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五心” 成就“五好”

2022-11-22 来源:宝安日报

宝安讯(宝安日报记者 张剑峰 通讯员 黄乘斌)近日,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发文表扬全省新时代“五好”基层检察院,宝安区检察院位列其中。同时,宝安检察院《“1+N+1”模式完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力促案件办理提质增效》被评为“职能发挥好典型案例”。

宝安区检察院紧扣“凤凰山下湾区宝检”新发展定位,以“为市检察院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示范院提供基层实践”和“为宝安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标杆城区提供司法保障”为工作发力点,聚焦“五好目标”,以“求极致”精神推动各项检察工作提质增效。

坚守对党忠心

构建党建发展新格局

创设“凤凰山下”党建品牌、“党建+企业合规”和“一面党旗引领‘四项机制’助力高质量发展”融合品牌,连续三年获省级表彰。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组建“凤凰山下”志愿服务队,并成立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抽调干部、组织志愿者前往涉疫地区进行支援,支援人数共计128人。

完善党组会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构建“班子成员领学解读、中层正职参学践读、青年人员分享心得、主要领导点评”的学习机制。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打造“红色经典阅读角”,常态化开展参观本土红色资源、书法作品展、主题征文和精品党课等丰富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

坚持司法公心

推动检察业务新发展

争取区委支持检察机关探索建立介入重大公共事件机制,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经验于2022年4月12日被《检察日报》头版刊发,并入选广东省检察机关“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改革创新项目”。打造“宝剑系统”2.0,创造性落实全市检察机关智慧检察数据一体化平台建设试点任务。

搭建安全生产领域合规法律监督模型,获评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三等奖。扎实推进广东省“非羁押人员智能监管”试点任务,建设非羁押人员智能协同监管平台。探索醉驾案件诉前社会公益服务机制,深化诉源治理。

践行为民初心

实现检察职能新作为

获评第十届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用好刑事和解机制,将39宗案件移交刑事和解室审查,在人民调解员的主持下,达成和解协议35件,调解成功率90%。

运用听证制度化解矛盾、修复社会关系36件,制作的听证教学视频入选最高检优秀听证教学视频范例展播。

开设“凤凰山下·12309‘您身边的检察官’”线上普法栏目,打造“检小宝”“检小安”两大检察IP形象,借助网络力量实现普法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共计发布普法推文、视频35篇,阅读量超7万。建立留言办理机制,发掘公益诉讼、司法救助等检察工作线索,充分能动检察履职,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

凝聚检察匠心

展现检察队伍新气象

全面总结和提炼“创新得宝,担当治安,融合育检,奋进致察”的新时代宝检精神。以青年学堂为载体,与党建品牌、重点工作、业务竞赛岗位练兵、知事识人考核相融合,打造以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为核心的青年检察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雏鹰计划”落实落细。

建设以党员活动室、检察文化中心、书吧、廉政文化长廊为一体的文化建设体系,培育检察文化氛围。2022年以来5人获得省级荣誉,15人获得市级荣誉。

恪守廉洁本心

推纪律作风新常态

完善检务督察工作机制,2022年以来,发布督察通报5份,共发现问题45处,发出督察建议41条。常态化开展廉政教育学习,每月组织检察干部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宪法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严格执行“三个规定”,组织各支部以专题学习形式开展“三个规定”及其配套制度的学习,切实提高检察人员的政治站位,每半年向社会通报“三个规定”等重大事项执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