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小学(集团)聚力融合共享人才倍增质量提升

2023-02-06 来源:宝安日报

深圳市宝安区宝安小学(集团)揭牌。

区首批数学基地骨干教师。

古筝社团展演。

核心提示

随着区委区政府教育优先发展顶层设计的落地,以及宝安区教育局集团化办学系列配套文件的推进,厚积薄发的宝安小学华美蜕变,成为带领蚝业小学、茭塘小学、翻身小学、红树林外国语小学、罗租小学这个雁群振翅齐飞的领头雁。

昨日,宝安小学(集团)揭牌正式成立。蓝图已绘就,奋发正当时。该集团主要负责人李唯表示,未来,集团将秉承“理念共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品牌共建”的办学宗旨,聚力融合共享、人才倍增和质量提升三大重点工程建设,致力于推进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学有优教”的关切,全面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融合共享工程

让教育智慧流动互鉴

未来,宝安小学(集团)将建立以“成长”为核心的集团文化,力争一年内建成较为成熟的集团学生成长中心、教师发展中心、课程建设中心、信息促进中心,形成“条块并举、联合管理”的基本架构;三年内,“成长”文化成为每一位集团人的价值追求,“共享共担的团队精神、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勇于创新的学习精神和彼此成就的合作精神”,成为引领每一位集团人不断进步的契约精神。

同时,各成员校将在管理、师资、课程、课堂等方面深度融合,形成集团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融合创新、共同发展的良好生态,实现整体向优质型、示范性迈进,办成老百姓身边的好学校。

为实现上述目标,该集团将充分发挥牵头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将各成员校已有的成熟经验和优势资源集中起来,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集群效应,实现集团内教育智慧共享,促进每一所成员校优质发展,共同成长。

充分挖掘各成员校优势学科资源,打造集团内学科联合教研团队,借助互联网技术,共建共享集团优质特色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让集团内学生都能享受更高质量的教育。

探索集团内教师轮岗交流制度,按照独立法人的学校教师每年度交流不低于8%的比例,实行集团内部管理干部和教师双向交流,统一与个性化培养培训相结合,提高管理能力和教学水平,助力“双减”和优质均衡落地、落细。

人才倍增工程

助教师队伍专业成长

雁飞千里成群行。为了给集团内优秀的学校管理者、教师搭建成长发展的平台,提高各成员校的造血功能,宝安小学(集团)已确立“让每一位教师成长为优师”的目标,以教师集群式成长为策略,以“种子教师——骨干教师——卓越教师”梯进式培养为路径,立体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培养师德高尚、师能过硬的教师队伍,力争3年内打造20个省市区名师工作室和一大批名优教师,6年内翻一番。

基于上述发展目标,该集团将根据教师的教龄、学历结构和成长需求,动态界定集团内每一位教师当下的发展层面,科学界定其发展目标,搭建成长平台,让教师的成长永无止境。

同时,将深度聚焦教育教学、学校管理中的共性问题,以问题为驱动,以项目为载体,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推进序列化、有实效性的学习、研究、展示等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同伴互助、携手共进的作用。

其次,充分发挥“名、特、优”教师在集团内的辐射引领作用,通过共建教师发展中心、课程建设中心、名校长名师工作室、特级教师流动站、骨干教师研修共同体等方式,开展教师培训和校本研修,搭建教师成长平台。

此外,该集团还将定期开展集团“功勋教师”“卓越教师”“品牌教师”等评选活动,探索集团教师正向评价激励制度;建设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让教师的成长看得见,促进集团内教师专业素质整体提高。

质量提升工程

使优质均衡变成现实

课程与课堂,是推进教育优质均衡的重要抓手。宝安小学(集团)将立足课程与课堂,研究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共性问题,促进各成员校不断深化课程、课堂、评价等教育教学改革,力争3年内打造6门集团精品课程和100节精品课堂。

锚定目标,砥砺前行。该集团将开启“课程品质提升、课堂教学优化、质量绿色评价、信息技术融合”四大行动,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优质均衡惠及集团每个孩子。

课程品质提升行动。集团将围绕新时期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以构建面向学生个性化终身发展的课程体系为目标,以每学年“集团课程集群”共享共建为抓手,统筹课程规划,丰富课程供给,打造特色化、多样化、优质化集团学校课程体系。

同时,引导各成员校结合学校实际,从课程内容、课程形式、课程评价等方面深化课程改革,开好国家基础性学科课程,丰富校本拓展课程,优化个性化选择课程,突出美育、体育、劳育在人才培养上的突出作用,兼顾基础性与发展性、丰富性与差异性、多样性与选择性,全面提升课程品质。

课堂教学优化行动。集团将以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为中心,分学段、分学科构建多层级、全过程、多元化的集团大教研机制,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精准界定学科、学段、学年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有效创设教学情景,恰当运用教学形式,科学设计课后作业。

同时,充分发挥学科名师、专家在课堂教学中高位引领作用,成立集团不同学段、学科教研指导小组,线上教研和线下教研相结合,智慧教育与常规教育相融合,在教材使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检查、教学测评、教学评估等方面展开同步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质量绿色评价行动。集团将构建基于“五育融合”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既关注学业水平,又关注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既关注共同基础,又关注兴趣特长;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和效率,对学生进行多主体参与的描述性评价、多维度的过程性评价、活动化游戏化激励性综合性评价,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同时,探索基于持续成长的教师发展性评价,依据教师阶段发展计划,采用包括课堂观察、学生调查、学生外部结果(测试成绩)和教师自我评价等在内的各种形式,以学校自我评价为主、其他评价主体为辅,为教师持续自主成长赋力赋能,促进教师拾级而上。

其次,建构基于“内涵发展”的学校评价体系,既关注学生成长,也关注教师和学校发展;既关注当下成绩,也关注长远发展;即关注个体成长,也关注集团奉献,着力推动集团优质、均衡发展。

信息技术融合行动。集团将利用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提供的成长新通道,搭建线上管理和教研平台,开展基于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名校课堂”“名师课堂”“同步课堂”教育教学实践,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优质教学成果得到有效应用,集团内备课、评课、教研、学科教案、优秀课例、模拟题库等优质资源共享,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无缝覆盖和精准推送,促进集团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宝安日报记者 刘正金 通讯员 刘莹春 王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