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做科技教育加法 撬动育人方式改革 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2023-05-10 来源:宝安日报

燕川中学航天科技教育体验馆。

邹小新书记受邀参加2023中国航天大会·航天科技教育校长论坛。

团结奋进的行政班子。

燕川中学优秀教师团队。

燕川中学“飞燕杯”第一届运动会开幕式。

燕川中学正门。

核心提示

“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宫”揽胜、“神舟”飞天、“祝融”探火、“羲和”逐日……一个个古老的神话,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变成现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成为对载人航天精神的高度概括。

“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燕川中学党总支书记邹小新表示,“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新时代育人方式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经过深入研判,学校确立‘航天科技教育、智慧教育、个性教育’办学特色,持续注入载人航天精神的磅礴伟力,通过精细管理、人文关怀提升软实力形成硬支撑,打造全国有影响力和示范意义的‘中国一流航天科技高中’、教育新基建新样态的特色化优质高中。”

4月22日,2023中国航天大会·航天科技教育校长论坛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燕川中学受邀参会分享在教育“双减”中巧做科学教育“加法”的具体做法,并被中国航天科技教育联盟增补为理事单位。

关键词A:高端领航 用双自模式+航天精神塑造向心力

燕川中学坐落于宝安区燕罗街道,校园用地面积8.7万平方米,总投资11亿元,办学规模60个教学班共3000个高中学位,去年9月正式开办并面向全市招生1000人。

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是省市区聚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在区教育局推进新安中学(集团)优化扩容的战略布局下,燕川中学成为新安中学(集团)成员校,形成集团领航+名流掌舵、双自模式+航天精神加持的四轮驱动发展格局和品牌向心力。

新安中学(集团)师资雄厚、管理先进,连续14年获评市、区高考工作卓越奖或先进单位称号,2021年被省教育厅遴选为首批省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

高妙添,新安中学(集团)党委书记,中学特级教师,深圳市首批特级正校长和首批“十佳校长”,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连续三届),编写《创新型学校的变革》等15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类论著。历经20年办学积淀,他开创性提出并推行学生从“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到“自我发现、自我超越”的“双自”育人模式,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邹小新,深圳市首批二级正校长,深圳市“十佳校长”,宝安区科协第四届常委。曾任松岗中学校长和新安中学(集团)常务副校长,培养出多名清华、北大学子;也曾担任区教科培中心(现已更名为区教科院)副主任,领衔开发“宝安教育云平台”,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首个教育云平台,荣获“中国城市信息化成果应用奖”。

关键词B:名师乐教 以爱岗敬业+德艺双馨打造软实力

教师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密码,更是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软实力。

燕川中学潜心构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面向全国选聘覆盖全学科的省市区级骨干名师共30人,从国内外重点名校招聘优秀毕业生,教师队伍硕士以上占77.25%,副高以上占17.5%,师范生占88%,名校毕业生占81%。

办学不到1年,该校青年教师荣获市级荣誉2人次、区级荣誉50人次,语文、物理学科共10人入选“万名教师晒好课”区级认定名单。其中,凌燕、刘会和甘定根,分别荣获区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地理)、区优秀自制教具比赛(物理)一等奖;吴苏彤、杨娜、刘艳、王丹丹分别荣获宝安区音乐学科命题比赛一等奖;更有新教师陈美霖、周子金,分别荣获区初任班主任创意班会课例、带班小妙招一等奖。

“燕川中学高度重视青年教师成长。”陈美霖介绍,学校实施“青蓝工程”,从教学常规(如备课要求、听课节数、教学比武等)和教学研究(如共读书目、论文写作、承担课题等)多个方面,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同时,为每个青年教师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并精心打造“鸿燕课程”,先是聘请市内外专家开展顾问讲学和大师上示范课,继而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核心片段讲授与展示,然后组织开展校级同课异构,聘请市内外专家点评。“学校还贯彻集团‘三年抓、抓三年’高考备考策略,组织我们同步参加面向高三年级的深一模和深二模考试,促进我们以高考视角教高一。”

“学校狠抓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副校长丛文娟介绍,“集体备课除了定时间、地点、主题和中心发言人,统一进度、教学目标、重难点、作业及测试外,每场活动都分4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是组内青年教师校级公开课,第二课时是组内评课研讨,第三、第四课时集体备课,必含研读课标环节。”

“我们的老师,特别能吃苦、乐奉献。”高一(7)班文绣锐同学说,“老师基本都住校,每晚第一节自习便进班开展个性辅导;教师办公室的灯总是熄得很晚,学生在就寝前可随时前往请教,即使跨班,老师也总是耐心解答。”

关键词C:航天科技 借航天+科技教育特色夯实品牌力

燕川中学建有全市中小学唯一的航天科技教育体验馆。馆内分为火箭展示、卫星展示、登月系列展示、互动体验、授课等5个区域。长征系列火箭、神州系列飞船、中国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嫦娥探月车等模型堪称镇馆之宝。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科技教育,肩负着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树立科技报国志向的重要使命,对人才成长尤其是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基于以上共识,燕川中学从育人目标、课程体系、育人师资与育人时空等多个维度,巧做科技教育“加法”——

学校确立“培养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创新人才”育人目标,用“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北斗、探月精神,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的远大志向。中国航天专家周岫彬、江帆教授等,受邀给燕川师生讲授航天科技发展历史、航天成就、航天精神等,在师生心中种下勤勉进取、努力拼搏、航天报国的种子。

为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核心素养,该校新增了“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分支课程,具体包括航天科技素养提升课程、航天科技实践创新课程、航天科技拔尖人才培养课程、航天科技研学课程、航天科技师资培训课程,以及智能机器人、3D打印、无人机等课程。

同时,学校航天科技教育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和“双高”(即高中、高等院校)联合培养机制,组建了以物理科组为龙头,信息技术、数学、化学、生物、美术等跨学科的航天科技教育导师团共16人,并通过外请专家辅导等方式进行专业提升。学校周边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也经常受邀来校开展主题讲座,让学生理解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D:智慧校园 凭业务上云+数据赋能提升竞争力

燕川中学校园配置人脸识别设备近500台,遍布校门、教室、办公室、功能场馆、宿舍以及食堂各窗口,并已建立“一人一号一脸通”数字身份认证体系,全面进入“刷脸时代”。

为打造“新网络、新平台、新应用、新体验、新治理”学校新样态,办学伊始,该校便充分利用全光网、WiFi6、物联网、大数据等关键技术,成功构建“学校私有云+宝安教育云+第三方SaaS公有云”混合云平台,推动各应用业务上云。

云班牌便是学生使用最为频繁也最为受益的应用之一,其安装在各教室门口,内置宽动态摄像头和光感,集成门禁、热成像测温以及各种信息发布等功能。刷脸登录云班牌,学生可点击“校园信息”浏览校园新闻、社团招新或考试安排等各类公告;打开“班级空间”,可查看课表、荣誉展示(文图和视频)、值日安排等;“应用天地”,则集纳开门、学生考勤记录、视频通话、留言等功能,其中可点击“视频通话”,与学生人脸信息绑定的对应家长打视频电话,也可点击“麦克风”给家长留言。

该校智能融合物联系统,堪称服务师生的智能大管家,其可集中远程管控教室、功能场馆和宿舍等场室的电教设备,以教室端为例,可自动联动并开关智慧一体机、音响、麦克风等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空调、照明、风扇、消毒灯等设备。此外,可以智能监测校园动态,提高校园安全问题的感知速度及问题解决效率。

学校还基于大数据技术,成功开发考试分析评价系统,从考试组织到扫描阅卷到统计分析再到在线评教,实现教学质量和学业水平的科学精准评价。学生、教师、成绩等三大数据库,也正在开发建设中,其将全面记录学生的五育动态数据,以及教师师德师风、专业发展、所获荣誉等数据,让全校师生“一人一档、一人一案”,精准赋能师生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E:个性教育 推五育并举+内驱成长扩大影响力

张一鸣,燕川中学高一(1)班学生,其作品“基于单片机的语音识别计算器”,荣获第七届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中学组第三名;元宇宙编程作品《元宇宙之旅》,荣揽全国三等奖。

“元宇宙编程,是学校机器人社团的一门课程,每周三上一节课。”张一鸣介绍,作为全新课程,没有现成教材,毕业于中山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的黎超元老师,上网四处找资料,逐步教会我们使用三维编程软件、机器人构建和图形编辑等技术,并指导我们创作剧本和模拟答辩。

“备赛期间,黎老师经常利用周末开网课,指导我们不断完善作品。最终,时长5分钟的《元宇宙之旅》,精彩展现了小明梦见自己驾驶宇宙飞船、遇上外星文明并建立友好关系的神奇之旅,夺得全国大奖。”张一鸣感慨道,“以身作则、尽职尽责的老师,成为我们发挥个性特长、实现多元发展的良师益友。”

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该校开设了10门多元课程,并组建22个学生社团,涵盖学科知识、艺术、科创等多个领域,具体包括航天社、无人机社、轻音社等。同时,不间断举办“校长杯”篮球赛、配音比赛、生物模型比赛、历史插画创意大赛等,激发学生内在成长驱动力。

针对摸底发现10%的学生英语相对薄弱的情况,该校发挥新引进教师——姜梅裕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日本新潟大学、王一鸣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俄罗斯托姆斯克国立大学的资源优势,开设了日语、俄语小语种课程班,各2个班,实行小班化教学,力求弯道超越。

学校还按需设立音乐、美术、舞蹈、体育、传媒等体艺班,赋能学生多元成才。同时,独树一帜地开展普及性艺术模块课程,包括歌唱与表演、街舞、丙烯创作、动漫设计、口风琴演奏等,以实现每学期末人人有作品的培养目标,切实推进五育并举落地落细,持续扩大办学影响力。

关键词F:人文关怀 倡以生为本+爱心管理培养凝聚力

“宿管老师经常帮我们洗衣服”“食堂数百种菜品任选”“为方便学生出行,学校开通了9趟通学定制巴士”……记者随机采访中,同学们对燕川中学以师生为中心的人文关怀赞不绝口。

办学以来,该校坚持把师生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师生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聚焦师生急难愁盼问题和困难,用心用情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

学校开通智能化洗衣系统,宿舍楼每层都设有洗衣房。高一(7)班晓灵说,“生活老师经常协助我们洗衣服,并将衣服洗好后放到指定位置。”

学校多措并举,确保师生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师生食堂共3层楼,厨房和餐厅严格按照《深圳市(A级)学校食堂建设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可同时容纳3000人就餐。食堂设有213种菜品,汤粥粉面、禽蛋杂粮、烧腊套餐、水果小吃等应有尽有,学生刷脸消费,风味自主选择。同时,学校引进第三方食品卫生检测机构,对每天食堂采购食材进行抽检,对有问题的食材一律退货处理并责令整改;招聘专职食堂管理员管理食堂,负责每天食材进货查验和登记,对不符合要求的食材一律退货处理并责令整改;设立行政值日陪餐制度,要求值日行政检查食堂厨房卫生、食品保温以及听取学生反映就餐中出现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查证,对查实的问题要求食堂公司及时整改;建立家长定期陪餐制度,每月双周星期五为家长代表陪餐日,学校与家委代表携手呵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学生宿舍区采用院落式设计,男女生各一个院落,且各配置了5部电梯。宿舍内部6人一间,为上床下桌模式,床的下方配置了独立书桌、书架、衣柜、鞋柜、凳子、台灯等。宿舍还装配了空调和风扇,配备吹风机,全天候提供热水,阳台配有洗漱池。宿舍楼设有自习室、洗衣房、电话室等,还装配了先进安全的直饮水设备,并安装了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提供门禁和考勤功能。不仅如此,学校还为高个学生,设立了男女生各8间的专属房间,房内配有2.2米的超长床位。

针对部分学生上下学交通不便问题,学校广泛听取意见并与家委会多次协商,开通宝安线(3条)、龙岗线(2条),福田线、罗湖线、南山线、松岗地铁接驳线各1条,共6条线9趟通学定制巴士,通达30多个地铁站。今年9月,还将根据新高一学生的家庭住址增加新的巴士线路。同时,学校对校内每一处台阶都进行优化,新增了滑道,以方便学生拖运行李……

宝安日报记者 刘正金 通讯员 贺鸿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