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代表在“童心协力 共商共议”宝安区儿童议事会赋能培训上踊跃发言。
宝安区第一届儿童议事会成立现场。
儿童代表们前往校园周边进行实地调研。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8月1日下午,“童心协力 共商共议”——宝安区第一届儿童议事会成立,2023年首场主题议事活动同步举行。市妇联一级调研员、市妇儿工委委员杨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红瑛,区政府副区长、区妇儿工委主任练聪,区政协副主席朱桂明等领导出席活动。
“儿童参与”议事有平台
培养好少年儿童是一项战略任务,事关长远。宝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儿童事业发展,高站位编制《深圳市宝安区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将建设妇女儿童友好城区作为宝安区“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列入今年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区妇儿工委紧扣“政策友好”“空间友好”“服务友好”“参与友好”“产业友好”5个维度纵深推进妇女儿童友好城区建设。
“从一米高度看城市”,将儿童视角纳入城市治理决策体系,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识。区妇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成立宝安区第一届儿童议事会,精心挑选儿童代表、成人支助者,聘请以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主要成员的专业顾问,就是为了让儿童的议事有平台、决策有规则、活动有阵地、问题有回应、梦想能实现,旨在让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宝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全心全意做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儿童未来的筑梦人,用心用情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据了解,今年6月以来,区妇联、区妇儿工委办聚焦“参与友好”积极筹备宝安区第一届儿童议事会,共产生388名儿童代表候选人,最终遴选了涵盖10个街道、中小学各年龄段的27名儿童作为第一届儿童议事会儿童代表。结合儿童代表投票、专家顾问建议,最终选定宝安中学(集团)学生刘语嫣担任宝安区第一届儿童议事会会长,孝德学校吴晨菲、海旺学校姚懿宸、海城小学徐骞尧、宝安实验学校黄乘勋等4名学生为副会长。
值得一提的是,区妇联、区妇儿工委办还特别邀请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员作为首批儿童议事会专业顾问。当天,宝安区第一届儿童议事会正式成立,出席活动领导为儿童代表、专业顾问颁发聘书。
“加入儿童议事会既能锻炼我们的议事能力,也能培养我们的主人翁意识。”刘语嫣表示,作为新当选的儿童议事会会长,她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她说,“儿童议事会是一个儿童参与、儿童协商、儿童决策的互动式议事平台,我们这些儿童代表将在成人支助者、专业顾问的帮助下,围绕不同的议题开展讨论,发现身边的问题和需求,与议事成员一起找到解决方案,形成儿童议事会决议。”
基层社会治理“听童声”
问“童”需、听“童”声、集“童”意、汇“童”智。据了解,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深圳市宝安区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工作要求,创新借助宝安区妇联界别政协委员工作站平台作用,畅通儿童参与社会事务、融入基层治理的平台与渠道,扩大儿童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将儿童视角纳入城区治理决策体系中,7月21日,区妇联、区妇儿工委办组织开展了“童心协力 共商共议”2023年宝安区儿童议事会赋能培训和首场主题调研活动,推动儿童议事成果落地见效。
活动围绕“儿童友好知多少”,讲解儿童友好城市、儿童友好理念、儿童参与等相关内容培训,提高儿童代表的儿童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围绕“儿童议事会基础知识”,介绍儿童权利与义务、议事代表权利与义务等;围绕“儿童综合能力提升”,组织社会调查、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团队协作、文案写作等内容培训,提升儿童代表的综合履职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培训特别邀请到宝安区政协委员、宝安日报社副总编辑郑礼军,作了《童眼看世界 议事有诀窍——提升议事能力成为“童参与”新力量》主题分享,围绕“议题来源”“议事原因”“议事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形成议事建议”等多维度开展儿童议事能力提升赋能,提升儿童代表的“主人翁”意识和参政议政能力。
此外,为增强儿童参与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月21日当天下午,儿童代表们统一乘车前往宝安实验学校、孝德学校开展以“我为校园周边环境提升献一计”为主题的参访调研活动。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要在学校小花园处增加对植物的介绍,加强学生对植物的认识,进一步提升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我们现场发现了安全隐患,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在居民楼和学校之间建起连廊,进一步保障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安全”……儿童代表们拿着本子,细心地观察着学校周边的交通环境、公共设施、花草树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同时,他们还和学校、部门相关负责人开展一问一答,与路人群众面对面调研等多形式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为校园周边环境建设建言献策。
在昨日宝安区第一届儿童议事会正式成立当天,儿童代表们作了首场儿童议事活动主题汇报《我为校园周边环境提升献一计》,宝安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宝安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宝安监管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回应,并做出承诺将针对儿童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整改、完善。
“开展儿童议事活动意义重大,不仅能让我们从孩子们的视角发现社会治理的短板,让儿童成为宝安城区建设的新力量,同时也能够在此过程中培养出‘能思会想有行动’的小公民,不断提高少年儿童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区人力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区政协妇联届别委员林莉说。就如何进一步推动儿童议事活动落地见效,让“小主人”发挥“大作用”,她指出,要重视“一米视角”,激发基层治理高效能;贯彻“儿童优先”理念,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区;培养“儿童议事”技能,持续开展儿童议事活动。
建设妇女儿童友好城区,是一项有温度的事业,是一个城市和谐宜居、充满活力的重要标志,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现实路径。接下来,区妇联将继续在市妇联的具体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持续做实做细宝安区儿童议事会,积极探索儿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全面推进妇女儿童友好城区建设,蓄力宝安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
宝安日报记者 赵盼盼/文 宋璐/图
■新闻链接
宝安儿童议事三阶段
活动以“儿童议事会”为主要形式,分“赋能”“播种”“开花”三个阶段开展——
“赋能”阶段
通过选好儿童议事代表、组建专业顾问队伍、配优成人支助者等方式,优化宝安区级儿童议事会组织架构;同时,多维度开展儿童议事赋能培训、多渠道激发儿童议事活力。
“播种”阶段
深入走访观察调研,以“我为校园周边环境提升献一计”、节约用水、儿童友好城中村建设等为主题,联动两代表一委员、议题涉及部门负责人、区教育局、学校等,带领儿童开展各主题参访调研;畅通儿童议事渠道,引导儿童代表从“一米高度看城市”的视角,以发现者、观察者、记录者、建议者的身份,阐述自己的意见建议,同步带动居民家庭关注讨论社会事务和热点问题,逐步构建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开花”阶段
推动儿童“金点子”转化为社区治理“新路径”,引导孩子们通过“儿童议事会”摇身变为社区治理“小主人”;举办儿童议事会成果分享会。制定完善激励机制,通过“线上+线下”“文字+视频”“学习+实践”等多渠道记录儿童议事会开展情况,为建设妇女儿童友好型城区贡献更多力量。
宝安日报记者 赵盼盼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