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深圳地名的真相——深圳沙浦原住民蔡保中与地名考释

2022-10-24 来源:宝安日报

人物介绍蔡保中,70后,深圳沙浦原住民。现任职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办,深圳市地名学会会员、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深圳市党史文献和地方志学会会员。参与编撰《深圳市标准地名词典》《深圳市地名志》《深圳市宝安区标准地名词典》《深圳市光明区标准地名词典》。

这是《嘉庆新安县志》记载857条村落的《都里》篇的其中一页。该页记载着36条乡村,均在今罗湖、福田及香港北区一带。其中,能让人不需考究就能释读出来的村落只有13条(红框),占比只有36%,其余23条需要考释。(蔡保中注)

经过考释,再有14条乡村被释读(蓝框)。已释读的乡村达27条,释读率达75%。(蔡保中注)

作为一名深圳原住民,蔡保中有自己独特的爱好,那就是考释深圳地名。生于斯长于斯,他发现有许多地名正渐渐消失或被误读。地名承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发展,不应该被埋没和忘却。于是,对家乡怀有一腔热忱之情的蔡保中,在工作之余,开启了停不下来的地名考释之路。

考释地名:为家乡做点事

“我平时比较喜欢看书,一有时间就去逛书城。”谈及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地名产生兴趣,蔡保中说,大约在七八年前的一天,他在书城翻看关于深圳历史的书籍,发现许多关于本地历史的书里,对深圳地名的解释五花八门,有的写得很客观,有的则明显是错误的。这让蔡保中萌发了一个想法,能否做相关研究,尽量将一些被人释读错误的地名给纠正过来。“因为一个地方的地名,承载着该地方的历史,一旦释读错误,该历史事件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蔡保中觉得自己作为深圳的原住民,深圳就是他的家乡,在情感上,家乡的历史应该认真考究,不能人云亦云或将错就错,更不应该以讹传讹。

于是,他开始用业余时间收集和整理各种各样的资料,并着手写一些关于深圳地名的文章。“我发表的是我的观点和理论,留下了我的声音,至于对与错,让后人去研究去评判。”蔡保中尽自己所能为家乡做些能做的事。在这过程中,他发现对地名的考释探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甚至可说是一项大工程,“但我把对地名的考释研究当成是破解悬案、窥探真相的一件事,我觉得挺有意思。”

研究地名:得各方帮助

在研究地名的路上,蔡保中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特别是廖虹雷老师和郑浩胜老师。”通过廖虹雷的介绍,蔡保中加入了地名学会,在这里,他认识了一大批专家和学者,通过与他们的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从而大大增长了蔡保中的专业知识,提高了专业水平。郑浩胜是一名90后年轻人,他的公众号《土生土长深圳人》,为蔡保中的地名研究提供了许多重要线索、资料来源,在他建立的微信交流群里,汇集了大量的对地名研究有兴趣的业余爱好者,这也使蔡保中在与群友的交流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当然,除了他们两位,还有很多专家、学者、领导、朋友,也给予我很大帮助。”比如张一兵、陈海滨等老师对蔡保中也给予很多的支持。

考释困难:

大海捞针查有效资料

在研究地名的过程中,蔡保中遇到了一些障碍,主要是取得各种地名史料比较困难。“很多时候,其实是大海捞针。因为我不可能每个地方都跑一遍,到现场问当地的原住民。”更多的时候,他只能在各类史志、族谱、老地契以及各个版本的老地图中来寻找答案。

“但是这种情况下,我们并不知道书店的哪本书或者手中哪份史料会有所需要的资料、信息。”所以蔡保中只能用最笨的方法,那就是多买书、多买老地图等资料,除了要通读,在通读的过程中,还要摘抄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有时候翻遍整本书,只有一句话是自己所要寻找的信息。”不过这对于他来说已经足够了。除了阅读和多在网上寻找所需要的资料,最重要的是多和专家、学者以及志同道合者多交流、多请教。

蔡保中坦言,自己不可能每个地方都跑遍,个别地方只能从网络上收集相关地名资料。但是在公共图书馆等机构的网页上,有各种老地图、老地契、老族谱等史料的扫描件,很方便查阅和研究。

坚持的动力:

传承者的使命感

由蔡保中编著的书籍《清〈新安县志〉里的深港村落》,讲述了宝安本土的历史渊源以及人文故事。这是他利用3年的业余时间,以各类史志、不同时期的深港地图册等为基础,结合走访当地原居民和现场考证等方法,结集成书。

“最初我并没有想要写一本书。当时只是将一些收集的地名资料与研究的成果,经过整理后发到博客里,在网络上让人阅读。”蔡保中没想到报社一位编辑看到后,建议他出版成书。于是,蔡保中将内容重新整理后出版了。

“作为深圳的原住民,我所站立的这片土地就是我的家乡。我爱我的家乡,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爱自己的母亲一样。”蔡保中说,有幸生长在深圳这个城市,对这片土地的历史,自己有责任去认真书写。同时,成长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作为70后、80后这一代人,要做一个传承者,将深圳的历史、文化、传统传承下去。

如今的90后、00后,大部分人已经不懂得乡音是什么,已经听不懂当地的民谣,也不懂得这里有什么老地名与传统文化。上一辈人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忙于生计,很少人会意识到要保留和研究老地名与传统文化。蔡保中认为,作为夹在中间的这一代人,主要是70后、80后,既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与能力,又能接触到部分老地名、旧风俗,还能从老一代人口中听懂他们所说的这片土地的历史。“所以我们这一代人要做纽带,收集、整理、记录,然后传承到新一代人手中。”

计划和希望:

研究不止,修正不停

蔡保中表示,接下来,自己会积极参加有关地名保护、地名研究的活动,倡导更多人保护有价值的、有历史意义的地名。“比如大冲村,随着城市更新,原址上建立的已是高楼大厦,配以各种各样新的地名、路名。而大冲这个地名现在已经濒危,也就是说,现在已经渐渐没多少人知道那一片高楼林立的土地叫做大冲。”蔡保中认为,可能不用20年,就没有多少人知道,这片土地的原名是大冲。再过数十年,也许再也无法知晓各类史志中所记载的大冲到底在哪里。“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说所有的地名都要保留,而是希望有价值有历史意义的地名能够得到保留。”

“继续研究考释那些史志中未知的地名,以及不断修正自己前期的考释的偏差。”地名的考释、研究,就像历史考古一样,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不断纠正和完善的过程,永无止境。蔡保中觉得,自己只会不断地接近真相,不可能百分百地到达真相,因为时光不可能倒流。

蔡保中有个愿景,那就是希望有出版社能够将他关于地名的全部研究成果出版成册。“可以的话,我还想以我的地名考释所得为基础,制作一幅清代广东省新安县的地图,然后由出版社出版。”蔡保中说,这幅地图上面标示当时新安县所有的乡村、墟市、塘汛(也就是军营)、驿站、渡头、区划、山、川、海、岛等地点,让人一目了然,让更多的人从地图中能了解数百年前的深圳与香港的状况。

“我们每个人都只是匆匆过客,而土地上承载的历史却是永恒的。”地名考释的意义深远,蔡保中觉得自己责任重大,也责无旁贷。

宝安日报记者李秋妮(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