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之问:放弃如日中天的5G通信,转身投向小众的卫星通信,他为何对星辰大海如此执着?他又是如何从“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推动“卫星+”产业发展?
人才名片:冯建元,博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宝安区高层次人才,现任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战略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国家航天局卫星通信系统创新中心创新应用部中心主任、中国通信学会公共安全通信委员会委员。曾承担国家973、863项目并做出多项成果;主持完成省重点项目“亚太高通量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网络组建技术方案,并在卫星与5G融合、卫星+智慧航运等方面取得突破,成果发表SCI、EI等各类论文13篇,授权发明专利1011项,获得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021年航海风云人物创新探索先锋,促进了“卫星+”产业发展。
投身航天,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在深圳宝安的中心区,一栋独具特色的建筑正拔地而起。大厦外观以极具科技感的幕墙玻璃为主,整体造型由两条柔和的曲线组成如一座火箭发射塔架,象征着“一飞冲天”。据悉,这是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下称“亚太星通”)的总部大楼,被命名为“星通大厦”。
亚太星通成立短短6年,如同冉冉升起的新星,一飞冲天天下知,无数“航天梦”在这里点燃,展现了中国“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其背后“群星璀璨”的技术人员功不可没,冯建元便是其中一员。
凡事皆有缘。说起自己的人生经历,冯建元也禁不住心生感慨。少年时期由于家庭启蒙和学校的课外科技活动,冯建元他与电子通信结缘,开启了在信息通信领域的探索之路。
2008年,冯建元被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录取,大学四年里有两年是在导师的实验室中承担做科研项目度过,同时根据需要选修了八十多门课程,超过毕业学分要求的三分之一。
出于对电子通信的执念热爱,冯建元在本科毕业后选择了直博。这个举动在同学看来十分冒险,直博这条路看似是条捷径,实际上却是曲折离奇充满艰难险阻,如果无法顺利毕业,冯建元连硕士学位都拿不到,所有努力都将白费。但冯建元却非常笃定,电子通信是他执着的追求,他只是“选我所爱,爱我所选”。
冯建元
博士期间,冯建元作为骨干研究人员承担了国家973项目“认知无线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国家863计划项目“5G无线网络认知与虚拟化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取得了基于环境认知的可重构网络关键理论突破以及为无线通信系统管控方式带来重大革新;此外还承担有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014年,经过层层选拔,冯建元被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赴美国华盛顿大学电子工程系进行博士联合培养。在美国,他争分夺秒学习、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直到2016年回国,他总结了几万字的科研经验。
2017年,冯建元临近毕业开始寻找工作,彼时他所研究的5G通信技术如日中天,从实验室阶段走到了商用,业务推进如火如荼,但冯建元他认为星辰大海才是他的征途。
冯建元坚信判断下一代通信与网络技术的趋势是天地一体化组网,地面通信要与卫星通信深度融合。他说:“我国虽然在地面通信方面已经成为国际第一梯队,但卫星通信方面离国际领先还有距离,卫星通信领域是更需要人手的地方。”
彼时,一片全新的空天技术高地,正在宝安逐渐成形。冯建元将目光瞄准亚太星通,投向那一片未知却世世代代震撼着我们的星空,成为逐梦星辰大海的一员。
下苦功夫,大力发展“卫星+”产业
来到宝安这片热土上,冯建元获得了从产业政策、人才政策到各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多各方支持,他也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出一番成绩。
但,地面通信与卫星通信,猛地一看好像是一个学科,细究起来两者是千差万别的。初来亚太星通的冯建元处处碰壁,每到开会如堕云雾中,专业术语、行业规则、操作流程……听得一头雾水。
冯建元如何来克服专业上的差别,打开新的工作局面?自我“充电”是急需!他每天下班以后,他都抽出2-3小时进行学习,如饥似渴“恶补”卫星通信相关知识。
冯建元自我“充电”学习
慢慢地,冯建元从“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他,主持完成了广东省重点项目“亚太高通量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的网络组建技术方案。该系统是迄今国内最先进和复杂的卫星通信网络,在通信容量等性能指标、网络灵活性与可靠性、系统安全等方面均达到新高度,自组网投产以来,为在网的8000多艘船舶、1150架民航和通航飞机提供卫星通信服务,并参与中央首长专机通信、嫦娥五号返回舱着陆直播等重大任务保障和西昌林火、河南水灾等多次应急救灾保障。
船舶数字化岸端分析系统
同时,冯建元作为骨干承担了“自主海事高通量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研发及应用”项目,研发和建设了我国自主海事高通量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系统应用于超过4000艘船舶及海上平台等,项目打破了航运业依赖国外卫星通信系统服务的现状。该成果被中国航海学会评审为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回想起研发过程的艰辛,他记忆犹新,因为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搞科研,就要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冯建元坦言,智慧航运需要深入到船舶行业,要突破技术门槛和行业门槛,最开始有很长一段时间是摸不着头脑的,也没有人看好,但既然接到任务,硬着头皮也要干。
一群人一条心一件事一起拼一定行,。冯建元介绍,为了项目顺利推进项目,他组建了4人的小团队,4个人相当于一个创业团队,不断摸索创新,相互碰撞,迸发灵感。
“我们不可能把一篇论文拿到产业上去用,也不能拿一张专利证书给一线工人生产人员,因为它本身就是一张纸,什么都没有,真正有用的是一个能结合具体行业,解决行业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冯建元及其团队多次到一线调研,与轮机员船长、轮机长交流沟通,了解一线真实需求,形成实验室和行业的良性互动。当技术研发完成时,就能快速地转换化为生产力,被一线工生产人员所接受。
冯建元他自信地说,这相当于是我国“卫星+”产业大踏步地赶超,并且开辟了第二战场,甚至说在第二战场上的某些地方领先国外。
亚太6D卫星
做出成绩,让宝安通信卫星“冲天而上”
今年,是冯建元扎根宝安的第六年。这六年,他见证了亚太星通无数个重要时刻,而他也在亚太星通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对于这一蜕变,冯建元感到非常自豪,他认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整个行业进步一点,就是他价值所在。
把目光拉到未来,今年6月,深圳市政府印发的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发布,提到重点发展空天技术,规划建设国内领先的产业研发与制造基地。在未来产业上,宝安也有前瞻布局,一方面在海陆空全空间无人系统准入标准等领域先行先试,纳入国家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清单;,另一方面以亚太高通量卫星通信项目为龙头打造“卫星+”空天产业集群,纳入前海重大产业项目。
深圳地球站
冯建元直言,深圳市委市政府和宝安区委区政府都非常有远见,富有前瞻性的产业规划和布局,把空天产业作为发展产业集群重要的一环,这对于卫星通信一整个行业来说是很好的历史机遇,他也将乘着政策的“东风”,助力宝安“卫星+”空天产业集群的发展。
“扎根宝安,做出成绩,是我立志回馈宝安的方式。”冯建元说,他的目标是写就属于中国人的星辰大海梦,让宝安卫星通信“冲天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