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台“小胖墩”身材的岸桥正在紧张调试,投入使用后,新岸桥将有效提高船舶的操作效率。
宝安讯(宝安日报记者 何柳 通讯员 吴丹 文/图)湾区暖冬,大铲湾码头迎来了在宝安安全运营的第15个年头。记者了解到,12月中旬,大铲湾码头今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了200万标箱,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为了迎接当下码头业务的快速增长,日前,2台“小胖墩”身材的岸桥在经过一周的海上旅行后,顺利抵达大铲湾码头1号泊位。目前新设备还在紧张调试阶段,投入使用后,新岸桥将有效提高船舶的操作效率。
据大铲湾码头董事总经理杨子聪介绍,大铲湾码头自2007年底正式开港以来,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世界级的港口与供应链服务。经过十五年的发展,今年码头集装箱吞吐量于12月上旬突破了200万标箱。“三年的疫情让航运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大铲湾码头始终坚持科学防疫、精准防控,保护员工身体健康的同时全力保障码头生产,走出了一条疫情防控与生产经营两不误的非凡之路。”杨子聪说,他表示,码头还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与政府、客户紧密合作,为香港同胞送去中央及地方的关爱与温暖。“我们将陆续采购高效、环保的操作设备以提高操作效率,相信新设备的投入使用能进一步提高码头的操作能力,为客户提供更有竞争力的物流服务。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希望大铲湾码头能继续为社会、客户创造价值,谱写新的发展篇章。”杨子聪说。
记者了解到,大铲湾码头此次采购的2台岸桥的前伸距为38米,轨距35米,额定起升重量为61吨,属于典型的“小胖墩”身材,是制造商专门为大铲湾码头量身打造的专属岸桥。相比于身形“瘦高”的岸桥,“小胖墩”岸桥的起升行程较短,节省物流时间的同时操作也更为灵活。新设备的投入,可以进一步提升码头的整体作业能力及岸线利用率,助力码头吞吐量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