中垦拓流体已与新桥东先进制造产业园达成2.43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购置意向。
良禽择木而栖,好企业将“换个环境”纳入发展考量是常事。作为党委政府与有关部门,关键要贴心服务、换位思考,引导企业慎重考虑、作出对发展最有利的决定。今年5月,宝安福永街道龙王庙工业园一家企业反映,由于园区续租租金涨幅太高,公司考虑外迁。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福永街道办立即响应,深入园区调研,并梳理出面临同样情况的另外8家企业。有关区领导带队进园区调研座谈,将有关各方请来共同协商,最终达成企业稳租金的诉求。
今年,受到一系列因素影响,发掘科技、优地科技、良颖电子、兆力机电等优质宝安企业一度考虑外迁发展。宝安区有关部门主动上门服务,了解企业痛点、难点,“一企一策”“一事一议”服务到位,彻底打消企业后顾之忧,让企业安心扎根宝安、留在深圳。
今年上半年,宝安新登记商事主体5.577万家,总量达91万家,全市第一;境内外上市企业总数达73家,已经提交IPO申报材料和证监会辅导备案的拟上市企业60家。
好体系,大布局,向未来。全面铺开的“三个一”企业服务体系正在勾勒一个更富活力、魅力、动力、创新力的宝安,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家、投资者、创业者奔赴而来,把最美好的年华挥洒在深圳,承载着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无限憧憬,奔向大海,迈向未来。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一航 何祖兰(本版图片为资料图片)更多内容详见14~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