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网 > 宝安新闻

宝安区凤凰学校:美育晨练贵有恒 共建互融爱长存

2022-09-07 来源:宝安日报

▲美育晨练手势舞。

▲馆校合作共建签约。

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核心提示

凤凰古村乃文天祥后裔聚居地,有识之士志于办学,凝聚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顾三书室延续文氏正气之风,传递文化、教书育人、培养人才,清光绪帝赐匾“爱恒堂”。凤凰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顾三书室办学的光绪年间,迄今为止有130余年。

这个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唯一确定的就是变化。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当下,凤凰学校以变应变,突破操场改扩建期间活动场地受限的瓶颈,成功开发系列校本特色微课程,实现美育学科的错峰晨练;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线上+线下”“研+学+旅”方式,探索馆校共建、学科融合的历史教育、综合实践课程,全面促进课程与社会、学校、学生的融合,构建凤凰学校课程体系3.0版。

学贵有恒、教惟以爱。凭借学校整体课程与特色课程的有机融合、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落地实施、地方特色课程混动模式探究以及校本特色课程的建设,2021年,凤凰学校成功入选宝安区共建教育现代化实验区“学校课程发展”项目校,并荣获宝安区“初中教学工作卓越奖”;2022年又被评为深圳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结合当下开发特色美育晨练

凤凰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为了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学位需求,该校于2014年由小学升格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现已发展为拥有6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3000余人的大校。

针对办学硬件落后、功能场所不足问题,在区委区政府重视和区教育局推动下,学校于2020年启动改扩建工程。结合当下场地建设的实际困难,学校领导班子创新提出“练得一手好字、唱得一首好歌、下得一手好棋、跳上一支好舞、跑好人生九年”的“五好”体艺要求,利用晨练时间推出了一系列校本特色微课程。

操场改扩建,课间操时间无法满足所有学生同时段出操,怎么办?该校开发了手势舞微课程,实现美育学科的错峰晨练。按照舞蹈种类,该课程细分为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歌曲律动、外国民族民间舞及身势打击等四个类别,每周推出一期新的舞蹈,由晨读老师带领未能出操的班级在教室内进行学习,通过10分钟的手势舞,活跃学生一整天的身体机能,感受、学习各民族特色舞蹈。

书法微课程。该校以入选广东省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示范校为契机,稳步推进书法教学,学生在书法兼职教师引导下,结合马俊书法教研工作室制作的“书法学习微视频”,每天进行20分钟的晨间书法练习,并通过班级书法比赛等活动,营造书法教育新局面。

陪餐微课程,又分为校长课程、行政课程和学科教师课程。校长、行政课程室内部分,主要为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加强疫情防控教育和生命教育;室外部分则为鼓励学生利用午休空档时间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学科教师课程,主要内容为与学科相关的微型纪录片、针对某一特定技能的微课教学视频,或与生活类技能相关的微视频,潜移默化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与生活素养。

为改善学生午休后精力难以集中问题,学校利用午读前十分钟开展“班歌微课程”,由音乐老师进行班级合唱曲目推荐,并随音乐组教师制作的视唱微视频,持续进行音准、和声、音程练习,再齐唱或合唱由班级学生共同推举的革命歌曲、传统民歌改编等班级歌曲。

面向未来探索共建融合课程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凤凰学子与北京、新疆等地的40多个班级,开展了云端博物馆之旅。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该校还组织学生在线聆听敦煌文化讲座,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以上,成为凤凰学校面向未来,按照“传承、坚守、创新”的思路,探索共建、融合特色课程的一个缩影。

凤凰学校毗邻凤凰古村。该村古时拥有学堂、私塾五六座,尊师重教蔚然成风。顾三书室,乃为其一。凤凰学校多次易名,1895年名“凤岭乡高初两等小学”,1953年名“凤凰小学”,2014年改称现名至今。凤岭乡高初两等小学办学旧址,就在顾三书室。丰富的历史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凤凰学校的珍贵财富。

秉承主动施为的责任感,该校重新梳理学校历史发展脉络,确立了以“恒·爱”为核心理念的文化体系,提出“仁爱有恒、和合共生”的办学理念。本着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的发展思路,与宝安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签订馆校合作协议,以馆校共建为契机,充分发挥双方各自优势和特色,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线上+线下”“研+学+旅”的混动教学方式,开发馆校共建博物馆课程。

凤凰学校校长介绍,将聚力培育“博物馆+学校”混合式教育名师、打造宝安文博研学之旅、推动文物展览进校园,并联动全国中小学校云端,共同构筑多向、多维、互动的立体馆校共建共享网络,全面助力“双减”与课后服务,真正实现寓教于馆、以趣激学。同时,大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特色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融入互联网+教学,向全国传播宝安的历史文化,发出宝安声音,通过共建融合打造宝安本土历史教育特色课程。

按照2022版新课程标准要求,该校还进行学科整合,打造学科融合课程。例如杨晓云老师传承推广昆曲的课例,就结合了信息化的Classin平台进行,荣获深圳市优秀课例征集一等奖;严芊芊、刘颐园、王琨老师联动信息学科开发制作的微视频,被征集为深圳“美育”微课堂资源。

聚焦素养

擦亮实践活动品牌

在凤凰学校,每遇重大活动、节日或纪念日,学校便以“凤凰学子说党史”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中华传统美德等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养成良好品德。

其实,凤凰学子说党史微课程,只不过是该校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积极落实五育并举,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一。

凤凰学校积极践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理念,本着面向全体学生、鼓励人人参与的原则,发挥本校教师专业优势及特长,近年来分别开展了218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项目,打造了“千人太极扇”、“千人葫芦丝”以及“文天祥与凤凰古村文化的研究”、“凤凰农耕文化研究”等一批综合实践特色课程,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观察思考、探究质疑、动脑动手等能力。

去年3月以来,该校又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课后服务体系,通过前期对教师和学生家长意愿的全面调研,充分挖掘优质社会教育资源和学校资源,从艺术素养、思维科创、体育智能、人文社科、综合实践等5大方面,分年级分类增设课程:一年级增设学习习惯养成类课程;二、三年级普及棋类课程;四至六年级增设素养分项混龄课程;七至九年级增设学科纵深项目研究类课程。其中,全校增设的体艺类课程便超过30门,涉及非遗文化传承、学生音感构建、音乐演奏技能、身韵律动编创、动漫科幻创新等方面。

“下一步,学校将在区教科院及东北师范大学专家团队指导下,进一步梳理‘恒·爱’课程群,加强学科间的关联与融合;利用学校周边企业工厂孵化器聚集的优势,开展高新企业与学校信息化课程混动式项目探究。”凤凰学校校长表示,“新学年新学期、新课程新课标、新变化新要求,学校还将持续抓好学生写好字、读好书、上好课、唱好歌、说好话、健好体、下好棋、睡好觉、就好餐、走好路的‘十好’习惯与能力培养,努力培养有志、有识、有恒、有爱的湾区少年,为素质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宝安日报记者 刘正金 通讯员 张洁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