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井粤剧娃再夺两个全国“小梅花”大奖

2023-09-05 来源:宝安日报

沙井粤剧娃演绎粤剧《战冀州》。

沙井粤剧娃演绎的《怒劈华山》让人眼前一亮。

近日,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27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评选结果揭晓,由深圳小梅花基地选送,沙井少儿粤剧艺术中心、壆岗小学共同培养的陈弘宇、王语博等11位粤剧娃演绎的集体剧目《战冀州》斩获佳绩,在全省选送的8个集体剧目中,分数位列全省第二;由广东省戏剧家协会选送,沙井少儿粤剧艺术中心、蚝业小学培养的粤剧娃黄嘉豪演绎的个人剧目《怒劈华山》同样出色,在全省选送的7个个人剧目中分数位列全省第三,双双摘得“小梅花”称号。

沙井粤剧娃频频站上全国大舞台,与沙井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粤剧传统优秀文化建设,致力打造岭南戏剧小镇密不可分,一方面专注于传承,通过努力构建层次结构科学合理、专业设置配套齐全的人才培养格局,保持粤剧的“原汁原味”;另一方面聚焦于创新,积极探索粤剧推广方式的创新,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戏曲、喜欢戏曲、投身戏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让千年古镇留住乡愁,持续擦亮“广东省戏剧之乡”这块金字招牌。

新赛制竞争激烈 小戏骨勇往直前

“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始创于1997年,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是一项全国性、高规格的少儿戏曲艺术活动,被誉为中国少儿戏曲界的“奥斯卡奖”,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中国戏曲艺术,为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培养了大量后备人才。

据悉,此次第27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是疫情之后首次现场比赛,来自全国各大剧种的100多名小梅花选手同台竞技,竞争十分激烈。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比赛赛制进行了重大调整,全国各省的预选参赛名额较往年大幅缩减,竞争十分激烈,经“小梅花”比赛活动组委会预选后入围全国现场比赛终审的剧目更是凤毛麟角。同时,今年决赛评比组委会不设“金花”“银花”类别,只对决赛成绩优异的选手授予“小梅花”称号。竞技难度更大、评审标准更严、含金量更高成为本届比赛的三大特点。

“通过各省层层选拔推送上来的小选手个个实力不凡,让现场所有选手不禁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压力感。”沙井少儿粤剧中心的指导老师崔宇婷介绍道。“不要想着在舞台上一鸣惊人,只要和平时练习一样,正常发挥就行。”在得知参赛选手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专业院校的专业队伍时,崔宇婷这样鼓励孩子。沙井粤剧娃没有胆怯,而是将压力化作动力,凭借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应战技巧,以及良好的心态,将演出一气呵成,获得专家评委的高度认可。“在本届赛事上能够斩获‘小梅花’称号的小戏骨那都是个顶个的棒,代表全国少儿戏曲的最高水平,在他们所处的年龄段中无论是唱功还是表演特点那都是超高水平的。”粤剧表演艺术家欧凯明点赞沙井粤剧娃。

梯队式人才培养 蚝乡粤剧生机勃勃

梅花香自苦寒来,从一部戏中看沙井粤剧的梯队式人才培养模式。此次参赛的集体节目《战冀州》节选自历史故事片段,是一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武生剧目,由11名粤剧娃共同演绎,其中主角1名,配角及念白组7名,男丁组4名,年龄跨度从7岁到12岁,有的学戏已有五年之久,有的仅学戏一年。“科学有效的培养方式是戏曲人才成长的关键,我们希望为各个阶段学戏的孩子提供更广阔的舞台,通过这样梯队式的人才培养,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粤剧表演艺术家倪惠英对于沙井粤剧娃频频夺得国家级戏曲大奖并不意外,她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粤剧娃走上了专业道路,这是沙井街道探索与专业院校合作,共享优质资源取得的成果。

多年来,沙井少儿粤剧艺术中心尊重每位学生的特点,把儿童发展规律与戏剧表演、音乐、神态、表情、动作融合,充分展现孩子的协调能力和表现能力,剧目行当齐全,难易程度不尽相同,更好地展现剧目背后的思想内涵以及技术难度,为整个戏剧行业育新苗,掀起粤剧传承的浪潮。

在这片孕育和传承粤剧的沃土上,沙井已摘得34朵全国“小梅花”、37朵省级“小梅花”,为粤剧传承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如今,有的粤剧娃考入了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有的小戏骨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还有的孩子进入了音乐、舞蹈等专业领域进修。沙井街道不仅为粤剧发展培养了人才,还为整个戏曲事业育种护苗。

创新推广方式 激发文化传承活力

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百变女神”——非遗技艺之粤剧头饰制作专场在沙井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拉开序幕,年轻人不仅了解了粤剧这一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的历史,还亲手进行技艺实操,做一顶专属的粤剧头饰。

创新,是戏曲乃至所有艺术恒久不变的发展动力。沙井街道深刻认识到传统戏曲需要用“新”来吸引年轻人,让年轻人有机会接触戏曲、喜欢戏曲。沙井街道致力创新粤剧的推广方式,戏曲“三十二刀”体验、粤剧服装拍摄体验等一系列接地气的推广新形式深受市民欢迎,让粤剧真正走进市民的心。

沙井一直都是推动粤剧传承发展的先行者,从全市率先成立沙井少儿粤剧艺术中心和沙井粤剧儿童剧场,到联动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推动粤剧进校园工作,到壆岗小学、蚝业小学等5家单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粤剧中国保护中心推广基地”,再到连续举办八年的沙井粤剧(戏剧)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沙井一直在路上,步履不歇。

沙井街道不断创新粤剧发展模式,沙井少儿粤剧艺术中心长期有500多名学生在学习,中心成立以来累计培训20000多名青少年,组织开展各类戏剧活动53场次。沙井粤剧儿童剧场已举办了53期,成为深圳知名文化品牌。正是有了新潮、多元、好玩的粤剧体验加持,有内涵、有魅力的沙井粤剧始终释放着强大的人气“磁吸力”,粤剧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在千年蚝乡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朝气和活力。

宝安日报记者 罗裕昭 通讯员 朱晓丽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