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入圈”兜住民生底线

2023-07-11 来源:宝安日报

宝安讯(宝安日报记者 胡小娟 通讯员 曾伟祺)记者从宝安区民政局获悉,今年以来,区民政局在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后,先后实施临时救助暂行办法、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和支出型贫困救助办法,加上慈善救助作为政府救助外的重要补充,宝安区形成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全力以赴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陈先生因女儿患病,医疗费用支出为家庭年收入的3倍之多,高昂的医疗费用让陈先生一家四口的家庭入不敷出,经济困难。在得知自己家庭符合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范围后,陈先生向街道办事处提出了支出型困难家庭审核申请,根据《深圳市民政局关于开展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工作的通知》,经系统核对、街道入户调查、街道和区民政局审批,区民政局于6月30日完成了对陈先生的支出型困难家庭认定工作,次月起为陈先生家庭发放生活扶助金。

这是全市首例支出型困难家庭认定工作。记者了解到,宝安区建立多层次救助体系,将困难群众分为三个救助圈层,分别纳入基本生活救助圈层、专项社会救助圈层、急难社会救助圈层,层层入圈为改善基本民生筑屏障。其中,基本生活救助圈层为低保家庭和特困人员。专项社会救助圈层为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纳入相应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专项救助范围。急难社会救助圈层为遭遇突发事件、意外损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别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人员。纳入低收入家庭数据库动态监测的对象,在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陷入困境时,及时给予临时救助。

截至2023年6月底,全区共有低保对象208户482人、特困人员123人,低保边缘5户15人,支出型困难家庭1户4人,发放基本生活救助金608万元;纳入低收入家庭数据库动态监测4926人,实施临时救助67人次,支出资金21.98万元。

多层次救助体系将困难群众

分为三个救助圈层

基本生活救助圈层

低保家庭和特困人员

●低保家庭为经综合评估后,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年低保标准(2023年为1413元每月)的户籍家庭成员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认定后每月按低保标准补差发放。

●特困对象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均无履行义务能力的城乡老年人、残疾人、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认定后按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供养金标准发放(2023年为2261元每月)。

专项社会救助圈层

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

●低保边缘家庭为经综合评估后,家庭月人均收入介于当年低保标准1至1.5倍的家庭,认定后按家庭中未成年人、老人、就学和疾病等人口结构享受相应份数的生活扶助金(2023年为424元每月)。

●支出型困难家庭为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上年度深圳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2年为72718元)且家庭医疗、教育、残疾康复或意外事故刚性支出达到或超过其家庭年收入的60%的家庭,认定后按家庭中未成年人、老人、就学和疾病等人口结构享受相应份数的生活扶助金(2023年为283元每月)。专项社会救助圈层家庭纳入相应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专项救助范围。

急难社会救助圈层

遭遇突发事件、意外损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别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人员

●对这些家庭或个人及时给予临时救助,救助金额一般为2-3个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年度最高可给予12倍最低生活保障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