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海应急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试点落地见效

2022-11-25 来源:宝安日报

福海应急队伍开展培训。

宝安讯(宝安日报记者 韩翀 通讯员 潘铭山 文/图)近日,一篇以“健全机制整合资源锤炼队伍”为题的福海街道增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记事的稿件被收录在2022年第十期《中国应急管理》这本国家级期刊中,这也意味着宝安福海全面推进“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的一体化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应急管理先进经验做法,取得明显成效,为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提供了有益借鉴。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要求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提高监测预警能力、监管执法能力、辅助指挥决策能力、救援实战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然而,面对形势复杂的应急工作,宝安区福海街道是如何进行破局的?2022年,福海街道被选为深圳市街道(镇)应急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试点单位。近日,本报记者深入福海辖区一探究竟,为大家揭开福海街道应急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的具体措施和成效。

地处黄金内湾中轴,应急管理需适应时代发展

福海街道区位优势明显,位于大湾区核心腹地,处在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发展中轴,是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近年来,深圳市频频“落子”福海,重点布局宝安综合港区、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以及未来将打造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先行范例。

毋庸置疑,独特的区位优势让福海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伴随深圳的快速发展,福海也面临着日益严峻复杂的应急工作形势。“建设速度加快,突发性水涝以及滑坡等灾害不可避免。”福海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福海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海岸线长12.8公里,台风暴雨频发,进而导致海水倒灌,发生自然灾害时,需大量转移涉险群众。

福海人口及社会结构复杂,各类风险点多面广。据介绍,福海共有建筑物11763栋,工业园区303个,工业企业4508家,“三小”场所10640家,出租屋7001栋,住宅小区53个,老旧住宅居多,基层治理难度较大。目前,该街道共有230名应急管理人员和200名救援人员,有处置50余万人口的安全需求。

两整合

强化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无论台风还是暴雨天气,福海应急队伍一席深蓝背影总会及时出现在抢险救灾的现场。据了解,以“专兼结合、平战结合、一专多能、政社联合”为原则,福海街道整合了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两支队伍。目前,该街道已配足配齐应急力量,街道应急办现有工作人员259人,每120家生产经营单位配备2名安格员,护航企业安全生产。

福海街道应急救援力量由“1(福永消防救援站)+7(7支专职消防队)+7(7支社区兼职消防队)”、1支综合应急救援队(兼职)、1支社会化应急救援队、281支志愿者队伍组成。经过多年历练,福海街道应急救援力量已基本形成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以专业救援队伍为骨干、以基层救援队伍为先期处置力量、以社会应急力量为辅助的“四位一体”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以建设综合应急救援兼职队为例,福海街道通过整合81名武装应急分队、安监、劳动等业务骨干和退伍军人,开展国家五级应急救援员共同训练。三防、地面坍塌等专业训练,编制了训练考核大纲手册。该队伍与其他应急救援队互补,成为街道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还有社会化救援队、社区消防兼职队和志愿者队伍,推动形成福海多元主体参与应急救援的良好局面。

三保障

强化基层应急资源储备建设

在福海街道新和社区新兴工业园内,有一个福海街道综合应急救援仓库,这是深圳市最大的街道级综合应急救援仓库,面积共计2160平方米。记者看到,该仓库分为两层,一层是安全生产、消防物资仓库和三防物资仓库,设专人24小时管理。二层是综合应急救援兼职队营房。正是这座大型应急救援仓库,让福海老百姓心中有种莫名的安全感。

应急储备物资、基础设施建设是构成应急资源的重要“基石”。近年来,福海街道从这两方面进行探索,筑牢基层应急资源基础。

在保障应急物资储备方面,福海构建起“1+7+7”的应急仓储体系,包括1个街道综合应急救援仓库、7个社区应急仓库等,目前储备各类应急物资67456件。在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福海街道打造“135”消防救援圈(1分钟出动、3分钟到场、5分钟救援),优化消防站点的布局,新建桥头一级消防站、4个公安小型站、1个社区小型站、342个微型消防站。同时,福海推进科技赋能,结合“无阁楼”社区创建工作,安装10800套红外体感无线感烟探测报警器,做到不安全行为动态监测和快速响应。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福海安全生产警示教育中心被深圳市消安委办挂牌为“区级消防应急科普教育基地”,成为“宝安第一课”体验学习馆。依托消防小型站,福海先后建成2个消防应急科普教育基地,打造6个消防主题街区,应急科普、消防安全宣传知识深入人心。

四健全

强化基层应急组织体系机制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福海看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就是街道基层治理能力的体现,也是应急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如何守牢防线、实现破局成为福海应急管理工作急需解决的首要任务。近两年来,福海街道全面推进“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的一体化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通过不断深挖基层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队伍力量、安全管控、保障资源和智慧平台,构建起全主题协同治理、全要素系统防控、全过程闭环管理、全周期数字赋能的应急管理新模式。

面对存量事故灾难风险点多面广难题,福海街道率先健全了职责明晰的组织架构。成立了以街道应急管理委员会牵头,“多委合一”的应急管理机构,由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统筹街道安委会、消安委会、减灾委会、三防指挥部、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地面坍塌防治办,实现应急多战线整合归一。此外,福海还在各社区设立应急管理检测预警指挥微中心(值班室),实现了区、街道(重点职能部门)、社区三级互联互通和智慧管控。

在健全运行机制方面,福海街道建立了“十大机制”,推动实现信息更早收集、分析研判更加准确、指挥调度更加灵活、响应处置更加快速、运作机制更加健全。在健全管理制度方面,福海紧紧围绕“防管控应”建设思路,固化街道风险控制、隐患排查、执法监管等实践经验。此外,福海还健全街道应急管理阵地、场馆、人员、物资、车辆、装备标识标志的统一,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文化建设。

五平台

强化基层应急智慧建设

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亦并非一蹴而就。记者获悉,在宝安区“1+10+124+N”的指挥调度体系平台基础上,福海街道进一步强化基层应急智慧建设,利用科技赋能,通过整合水文、气象、消防等多条线的基础资料信息,打造“智慧指挥平台”“智慧网格平台”“智慧消防平台”“智慧减灾平台”和“智慧安监平台”五大智慧系统,融合应急处置,指挥调度,网格巡查,火灾监控、调度和联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安全生产巡查执法等,能够实现快速掌握各类突发事件,动态感知监测辖区内安全要素,为风险分析研判预警提供数据支撑。

福海街道将进一步强化改革创新,深入推进“防管控应”一体化建设,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做法,全面提升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严防死守,继续当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