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雅小学校园银行开业。
宝安讯(宝安日报记者 刘正金 文/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其中着重强调,“要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一轮课改提出的“以素养为导向,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育人新要求,弘雅小学在已开展低年段游戏式综合评价逾10年的基础上,开发了自动积分机、自助取币机、校园银行、自助奖品机,并设立心愿超市,成功建立覆盖全学科、全育人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为学生成长提供无穷的助力。该校《2022版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同时成功立项为省级课题。
搭建学生成长动力平台
弘雅小学教学楼4楼楼道里,有一台广受学生喜爱的机器,经常有学生站在机器前,点击屏幕上的“人脸识别登录”,然后将脸对准摄像头,便可成功登录,机器随即弹出与人脸匹配的学生信息。
随后,学生将圆形并带有芯片的“弘卡”插入卡口,便可自动完成充值,后台将自动积累财富值。点击屏幕上“我的”链接,还可查询其在班级、年级的排名。
这台机器,便是弘雅小学学生成长平台硬件设备之一的自动积分机。此外,该平台还包括自助取币机、自助奖品机,以及校园银行和心愿超市。
自助取币机同样具有人脸识别功能,且可根据学生身高上下适度调节摄像头,登录后通过操作遥控杆,选择币值并确认,便可取出与“弘卡”等值的“雅币”,在校园内流通;自助奖品机则酷似丰巢,有36个小格子,每个格子里都放有益智玩具、文具、魔盒等物质奖励,或者与喜欢的老师合影等精神奖励,通过人脸识别并选择相应的格子,便可自助领取奖品。
除此之外,该校还在教学楼架空层,分别建立了面积40平方米的校园银行、心愿超市,实行每周定时开放,并由少先队大队部负责运营。
建立学科素养评价体系
小学阶段,如今共有11门国家课程,加上德育课程,弘雅小学将所有课程分为“德育类”、“语言类”、“思维类”、“艺术类”、“健康类”、“实践类”等六大类,并全部纳入评价范畴,以解决综合评价与课程评价脱节的问题。
学校指定专人负责,按照每节课5张“弘卡”的标准,每周定期为各学科教师配发“弘卡”;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灵活发放“弘卡”供学生积分。同时,学校倡导每位教师都形成各自的一套评价标准和发卡规则,以此充分发挥“弘卡”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学习表现,在学科素养评价体系中,权重占比30%。”弘雅小学校长曾东槐介绍,“此外,学业成绩占60%,学科成果占10%。其中,学科成果主要表现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的获奖级别,以及参加学校文艺表演、运动会、科创节等各类活动时的成绩。按照上述比例计算成长值,最终构成学生各学科的综合成绩。”
同时,学生成长动力平台与学校微信公众号实行链接。教师可根据平台记录的学习数据,对学生的学科素养进行量化评定,平台将自动生成每个学生的学科素养雷达图。班主任则可根据学生各学科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构建综合素质评价范式
如今,弘雅小学通过开发学生成长动力平台、开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评价和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成功构建了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差操作样板,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课程评价脱节、评价主体内容方式单一和评价难以落实到育人全过程的问题。同时,该范式的最大亮点,在于成功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减轻了教师开展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的负担。
“于教师而言,发放‘弘卡’之后,后续事宜便交由机器负责。”曾东槐介绍,学生的学业成绩,通过软件后台可一键批量导入;学习表现则通过“弘卡”自动积分;学生学科成果则由学生自行申报,也可在软件后台批量导入。
为推动综合素质评价的深入开展和先行示范,弘雅小学还联合翻身小学、凤岗小学,展开《2022版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研究。如今,该项研究已成功立项为省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