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小学(集团)昨日揭牌成立。
举办班主任成长促进会,建设友善好队伍。
滨海小学(集团)聚力打造友善好空间。
核心提示
在区委区政府深化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推进下,滨海小学、海裕小学、下十围小学、兴围小学、文昌小学、福桥小学、上屋小学成功联盟,组建滨海小学(集团),并于昨日揭牌正式成立。
“‘友’重外在,志趣相同,互为援手;‘善’重内在,与人和善,强调善美。”滨海小学(集团)掌舵人汪凌接受采访时表示,“接下来,集团将秉承‘友善教育’办学理念,以‘善’为集团办学核心价值,以‘友’为集团发展组织策略,对标宝安教育‘好理念、好空间、好课程、好队伍、好生态’建设要求,引领各成员学校共建共创共享,凝心聚力促进优质均衡特色发展,打造人民满意教育。”
确立友善好理念
党的十八大,基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层面,凝练提出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位列其中,大力倡导善待亲人以构建和谐家庭关系,善待他人以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善待万物以形成和谐自然生态。
新组建的滨海小学(集团),审时度势,确立“友善教育”办学理念,倡导集团各成员学校亲如友人、同心协力,守望相助、共同发展,引领教师为“友善”的教育境界而努力,引领学生抵达真善美的修养和丰厚知识积累的人生境界,引领集团师生学会与历史、未来、世界、自然、自己、他人和谐共处,健康发展。
基于“友善教育”办学理念,该集团同时提出“打造新时代儿童友好先行示范教育集团”的办学愿景,确立“创办儿童科创研究院”、“开展儿童海洋特色教育”和“儿童友好学校建设”三大教育创新引擎,聚力推进“儿童友好”,全方位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尊重和参与的权利,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推进“创新友好”,以开放的心态深化教学改革,持续为学生提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关键能力;推进“海洋友好”,开发“海洋教育特色课程”,为宝安加快建设“国际化湾区滨海城”贡献力量。
建设友善好空间
“空间育人,培根铸魂。”汪凌表示,滨海小学(集团)将引领各成员学校,构建充满着美、洋溢着善、内含着韵、体现着趣、流动着乐的校园文化,建设独具特色的友善“好空间”,促进生命自觉成长。
具体而言,该集团将进行整体布局和设计,充分利用建筑空间,并结合各成员学校环境特点,与儿童共同设计和打造生活场、学习场、展示场等生态系统,让师生享受诗意的美好校园环境。
同时,以理解海洋、信息化、科创等主题文化为目标,立足生态环境、地理区位和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着力推动博物馆教育资源开发应用,拓展博物馆教育方式途径,构建博物馆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博物馆资源与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并综合运用美术、科学及跨学科知识,以及“博物馆+数字信息技术”,设置AR投影板块、技术互动板块等,推动博物馆上“云”,建立集知识性、文化性、活动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海洋博物馆数字资源库,培养师生与历史、世界、自然和谐共处的友善素养。
开发友善好课程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影响学生发展最直接的中介和变量。滨海小学(集团)将集智开发友善“好课程”,打造臻于至善的集团课程生态,彰显学生个性风采。
接下来,该集团将引领和组织各成员学校,围绕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创新精神、阳光身心、绿色理念、协作意识、国际视野等“六大素养”,开展课程研究,推进集团优质课程资源建设。
谈到课程开发,汪凌表示:“集团将坚持以国家课程为基础性课程,以校本课程为拓展性课程,以‘至善’为课程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形成基于湾区,助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成就幸福人生的至善课程体系。”
具体推进过程中,该集团将从“教师发展-课程开发-素养提升-彰显特色”等方面进行课程设计,分阶段着力构建“人文底蕴”“创新精神”“阳光身心”“绿色理念”“协作意识”“国际视野”六大友善素养课程群,逐步打造“新六艺课程”“海洋教育课程”“节庆假日课程”“缤纷实践课程”“幼小衔接课程”“学习素养课程”等友善精品课程,引导学生注重实践体验、学习习惯礼仪、实现学科融合;引导教师以课程构建描绘开放、优质的教师生活,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特色课程常态化、常态课程优质化。
培养友善好队伍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滨海小学(集团)将以“共同体理念”为核心内涵,以“共同愿景”为发展导向,以“多元模式”为发展路径,以“多维立体”为管理形式,打造上善若水的教师发展联盟,培养一流师资队伍,形成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目前,该集团正筹备以教学、科研、培训为核心,融科学性、实践性、研究性于一体,学术、课程、项目等不同类型的教师发展联盟建设,各联盟内将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研究共同体和教师发展共同体,以促进各级各类教师专业成长。
同时,该集团已确立“六个一”教研联动模式,即每月一次集体备课,每季度共读一本书,每学期一次主题培训,每学期同年级备课组共“磨”一节精品课,每学科研究一个主课题(项目),每学期每校共享一种好教法,发动集团内各成员学校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实践、研究,并依托宝安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滨海教育集团云资源平台,实现联盟成员之间方便、快捷地开展教学资源交流、技术交流、学术交流和教学观摩活动,综合施策打造区域内创新实干、团结协作、卓越幸福的品牌教师团队。
营造友善好生态
第74届雨果奖得主郝景芳曾说:与其说是我们需要某种学校,设想一个很完美的学校,不如说我们需要一个教育的生态系统。基于此,滨海小学(集团)将从减负增效、德育创新、家校协作等方面着手,全面构建适合儿童友好成长的教育新生态。
减负增效,轻装奋进。该集团将围绕学生全学科素养,创新“学业水平+综合素养+个性特长”的友善评价模式,并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建立服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生发展指导的数据平台,形成主体多元、数据共享、促进发展的评价机制,同时开创梯级培养计划,实施项目认证、数字成长币兑换,形成数字化成长档案,激发学生成长动力。
五育并举,德育为先。该集团将以“大美育项目”为载体,优化儿童友善行动,促进儿童自主、自治和自理;重视德育队伍建设,开展以“爱生·善育”为主题的班主任系列培训,开展丰富多元的学生团队活动,努力培养爱党爱国、举止文明、注重礼仪、品德优良、心理健康的新时代滨海集团好少年;借助每天爱的叮咛等形式,规范学生行为,润泽学生心灵;健全完善七色友善小义工机制,优化小义工职责和活动方式,在志愿服务中立德树人。
家校协同,全程育人。该集团将成立育善家校社联合会,集聚家庭、社区资源共建家校社基地,共同开展社区读书会、学生进社区等活动;系统规划完善家长学校课程体系,定期开展家长培训;坚持问题、目标、效果导向,开展父母学堂,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管理。
宝安日报记者 刘正金 通讯员 罗莉华 罗宜填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