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展会,感受岭南特色年味。
宝安讯(宝安日报记者 火星 通讯员 张钟辉 文/图)岭南的年味,是那一串串晒得流油的广式腊肠,一只只在冬日暖阳下泛出金色的南雄板鸭,是一块块刚出锅的酥软的顺德伦教糕,是一片片外观雪白、薄如纸片的深圳云片糕……食在岭南,食在广东,食在新年,进入农历腊月,年味儿渐浓。在位于宝安区新安街道的深圳民俗文化产业园,不少市民兴致勃勃逛起了岭南传统特色年味展览,一站式采购,把岭南年货、年味带回家。
坚持以德育人、以文化人,新安街道进一步弘扬黄连胜醒狮舞、合成号小吃等本土优质非物质文化,以优秀传统文化和多彩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提升城区文明水平。岁末年初,新安积极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举办系列活动,让非遗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凝聚团结奋进的力量。
此次岭南传统特色年味展由广东省岭南特色食品推广中心主办,深圳市宝安区传统文化协会承办,深圳民俗文化产业园、百年合成号、合奇食品(深圳)有限公司为支持单位,年味展将持续至2023年1月中旬。
在深圳民俗文化产业园一楼的展会现场,以岭南江河文化为布展路线,分为5个区:东江-西江-北江-韩江-珠江,不同的展区对应不同的风味和饮食文化,正契合“一方水土一番味”的活动主题。如东江展区对应客家文化饮食,名品包括擂茶、茶籽油、艾粄、盐焗鸡、山水豆腐;西江展区对应肇庆、新兴、三水佛山一带广府文化美食;北江展区兼具客家、广府文化特色,鱼米之乡,出产大量名优特产;韩江展区对应广为流传的潮汕佳肴;珠江展区则是交融荟萃,乃岭南风物集大成者。“很岭南,很年味,很全面。”民俗学者、深圳本土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廖虹雷说。
“听到沓饼声,知道过年来。”该展览承办方负责人陈淦忠是深圳市宝安区传统文化协会会长、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圳传统小食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人,也是合成号的传人,对于儿时的深圳春节,他记忆犹新,“为过新年,一般要准备大半个月呢。”百年老字号合成号的云片糕,更是几代老深圳人的乡愁记忆。“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举办这个展览,不仅是让大家了解所生活的岭南的传统文化,民俗民风,了解岭南食材、岭南食物背后的故事,传递温情和暖意。”陈淦忠希望,通过展览和精心准备的广东十大名糖糕饼、广东十大名酱、广东腊味五宝、乡村振兴礼包等,让大家知道岭南有好物,岭南物产丰富,市民可以来现场选购,也可以关注“食在岭南ifood”线上购买,共同把这些物产推荐出去,把岭南年味和岭南祝福传递给更多的人,让传统特色年味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远,共庆团圆幸福年。
年货大礼包
广东十大名糖糕饼:
岭南鸡仔饼、咀香园杏仁饼、潮州腐乳饼、李全和麦芽糖、佛山盲公饼、龙川牛筋糕、九江煎堆、电白绿豆饼、潮州花生酥、紫金竹壳茶
广东十大名酱:
紫金辣椒酱、肇庆酱油、广合腐乳、普宁豆酱、鮀岛鱼露、阳江豆豉、沙井蚝油、潮州菜脯、潮汕紫菜、龙川腐竹
广东腊味五宝:
南雄板鸭、东莞白沙油鸭、中山黄圃腊肠、中山黄圃腊肉、横山鸭扎包
乡村振兴礼包(龙川糖饼特色):
牛筋糕、猪油糖、酥小米糕、芝麻棒、白芝麻牛筋糖、糖条、牛耳朵、佗城炒花生、黑姜糖、铁勺饼
乡村振兴礼包(龙川厨味特色):
干茶树菇、菜干、鸡骨草汤包、龙川腐竹、野生干木耳、香菇、五指毛桃汤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