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花接木”重建一只手 显微外科专家露真“功夫”

2023-06-20 来源:宝安日报

上肢显微外科7名医生组成3个手术团队为黄师傅做手术。(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非常感谢宝安区人民医院上肢显微外科团队,是他们的不断努力,让我有了活下去的信心!”电话那头,远在广西的黄师傅不住地对宝安区人民医院上肢显微外科团队表示感谢。目前,黄师傅那只拼接出的左手恢复得很好,虽不能恢复到过去的功能水平,但功能评分也在95分左右。

据宝安区人民医院上肢显微外科副主任吴迪介绍,2000年至今,在国内外的学术文献中,关于完整手部寄养的手术报道只有3例,但都是寄养手原位回植,黄师傅“右手变左手”的手术方式非常罕见。日前,本报记者走进宝安区人民医院上肢显微外科团队,了解这场高难度手术背后的点点滴滴。

一场意外 患者两只手遭重创

时针拨回到2022年1月19日傍晚,黄师傅在宝安某建筑工地上打桩,一个不留神,双手被打桩机重重碾压。工友们立刻拨打120将他送到离工地最近的宝安区人民医院急诊科。

因为伤势过重,黄师傅很快就陷入失血性休克。急诊科医生在全力抢救的同时,上肢显微外科的翁启文大夫匆忙赶到。即便见惯了这些断胳膊断腿的“大场面”,看到黄师傅的双手时,翁启文还是忍不住深吸了口气。黄师傅的左手只有食指和中指是完整的,无名指、小指没了上半截,大拇指连着大鱼际直接一整块给砸没了,掌心更是碎成了“肉酱”。右手手掌倒是挺完整的,但手臂前臂大约15-17厘米一段“不翼而飞”,只剩一条细细的皮将手肘和手掌连接在一起。

时间越久,手部的神经和血管就坏死得越多。怎样争分夺秒、尽最大可能保住黄师傅的手?

上肢显微外科的医生团队,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对黄师傅来说最有利的方案。最传统的办法,就是修整左手,回植右手。黄师傅左手的断指已经找不回来了,只能在现有残肢的基础上做修复,也就是植一张薄薄的皮肤覆盖左手的创面。至于右手,因为前臂已经“凭空消失”了一大截,只能把保存完整的手掌回植到手肘处。这种难度的手术,对上肢显微外科团队的医生而言,已经是“家常便饭”。

可是,这对黄师傅术后生活质量来说,显然不是最好的。假设按传统手术处理,黄师傅的左手在修复后只剩下2根完整手指,在满分100分的前提下,他左手的功能指数预计只有35至40分,“患者术后可能连根筷子都抓不住。”而右手的情况更惨烈,手掌回植到靠近肘部的前臂后,将严重短缩畸形,变成“海豹手”,外形难看是其次,术后,黄师傅右手的感觉和功能几乎可以说没有。“负责手指弯曲和伸直的动力肌在前臂,现在前臂连着肌肉已经没了,手掌接上去也动不了,就算后期可以做肢体延长,也是‘形同虚设’。”宝安区人民医院上肢显微外科副主任吴迪说。一只手功能太差,另一只手功能近乎于0。双手废了,对于要养家的黄师傅来说,这个家也就陷入困境了。

两手“拼”一手 重建完整手掌

抢救刻不容缓。吴迪随即召集团队开展疑难病例讨论。“虽然一双手‘烂’得不忍直视,但仔细观察,它们正好‘烂’得很‘互补’——左手手掌和手指受伤严重,但手臂是完好的;右手手掌和手指完好无损,但手臂缺损厉害。”会上,团队成员各抒己见。这时,年轻医生颜卓杰闪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与其留下一双几乎残废的手,为什么不尽全力拼接出一只能满足基本日常需求的左手?”

如此“大胆”的想法让团队一震,因为这样的手术方式与传统方式相比,难度“天差地别”,过程也十分繁琐。“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全力保住一只手,让他以后能够自理生活,也能让他活得更有尊严。”颜卓杰的想法得到了团队的支持。

这样的话,手术思路就完全变了——左手临时覆盖创面右手作为移植材料,也就是把右手完好的无名指、小指、大拇指和手掌,补齐到左手缺损的地方去,然后修整右手臂的残端。

但当下,并不能马上移植。“黄师傅的左手手掌烂得太严重,神经、血管都是受损的,必须把神经和血管养好了,移植的手指才能活。”吴迪说。

在团队的“头脑风暴”下,最终,手术方案敲定为:右寄养手再造重建左手术。简单来说,就是把完整的右手保存下来,“种”在左小腿上寄养一段时间,等右手存活、左手的神经和血管条件比较好后,再用右手上完好的“零部件”补齐左手残缺的地方。

随后,吴迪带领7名医生组成3个手术团队为黄师傅做手术,他们要同时完成3大任务:第一,给左手做清创+植皮覆盖;第二,修整右前臂的残端;第三,将右手掌“寄养”在左小腿上。

6个多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黄师傅的左小腿上“长出”了一只手掌。而这仅仅是开始,接下来,黄师傅跟上肢显微外科的医生们能做的,只有耐心等待。

术后20天,黄师傅“种”在左小腿上的右手顺利“活”了过来,而左手也具备了移植条件。2022年4月11日,黄师傅再次被推进手术室。手术团队先将“种活”后的右手无名指、小指各移植到左手无名指和小指处补齐,再将右手的拇指和手掌皮肤软组织移植到左手相应位置。像拼乐高一样,医生们给黄师傅的左手拼接出了一只完整的手掌。

重视团队建设 推动显微外科技术传承创新

“我们为了黄师傅的手‘拼’尽全力,‘拼’的不仅是技术、胆量,更是我们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任。”这是此次高难度手术背后,上肢显微外科团队每个人最大的感受。

宝安区人民医院上肢显微外科为骨科中心重点学科,历来重视团队的梯队管理建设,在此次高难度手术背后,无论是在术前讨论还是在手术过程中,处处可见“老带新”“传帮带”的影子。团队学术氛围浓郁,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团队全员发挥所长,攻坚克难,推动显微外科技术传承创新。

记者了解到,团队运用成熟的显微外科技术,在成人上肢骨关节损伤、手外伤、小儿骨科、微创骨科手术和四肢神经、血管、肌腱损伤的救治上,每年门、急诊量19000余人次,收入院救治1800余人,其中,术前数字仿真软件和3D打印机等设备有力保障了团队整个救治中的科学严谨的预估。多年来,该团队赁借快捷、高效的诊治为广大工伤、意外伤害和畸形障碍的患者重拾生活信心。宝安日报记者 罗裕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