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网

宝安先进制造发展势头强劲、步伐稳健

2023-06-13 来源:宝安日报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山 何祖兰 韩翀 胡小娟 徐迅

在今年文博会上,宝安浓墨重彩地表达了“数字未来城”的发展远景,突出了“世界级先进制造城”的无限畅想。作为深圳的工业大区、制造业强区,宝安区有经营主体91万家,其中企业近50万家,均占全市的1/5;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7000家,连续6年蝉联全国区县第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达136家,全国第一……这一连串有力的数字,展现了出宝安坚定以先进制造业当家、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信心与决心,“产业之城、未来之城”呼之欲出。

主动谋划重大空间战略立足湾区重塑发展格局

乘着“双区”建设的东风,在前海扩区、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被纳入深圳都市圈核心区等多项重大利好下,宝安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交通优势、生态优势进一步凸显,多年积累的深厚“势能”快速转化为强大发展“动能”,推动宝安成为深圳最具发展潜力、最有创新活力、最能承载未来希望的片区。

宝安区“422133”发展主框架中明确:主动谋划重大空间战略,以提前布局、抢占先机,代表深圳环视湾区、面向未来,更好地辐射、带动、引领湾区建设发展。

去年8月,宝安区举行重大空间发展战略新闻发布会暨高峰论坛,发布了精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打造黄金内湾战略的空间规划蓝图,公布了机场东总部商务区、九围国际总部区、立新湖科创总部区、湾区芯城、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深圳西部城市中心等片区规划,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展示宝安区发展的无限潜能和未来空间战略框架蓝图。此次发布重大空间发展战略,是“422133”发展主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进一步深化落实。宝安区将以战略级空间承载战略级项目,以高品质规划引领高品质发展,各片区串珠成片,扩线成面,推动宝安空间重组、格局重塑、定位重铸。

在“422133”发展密码指引下,宝安区将形成“一带两心四片”发展布局,为引领湾区发展注入新动能。其中,“一带”是指临空经济总部带;“两心”指宝安中心区和深圳西部城市中心,其将塑造为品质卓越、功能齐全、辐射湾区的中心城区;“四片”指的是4大先进制造业片区。同时,宝安区将工业空间保障战略作为宝安引领湾区发展的第一战略,将全力打造4大先进制造业片区,即燕罗芯城、石岩科创城、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和新桥东先进制造园区。

通过主动谋划重大空间发展战略,宝安为深圳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注入新动力、启动新支撑。

建设深港产城融合前沿阵地

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是前海扩区后区域内唯一一块带制造业现状、按照制造业定位发展的特殊片区,是深圳市20个重点先进制造业片区之一,也是宝安“422133”发展主框架中排在首位的“4”大先进制造业合作区中唯一一个带深港合作概念的片区。

合作区深港合作概念不言而喻,其承载的制造业发展的新使命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生动诠释。据介绍,合作区拟充分发挥宝安制造业基础优势,依托临港优势和前海政策优势,推动香港先进技术在合作区转化落地,从而打造对外开放、服务香港的最前沿阵地。

合作区兼具四大发展使命,即承担起制造业发展新使命、落实制造业战略新要求、推动深港合作与新分工、顺应高质量发展新形势。规划建设好合作区,不仅对大湾区建设、港澳与内陆城市协同合作具有风向标意义和示范效应,营造出“双赢”局面,而且也能为前海高水平开放平台赋予新发展含义。

目前,福海街道正全力推动合作区福海片区6.9平方公里的规划建设,片区内共有121个工业园,约2117家企业,其中规上企业162家,2021年工业总产值约530亿元,亿元以上企业59家,宝安区百强企业8家,已经集聚起以大族激光、易力声科技、航盛电子、伟创力等重点企业为龙头的“激光+”智能装备、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高标准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合作区以“世界先进制造示范区”为目标,把握双区驱动、前海扩区战略机遇,融入深港创新链,吸引深港成长型企业,承载深港创新转化,促进深港融合发展。

产业方面,福海片区将通过构建“3+3”(3大香港产业:机器人、人工智能、通讯科技;3大本土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LED产业)主导产业集群,推动深港先进制造业多元合作。功能布局方面,福海片区将塑造“一心三区”总体功能布局,一心即生活服务中心,针对港人对居住配套、生活配套的较高需求,积极探索片区内居住空间统筹优化途径,通过环境综合整治改善生活环境品质,植入港式生活要素,打造优质配套生活区;三区即深港研发孵化集聚区,布局创新平台、培育中小科创企业,引进深港科技服务类合作项目。深港制造业融合发展区将通过拆除重建方式增加产业空间,满足制造业+研发空间需求,引进先进制造业示范性项目;世界级先进制造示范区将集聚吸引培育优势先进制造企业。

目前,福海街道也在积极探索高质量招引港资企业资源的途径和方法,对接并引入香港企业,推进深港优势互补和人才融合发展,形成深港创新、转化的顺畅链条,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形成良好的聚集规模效应。

打造新桥东“工业上楼”样板

备受瞩目的新桥东先进制造产业园正打造“工业上楼”先行示范园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6月6日,一场新桥东先进制造产业园核心产业组团规划设计研讨会顺利召开,来自规划、设计、交通、产业、造价等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为新桥东高质量发展“策”定未来。

新桥东先进制造产业园重点布局工业母机、激光与增材制造、精密仪器设备、智能机器人四大产业集群。记者获悉,围绕深圳市“20+8”产业集群布局方向、“工业上楼”及配套业态、研判空间特征和产业需求,及新桥东项目如何依托“两山四湖”优质生态资源,以高水平设计打造彰显“三生融合”、有机协调理念的新型制造业园区等议题,还将开展系列专家研讨会,邀主管部门、行业专家、企业客户共谋未来发展。

深圳市首个平方公里级“工改工”城市更新项目新桥东先进制造产业园,由宝安区政府与世界500强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在园区最南端,新桥东先进制造产业园一期A项目在3月10日提前封顶。3栋分别为12层、15层、21层楼高的巨大厂房,高高矗立在屋山水库和火山公园的山水之间。

据介绍,一期A项目以低成本、快速建造为基础,创新设计了立体工厂和产研综合体两种新型“工业上楼”建筑,通过打造高楼层、大荷载的高品质厂房,配备智能化的运营管理系统,有力提升了人流、物流的运行效率。为进一步满足企业物流需求,新桥东先进制造产业园中探索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优化上楼企业进出货效率,并计划通过使用智能搬运机器人、智能电梯控制系统等,打破传统园区货梯无序管理状态,助力企业提升生产运营效率。

站在位于新桥街道创新智慧港产业园区大楼18层的项目展厅,极目远眺,一半山水一半城的规划格局映入眼帘。园区将充分结合周边“两山四湖”的生态优势,实现生态筑城;通过在空中连通商业中心,在地面组织货运物流和车行交通,以及在地下连通轨道交通站点、地下商业等,实现空间的立体复合使用;通过配置多种居住产品,提供多类商业配套,提升公共设施品质,建设产城人融合的宜居园区,实现“一个园区就是一座城”。

每一个“工业上楼”项目同时也是一个产业社区。园区还将配套建设公共功能场馆、投融资服务载体,多维路径提供高质量的产业服务、金融服务和公共服务,让园区更为人性化。建成后的园区将立足“制造与研发”紧密耦合的发展趋势,打造政务、产业、企业管理、商务及生活“四位一体”园区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园区工业制造业企业集群的创新发展。

“一核两翼”战新产业集群初具雏形

今年初,“湾区芯城”崭新名称首届面纱,“燕罗国际智能制造生态城”正式更名,燕罗湾区芯城正以湾区标准、国际视野,志在打造“面向世界、引领未来、全国示范”的“崭新燕罗”,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的“两山”理论、产业与生态融合的实践范例。

以大湾区视觉俯瞰燕罗湾区芯城,地处湾区东岸、两市三区交界的她,毗邻松山湖、滨海湾新区、会展海洋城和光明科学城,犹如一颗“产业钻石之心”镶嵌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

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她被寄予厚望,被纳入全市第二十个重点片区、全市二十大先进制造业园区,宝安区委将燕罗列为宝安“422133”工作主框架四大制造业片区之首,时代赋予了燕罗湾区新城新的历史使命。中规院、深规院、新加坡盛裕集团等国内外优秀规划咨询机构应邀而来,对燕罗全域36.5平方公里土地开展整体规划以及城市设计,城市发展纲要也于去年8月26日举办的深圳市宝安区举行重大空间发展战略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发布。

以大空间支撑更高质量的大发展。全省首个整街统筹项目正在燕罗湾区芯城开展,将形成连片产业空间12.2平方公里,承载全市规模化、战略级产业布局,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铺开一幅格局再造的空白画卷。

坚持制造业当家。随着总投资约400亿元的华润微电子项目落地、投资220亿元的项目一期正式开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长盈精密、景旺电子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开工,鹏鼎第二园区启用,礼鼎半导体加快建成,助力燕罗湾区芯城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终端和智能制造产业“一核两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初具雏形。

5月底举行的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宝安)茅洲河龙舟赛再次让燕罗湾区芯城成为焦点,展现出以山为屏、以水为脉、十字廊道、山水融城的生态格局。未来,这里将打造47公里滨水碧道和23公里环山绿道,形成通山、连水、进社区的慢行体系,梳理“一河五水”蓝色空间、多条小型绿色廊道实现森林入城,塑造山水融城的森林城市生态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