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网

触摸制造业“新脉动” 解锁发展“新范式”——宝安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系列观察①

2023-06-25 来源:宝安日报

欣旺达打造全市首条“5G+工业互联网”产线,实现智能化规模生产,推动产能提升。(资料图片)

编者按

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制造业水平上。改革开放以来,宝安制造业发展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引进了全国首家“三来一补”企业、发行了新中国第一支股票、在全国率先划定了“工业红线”,“制造业当家”的城区基因伴随着宝安制造业规模实力的壮大而强盛。

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主题对制造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已身居全国创新百强区第二、工业百强区第四的宝安承担重要使命,正加快朝着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目标快步迈进。本报近期将聚焦制造业发展的“宝安样本”推出系列观察,敬请留意。

制造业是驱动经济社会兴旺发达的核心动力,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传动轴”。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土地资源的日益趋紧以及环保理念的全面普及,制造业发展迎来了深层次变革。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到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全面推进,再到智能化工业互联网深度介入,制造业发展朝着全面改造、全面重构的方向步履铿锵。

从“三来一补”,到“宝安制造”“宝安创造”“宝安智造”,宝安制造业在短短数十年间经历了形态的更迭、流程的重构和模式的切换。坚持制造业当家,围绕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发展目标,眼下的宝安,又发起一场对制造业生产形态、生产流程、协同模式再造的全新探索,不断解锁制造业发展的全新想象空间。

生产形态迭代演进

向上向新向绿 降低资源能源依赖

宝安40多年改革发展,每一次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快速提升,都源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驱动。进入发展新阶段,土地资源的稀少、能源使用的高依赖、生产资料利用的低效,正成为制约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此,宝安适应辖区产业特点和资源禀赋条件,全力推动制造业生产形态向上、向新、向绿更迭演进。

向上,是开拓发展空间、引导产业加快集聚、培育都市型工业新业态的探索之举。

今年3月6日,备受瞩目的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正式开工,成为今年全市“工业上楼”项目中首个新开工项目。在工业用地持续收缩等多重压力下,“工业上楼”正以其对物理空间的纵向扩容和在产业集聚协同方面的天然优势,成为破解制造业空间供需矛盾、保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数据显示,在全市规划建设的72个“工业上楼”项目中,有10个位于宝安,这10个项目分布范围广、覆盖产业门类多,预计将提供超500万平方米的“工业上楼”生产空间,占全市四分之一以上。

向新,是提升规模化产业空间质量、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必然之举。

作为全省首个整街统筹项目,燕罗街道正全力打造12.2平方公里集中连片、品质优良的战略级产业空间。过去一年,燕罗已累计完成土地整备1.73平方公里,保障华润微电子、长盈精密、景旺电子、礼鼎半导体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动工,产业空间布局零散、狭小低效的旧貌逐渐褪去,一片承载全市规模化、战略级产业布局的要地呼之欲出。

既要腾挪出更多优质发展空间,也要让有限的土地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一地多供”便是宝安充分发挥土地使用效益的全新探索。近两年,宝安已先后出让了全区首宗联合用地和深圳首块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联合用地,实现一个地块同时解决多个企业用地空间需求的同时,也加速推动着制造业企业协同集聚、融合发展。

向绿,是开辟低碳转型新路径、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长效之举。

今年3月,宝安启动工业企业VOCs(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战,成为全市探索涉VOCs企业绿色转型、降本增效新路径的首个试点,这意味着素有工业大区之称的宝安将以数量多、规模大、种类全的工业企业为样本,率先发力绿色制造,探路可持续发展。

“我们只需要在这个平台上登录一次,就可以办理申请信用、征信修复、分期付款等业务,还可以看到所有的环保审批记录,还有环保补贴政策信息和技术指引,对我们来说太实用了!”宝安一企业工作人员说道。依托数字化新技术,宝安近期搭建的首个生态环境企业服务平台正式上线,通过将企业涉环保高频事项服务平台集成到一网,实现企业生态环保实时管控、政务服务一网办理。

生产流程再造重塑

数字化智能化 探索制造路径

没有嘈杂的机器隆隆声,也没有热火朝天的忙碌身影,在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只需一台VR设备即可清晰查看每一个生产环节。通过5G融合网络,这里的设备已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生产效率较传统制造模式提升了5倍。

当前,智能化数字化已成为席卷制造业的新浪潮,宝安坚定推动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工厂。能紧密连接融合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的工业互联网,为工业开辟了海量数据传输和汇集的关键道路,也成为推动宝安工业制造向工业“智”造转变的关键力量。

2020年,宝安瞄准工业互联网赛道展开布局,在全国率先发布区县级工业互联网发展白皮书,建立了全市唯一的综合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目前全区已有7700多家企业“上云”,驶入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变革“快车道”。

去年5月,全球电子雾化行业首条全流程自动化生产线在思摩尔建成投用,单线生产效率可达每小时7200个标准产品,良品率可达99%以上,生产效率可提升300%以上。在宝安区,欣旺达打造的全市首条“5G+工业互联网”产线充分应用数字孪生、IoT、大数据、5G等技术,实现智能化规模生产,推动产能提升17%;银宝山新通过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设计周期缩短30%,备模时间减少30%,质量问题降低15%,现场操作人员减少25%;海柔创新牵手全球领先的利丰供应链打造“黑灯仓库”,工作人员行走距离从平均每天12.2公里降至平均每天1.5公里,业务拣选效率提升3倍,拣货准确率高达99.99%……通过引入数字化工具实现生产运营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万物互联”已为宝安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开启了无限想象空间。

面向未来,还有一批优质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正加快崛起。目前,宝安已拥有100多家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其中由欣旺达建设使用的宝安科技服务企业点链科技的点链产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企业数从2020年底的3000余家增至目前的8000余家,形成了横跨6个产业集群、辐射10余个重点行业的万亿级规模的集群协同效应。今年3月,中国信通院在华南唯一的综合性数字化转型赋能平台落子宝安正式启用,宝安产业转型升级的数字化“翅膀”羽翼渐丰。

生产模式协同联动

优化布局分工 强化核心制造功能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功能分工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宝安创新能级的持续增强,中心城市从事研发等高端环节,外围城市负责生产环节的分工格局已基本成型。身居大湾区地理核心的宝安把握传统工业制造业向周边转移的大趋势,加快产业链高端化升级,以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3月17日,在宝安扎根20余年的鹏鼎控股乔迁至其宝安中心区的总部大楼。这座总部大楼,联动位于宝安北部的工厂,在产品研发、试点生产后,输出至鹏鼎位于秦皇岛、淮安等地的多个生产园区进行统一标准化量产。正是以这样的“总部研发+生产基地”模式,2014至2022年,鹏鼎控股营收实现九连涨,已成为全球PCB行业龙头企业。

鹏鼎的发展证明了宝安当前大力布局的“母工厂”模式的有效性。在这一模式中,“母工厂”承担着研发、产品中试、技术培训、核心制造等功能,并为“子工厂”批量化输出技术、生产模式等,不仅强化了本土技术和产品研发优势,也可为产业快速“繁育”创造有利条件。

依托雄厚扎实、门类齐全的产业基础和联通全球的“六位一体”综合交通枢纽,宝安发展“母工厂”模式有无可比拟的先发优势,今年初发布的“一号文”就明确提出了采取“总部研发+生产基地”模式,支持制造业企业设立研发总部,建设“母工厂”,为“子工厂”提供标准化生产、技能培训等支持,实现与周边城市产业协同。目前,宝安已拥有欣旺达、创维、鹏鼎、航盛电子、欧陆通、亚太星通等一批具备核心研发制造能力和强大供应链体系的“链主”企业,“母工厂”模式已初现雏形。

“我们计划今年启动龙川基地三期项目,建设产值规模超过30亿元的印制电路智能化制造基地。”在宝安携手龙川共建的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中,宝企景旺电子布局了规模最大、产值最高、产品线最齐全的智能智造基地,并带动形成电子产业集聚,吸引了多个知名电子企业携近10亿元资金前来投资兴业。

今年,全省首创“反向飞地”园区——河源龙川(宝安)科技创新中心的揭牌运作,宝安、龙川两地间的产业协作实现了从“单向飞地”向“双向飞地”的转变,飞出地非核心产业企业有序转出的需求与飞入地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优势和产业承接基础的需要互补耦合,技术、人才、土地等资源要素在两地畅快往来,在实现双向造血的同时,也为产业协同合作探索了一条互利共赢的新路径。宝安日报记者 邢易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