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网

文博吸引全球聚焦 硬核宝安自信盛放

2023-06-13 来源:宝安日报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柳/统筹 韩翀 何柳 何艳 杨文静/文

砥砺十九载,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见证中国文化产业日益枝繁叶茂。本届文博会不仅线下展示交易规模达到120000平方米,展商数量增至3596家,还大大拓展了海外客商,预计50个国家和地区、超300家海外展商将线上线下参展,构建世界级“朋友圈”,为宝安打开世界级窗口、提供世界级舞台。

第十九届文博会深圳报业集团展区人气爆棚。(资料图)

站立在全球视野的聚光灯下,宝安之于湾区的战略价值愈发凸显。湾区唯一“六位一体”综合交通枢纽通达全球,前海扩区纵深推进释放战略效应,宝安中心区担纲湾区魅力城市客厅……以文博会为媒,世界正在看见一个志存高远、蒸蒸日上的崭新宝安。

湾区枢纽联通世界级展会“客似云来”

比利时Dirty Monitor数字艺术工作室的本杰明从深圳机场T3航站楼出发,30分钟左右直达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文博会现场和同事们汇合;从武汉过来参展的某文创企业代表许小燕,提前一天乘坐高铁在深圳北站下车,换乘20号线到达国展站,在会展中心附近酒店安顿下来安排工作事宜;在东莞开包装印刷厂的业务经理上官万里,这几天往来文博会现场都是搭乘穗莞深城际铁路到福海西站换乘出租车,一个起步价就到达文博会现场,便捷的交通让上官万里实现了“朝九晚六”的异地通勤状态。

展会前,记者询问参加本届文博会的企业参展感受,最直观的就是来途便捷的海、陆、空、高铁、城际、地铁“六位一体”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带来的顺畅出行。

交通配套决定了宝安承接国际性展会的硬核承接能力。“国际橡塑展落户深圳、选择宝安,正是看中了深圳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一流的营商环境,以及国际会展中心的场馆硬件配套设施及交通枢纽地位。”国际橡塑展主办方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梁雅琪曾表示。

宝安是何如健全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区域交通体系、强化湾区引擎驱动?国际会展中心正在全力建设的大空港片区和不断增加的国际航运就是一份答案。

持续完善空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拓展国际航线网络,提升机场国际辐射力,试点建设智慧交通新型基础设施,是在打造高质量创新型的国际物流航空枢纽。推动港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完善港口综合服务功能,促进港城协调发展。通过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建设,建设服务于大湾区的国家级铁路枢纽,打造湾区一小时交通圈,可以发挥区域交通对资源融通汇聚、产业集聚外溢的支撑作用。

宝安交通不断“北拓南融东联西通”的变化也正在支撑城市产业经济发展的发展重点,打造宝安与周边区域的一体化交通。

“北拓”通过完善与东莞干线性道路、跨市轨道的衔接,助力深莞打造西部集合城市群。“南融”通过轨道交通、客货通道加强与前海、南山的融合,构建国际化城市新中心交通一体化体系。“东联”加强主次干道网络和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强化与龙华、光明的联系。“西通”加快推进深中通道、深珠通道和城际铁路规划建设,提升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构筑“北拓南融东联西通”的深莞都市圈交通网络,强化宝安在深莞都市圈中的交通枢纽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

记者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宝安管理局获悉,“91530”是宝安交通规划工作中最新的一串高质量发展密码。全区路网密度向着9公里每平方公里建设、15分钟可从宝安任意地点上下高快速路、从辖区内任一地点出发30分钟内可到达机场。按照规划目标,宝安将基本建成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安全高效、绿色集约的交通强国示范城区,初步构建连通湾区、服务全国、辐射亚太、面向世界的“六位一体”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形成功能完善、安全便捷、绿色生态的现代化交通服务体系,为宝安争当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先锋样板城区提供更加优质的交通保障。

在宝安展馆,市民在了解智令互动的视频互动化及视频智能化的升级服务。(资料图)

湾区地标组团“出圈”

构筑滨海宝安城市“封面”

有心的市民可能已经发现,在宝安中心区的“小小”区域中,有三个以湾区命名的地标建筑——“湾区之光”摩天轮、“湾区之声”滨海艺术中心”、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湾区之眼”深圳书城湾区城。这三个地标构筑成了宝安中心区的城市封面,以最高规格的建筑群形式存在于湾区之核。于是,宝安中心区的“湾区生活雏形”出现了:在这里,你可以吹着海风,在摩天轮下等待夕阳;你也可以迎着初升的太阳,在漫游城径示范段上慢跑;亦可以手捧一杯咖啡,傍晚步行到滨海艺术中心观看最高规格的音乐剧。这里有这座城市最好的城市景观以及最繁华的商业体系,每一个深圳人都会向往这样的生活。

当下宝安,深中通道、腾讯企鹅岛、华发冰雪文旅城等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批批湾区级的地标建筑拔地而起。而除了在经济产业上的大手笔投入,宝安的软实力也登上了新台阶。今年“五一”假期,位于宝安中心区的欢乐港湾累计接待人数超50.1万,5天假日累计接待游客总人数排全市景区第一,单日接待游客人数连续5天排全市景区第一。而已成为深圳网红打卡地标的“湾区之光”摩天轮,乘坐人数更是刷新开业以来接待游客数记录,5天乘坐人数超4.6万,其中,4月30日-5月2日连续3天摩天轮接待游客数破万。开业两年来,欢乐港湾不仅凭借着高水准设计建设赢得国际业界的极高评价,也深受深圳市民的喜爱,成为深圳引领全国城市建设的又一个范例。

与此同时,通过链接,把湾区的美好生活元素有机地串联在了一起的滨海廊桥精彩也在不断上演。5月2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空中”华服秀在滨海廊桥浪漫上演,48位来自宝安本土的模特向观众展示了68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风嫁衣和新中式旗袍,让市民在感受湾区城市之美的同时,也让时尚与创意碰撞出不一样的可能。作为国内首座连城达海、地上地面及地下“三位一体”的高线公园——滨海廊桥借鉴纽约高线公园理念、由华侨城邀请美国JCFO(高线公园设计单位)优化方案打造,这座2公里的滨海廊桥,宛如宝中CBD城市建筑和优质配套之间的纽带,轻盈挥舞,将宝安体育场、宝安图书馆、滨海文化公园、欢乐港湾以及核心商务区串联在了一起。

通过滨海廊桥徐徐走近滨海艺术中心,《剧院魅影》中文版的巨幅海报映入眼帘。作为湾区国际性、创新性、专业性的综合表演艺术殿堂,滨海艺术中心是深圳目前综合设施设备标准最高的演艺场馆。自2021年9月开业以来,滨海共上演了近200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高品质文艺演出,还承办了深圳设计周、首届ISG深圳国际创投节、宝安区招商大会等国际、国内各类政企重要活动,得到了各界领导和媒体的高度认可,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当这些城市地标组合“出圈”,一个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功能叠加融合、产业发展鲜明的滨海宝安形象已然跃入眼前。

市民赵先生现场体验《流浪地球2》电影里的道具干扰枪,并摆起电影里的姿势。(资料图)

会展业强劲复苏

文博会人气爆棚

会展业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今年以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频频“出圈”,各大行业展会频密登场,各类新技术、新产品同台竞技,带来行业新创意、新风向,吸引国内外无数客商前来寻找商机,折射出深圳、宝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和澎湃活力。6月7日,第十九届文博会正式启幕,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人潮汹涌,广大市民观展热情高涨。

2023年会展业全面启动,记者获悉,今年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办展总面积预计将首次超过500万平方米,全年展会高达70场。

制造业是宝安安家立业之本。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频密登场的各大展会中,面向行业、产业链的行业展是全年展会“主角”,“电子电路”“智能装备”“增材制造”“新能源”等制造业元素频频出现,这也恰好和宝安制造业当家的内涵不谋而合。譬如,4月17日成功举办的2023国际橡塑展首次启用18个展厅,成为深圳史上最大的展会。此次展会共汇聚3900余家优质展商,不仅展现行业新创意、新风向,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刚刚过去的五月,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以行业展为主,如照明产业链科技创新展、增材制造展、国际智能家具展、5G加工产业链展、大湾区零部件展等将轮番开展。档期不断、全年办展面积超500万平方米,无疑为宝安产业强劲复苏注入信心。

进入热情似火的6月,第十九届文博会再次点燃观众们的热情。文博会是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盛会,自2004年起开始在深圳举办,每年都会有10万多种文化产品、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资融资项目汇聚于此。展会覆盖新闻出版、影视动漫、创意设计、时尚设计、文化旅游、艺术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美术等文化产业。

据了解,此次文博会将以线下为主、线上同步的方式举办。展会内容分为线下博览与交易、云上展示与交流,以及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在文化产业综合馆B馆(12号馆),新闻发布厅内展示活动频密登场,这边景德镇陶瓷展、东方云文化大数据发布会刚刚结束,那厢“品味基围 精彩福海”2023深圳宝安基围美食文化节暨非遗文化展演活动于8日拉开序幕。

据悉,这是由宝安区福海街道办主办的基围文化美食盛宴,活动汇聚众多行业专家、美食博主,让越来越多的人熟悉鸡煲蟹、基围虾、黄油蟹等基围美食名片,也让基围文化搭乘文博会这股东风,全国闻名。

文博会九号馆的中国电影展区为观众带来专业的虚拟影棚技术。(资料图)

拥抱前海

强化深港合作增长极支撑极

宝安是深港文化之源,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从1978年由香港引进全国首家“三来一补”企业,到今年初区主要领导率队到香港精准招商,宝安与香港在不断密切的沟通交流中携手不断开拓更多的合作共赢、融合发展新局面。

2021年9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以下简称“《前海方案》”)发布,将宝安82.75平方公里城区纳入前海合作区实施范围。“扩区”后,前海的三分之二是宝安,宝安的五分之一是前海,面对重大机遇、光荣使命,宝安在《前海方案》发布当月月底,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全面落实前海合作区深化改革开放战略,在服务前海、服务港澳当中推动宝安新一轮发展” ,并部署推进机制对接、区域空间联动、平台项目衔接等工作。

在粤港澳大湾区、前海“扩区”等国家战略纵深推进,深中通道加速建设,深港合作全面深化等多重机遇的叠加赋能下,宝安的发展优势日益凸显。从揭牌全国首个“专精特新总部基地”,到连续6年辖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全国第一,作为 “制造业第一区”的宝安,制造业已逐渐成为深港合作的增长极、支撑极。据统计,宝安约9成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分布在深圳“20+8”产业集群中。其中,重点分布的五大集群——超高清视频显示集群、工业母机集群、宽带网络通信集群、安全应急与节能环保集群、新能源集群,是深圳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重要贡献者。同时,在“国高企业军团”的牵引带动下,宝安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安全节能环保产业集群、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网络与通信产业集群四大集群营收总量已达千亿元规模,其中的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已深度镶进全球智能手机产业链当中,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

过去,作为深圳传统的产业大区、工业基本盘,现代服务业是宝安的相对弱项。前海“扩区”后,发展现代服务业就成为了宝安的优势,在各项政策赋能下,宝安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从举办2022石岩湖国际LP高峰论坛,发布金融“四个一”举措,着力构建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到“建设宝安湾滨海国际金融中心”写进深圳《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引风投创投、供应链金融、金融科技等机构集聚发展,宝安区推动金融行业发展的力度前所未有。2022年,宝安挖掘项目和落户项目在全市各区均排名第一,全年新引进重大项目155宗,项目投资总额超1800亿元,较去年增长超80%,年度新增产值(营收)超600亿元,较去年增长超50%,在深圳全球招商大会上获评“招商优胜区”。 同时,近年赴各地资本市场上市的企业居全市前列,形成了市值超万亿的上市公司“宝安军团”。

在宝安中心区,世界500强魏桥创业集团正在有序推进深圳总部项目建设;前海湾畔,大铲湾码头巨轮踏浪,货运吞吐量节节高升;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及周边155.6平方公里的临空经济区将快步走进现实,全球单体最大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只待会展经济风起,规划面积7.44平方公里的海洋新城犹如“白纸”正待浓墨……立足前海、面向世界,宝安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前景愈加开阔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