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产业空间规划示意图。
宝安讯(宝安日报记者 何一航)湾区潮涌,宝安向前。
集大湾区地理核心的区位优势、深圳工业基本盘的产业优势、前海“扩区”的政策优势以及珠江口东岸50公里黄金海岸线的地理优势这四重优势于一身,宝安蝶变为大湾区最具发展潜力、最有创造活力、最能承载未来的“创新雨林”“发展沃土”,始终在服务大局中谋划推动高质量发展。
乘着“双区”建设、“双改”示范、前海“扩区”浩荡东风,抢抓深圳“20+8”产业重点布局宝安的历史性机遇,宝安区委区政府以高品质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推进产业规划与空间规划“协调走”,确保空间资源向产业升级的重点方向、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配置,提高空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以更少更精准的空间资源安排支撑更长时期、更高质量的产业发展。
整体重塑
产业与空间规划一体成型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
近一年多时间以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黄金内湾”的高标准发展愿景,结合宝安与广州南沙区、东莞滨海湾新区、中山翠亨新区、珠海横琴新区等城区协调联动、融合发展所需,宝安聚焦不同区域的禀赋特点、产业基础、生态本底,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重点项目攻坚行动,根据“422133”工作主框架整体重塑区域国土空间。
《深圳西部中心空间规划和重点片区城市设计研究》《宝安区燕罗国际智能制造生态城规划发展纲要》《燕罗国际智能制造生态城总体城市设计与空间利用专题研究》《石岩街道综合发展规划》《九围国际总部区规划前期研究与核心区城市设计》《机场东临空经济总部区规划统筹与总部区(一期)城市设计》等重点规划编制逐一完成,宝安产业与空间规划一体成型,绘就“一带两心四片”的崭新空间图景。
在车流如织的107国道宝安段驾车疾驰,向西眺望,高端写字楼鳞次栉比,机场航班起起落落,高端要素加快集聚,一批院落式商务花园由蓝图走向现实,宝安机场临空经济带初现雏形。
举目向东,石岩科创城南接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北联光明科学城,是完成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关键拼图、构建深港科技创新走廊的核心节点,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新格局、新战略。宝安“一带两心四片”各自精彩,勾勒湾区“新轴线”,用清晰的空间指向汇聚“领湾向未来”的产业势能——
临空经济总部带。环机场枢纽布局,包括机场东商务总部区、九围国际总部区、立新湖科创总部区,全力构筑国际一流人文经济总部功能区,进一步强化宝安在大湾区中的交通“主轴”作用,支撑宝安成为资源要素流动和优质要素集聚的核心区域,助力深圳发挥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
宝安中心区和深圳西部城市中心。全力塑造为品质卓越、功能齐全、辐射湾区的中心城区,“双子星”南北呼应,带动全区高质量发展,成为深圳都市圈辐射珠江口西岸的新城市中心。
燕罗国际智能制造生态城、石岩科创城、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新桥东先进制造业园区等四大先进制造业片区,构筑宝安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进一步夯实宝安在深圳工业发展中的“压舱石”地位,为深圳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攀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提供新支撑。
千帆竞渡,驭势者赢。将工业空间保障作为引领湾区发展的第一战略,宝安稳步落实“市级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标准单元”的国土空间规划传导体系,不断深化分区规划编制成果,稳定“三区三线”,调整划定166个标准单元,国土空间新格局日趋显现。“一带两心四片”空间谱系全面铺陈,宝安397平方公里土地紧紧围绕“制造业当家”整体重塑,激扬改革发展的澎湃浪潮。
链式统筹
产业与空间布局一体落定
紧紧围绕深圳“20+8”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宝安践行全周期管理意识,拟定《宝安区关于落实〈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产业链统筹产业与空间的表里关联,串联起从锚定标的到产业安排,再到空间布局的经济链条,工作演进有条不紊、紧锣密鼓。
《方案》明确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总链长”,并牵头攻坚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网络与通信两大集群。有关区领导各自牵头任产业集群“链长”,带队攻坚。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根据《方案》,到2025年,宝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产值(营收)超1万亿元,增加值超过2500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发展壮大5个千亿集群,其中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2个集群产值达2000亿元,网络与通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安全节能环保3个集群产值过千亿元。
以战略级空间承载战略级项目。宝安区组织规划业务骨干系统评估50.67平方公里土地的利用现状基础,厘清片区土地利用规划条件,在片区内初步建议规划产业功能的潜力用地总面积约1451.7公顷,并提出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实施路径、供应时序,最终完成燕罗、新桥东、石岩、福海-沙井等4个片区的空间保障指引编制工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地宝安提供了坚实的空间保障。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集群。区委主要领导任链长,瞄准智能网联汽车、5G通信、光伏新能源等领域发展需求,明确在燕罗山门片区规划建设集成电路先进制造产业园、石岩建工村规划建设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园,集聚集成电路制造、封测、材料、设备产业链,支持机场B保区建设电子元器件分销结算中心、大铲湾建设应用研发集聚区。到2025年,实现产值1200亿元,增加值突破280亿元,力争6家以上产值超20亿元企业。
网络与通信集群。区政府主要领导任链长,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开发具有多形态、多功能的5G/F5G终端,明确在石岩街道布局5G示范性应用场景,推动智慧工厂、智慧园区等场景落地,在沙井街道布局核心零部件和“通信+汽车”融合应用相关设备的研发和制造。到2025年,实现产值1300亿元,增加值突破305亿元,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翻一番。
新目标,新模式,新气象。根据《方案》部署安排,宝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未来产业集群逐一明确指挥体系、发展标的、空间方略,各个节点环环相扣,宝安19个重点产业集群的产业与空间布局一体落定、同步铺开。
清晰定位
产业与空间更新一体整备
顶层设计清晰指引下,宝安各片区二次开发大干快上,产业与空间更新一体整备、全面升维、焕新亮相。
围绕燕罗国际智能制造生态城的定位,燕罗街道开展了9.36平方公里的整街统筹项目,共涉及5个社区、8个利益统筹项目,分3期实施,土地整备面积约占街道总面积25.5%。未来集中连片先进制造业产业空间可达12.2平方公里,其中政府可供应优质连片产业净地面积达3.2平方公里。
石岩街道围绕“双湖一体、三城联动”的战略布局,通过“摸清家底、划定路径、制定计划”三步策略,采取“利益统筹+‘工业上楼’+城市更新”的方式,全力盘活石岩街道低效土地。目前已谋划6个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规模达4.3平方公里,分步实施后预计可梳理产业用地1.5平方公里;2个“工业上楼”试点项目、5个城市更新项目,实施后预计可提供优质产业空间192万平方米。
九围国际总部区二次开发策略采取“三区联动”的方式,通过结合保留提升区、城市更新区、土地整备区范围土地利用现状,一策破一题,统筹保障片区公共设施与利益的落实,目前已谋划3个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合计规模达2.48平方公里,可提供122公顷产业用地,其中总部核心区52公顷,拓展区70公顷。
立新湖片区立足立新湖科创总部基地目标,制定切实有效可实施的二次开发策略,综合使用土地整备、土地收储等多种统筹方式盘活片区土地。初步谋划3个利益统筹项目,分三期实施,合计规模达1.13平方公里。
西部市级中心片区开展了西部市级中心空间规划和重点片区城市设计,以“优结构、强支撑、重统筹”为总体目标,以“已批项目分类实施-二次开发分区引导-核心区先行启动”为整体策略,通过既有项目梳理、存量用地情况研判,划定二次开发分区引导;基于分区引导初步结论,优先盘点核心区范围内用地,对二次开发成熟区域谋划4个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约3.8平方公里,在西部市级中心空间规划用地方案的基础上,预计可形成连片产业空间0.6平方公里,居住商业生活空间1.2平方公里。
新桥街道坚持规划引领,“一揽子”统筹产业布局,积极推行片区统筹开发、旧工业区连片开发,推动新桥社区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预计可提供连片高品质现代化产业建面110万平方米,其中社区留用40万平方米,现已引入了信维通信、创世纪、金鼠影业等企业进驻。同时,项目依托新桥河、潭头河生态功能,结合碧道建设、配套提升,建设高品质生活圈,预计可提供39万平方米居住建面。
伶仃洋碧波万顷,大湾区风起云涌。通过产业与规划空间重塑,宝安又一次打开格局跃升的全新畅想,正在向更高发展能级“起跳”,擘画更加波澜壮阔的未来。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