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社康中医馆享受优质中医药诊疗服务。
暑期的宝安,哪里人气最旺?除了各大游玩的网红打卡点外,恐怕要数市民家门口的“中”气十足的社康了:“冬病夏治”正当时,“三伏贴”深受市民追捧,此外,前往艾灸、拔罐、推拿的市民亦络绎不绝,“热度”丝毫不输现在的天气。这也成为市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中医诊疗服务的缩影。
连日来,宝安卫健系统组织召开了“宝安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评审标准解读会”“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模拟评审观摩会”两场重磅会议,全力推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建设,推动宝安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中医药发展基础再巩固 两场重磅会议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宝安积极探索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打造中医药发展“宝安模式”,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起全国各县区中最为完备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夯实中医药服务“硬底板”,让市民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更加优质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宝安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评审标准解读会上,来自广东省中医药局的评审专家对《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现场评审评分表》进行全面解读,对基层中医药示范区创建工作中应把握的重点、疑点、难点问题悉心指导。如果说评审标准解读会是全体参会人员知识储备和专业素养的集中“充电”,那么模拟评审观摩会便是一场有效的检验。解读会后,专家组一行深入社康中心、社康站,为宝安基层中医药发展“把脉开方”。两场会议不仅对示范区创建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也传递宝安全力推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建设的底气与信心。
中医药服务网络再完善 持续推动社康机构中医馆和中医阁建设
在宝安壹方中心工作的陈小姐对中医推拿情有独钟,“由于长期使用电脑,我的颈椎、腰椎一直不大舒服,现在宝安中医院的社康就开在我们办公室楼下,我下班就可以过去做推拿理疗。”宝安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满足多元化就医需求,推动中医药积极参与社康传染病与慢性病的防治,制定了适合社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的中医保健方案,对亚健康人群制定了保健方案。同时,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全区0-36月儿童及65岁以上老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培训,对全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进行督导和质量控制。
基层医疗机构致力为市民提供“最后一公里”内方便、可及的优质中医药服务。宝安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为契机,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医特色社康中心、社康站,100%的社康中心建设“中医馆”,开展6类10项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100%的社康站开展4类6项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此外,宝安还有5个深圳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示范单位、1个基层中医药服务和“治未病”指导中心、4个中医治未病和适宜技术培训基地以及2个中医专科护理培训基地,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中医药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中医药诊疗服务再提升
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
宝安以“强基层、促健康”为导向,探索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深度融合,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服务下沉,促进“医防融合、医养融合、全专融合、中西协同”发展,定期安排中医专家下沉社康出诊及指导,构建医院社康高质量发展新体系。值得一提的是宝安中医院以推进家庭医生服务为抓手,通过院内专家下社康,不断提升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医护人员医疗水平,促进中医适宜技术开展、家庭病床建立。每个家庭医生团队皆配备中医师、中医技师等,让中医药覆盖治疗全过程,切实把中医药送到居民身边。
中医诊疗服务在宝安“遍地开花”,最开心的莫过于那些“中医粉”市民。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派出32位护士长分别挂点32个社区,一对一牵手所属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站)的中医专科护士团队,开展常态化天使上门居家健康服务和中医适宜技术体验活动,为不同体质的居民分别施以不同的中医适宜技术调理,并培训传授居民易于掌握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与方法。
家门口感受中医药文化、享受高质量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已经成为宝安市民打开健康生活的新方式。
宝安日报记者 罗裕昭 通讯员 陈可坚 黄建文/文 通讯员 李凤/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