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街道上寮社区少年模拟法庭现场。
青少年普法是普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出一批具有法律意识和法治信仰、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拥有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技能的年轻公民,是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可为深圳打造“法治城市示范”奠定良好基础,更可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深圳力量。
近期,宝安区开展了一系列贴近青少年生活实际、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普法活动。
少年版模拟法庭提供沉浸式法治教育
宝安讯(宝安日报记者 罗慧怡 通讯员 钟依诺 文/图)“现在开庭!”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敲响,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正式开始。日前,新桥街道上寮社区党委、上寮社区工作站开展以“法爱同行,守护成长”为主题的青少年普法活动,辖区内30名7-13岁的青少年接受了一场生动又深刻的法治教育。
本次活动采用了“模拟法庭”形式,让青少年“沉浸式”体验庭审现场。现场,同学们分别扮演审判长、审判员、公诉人、辩护人、书记员、被告人、法警等角色,他们身着法袍,各司其职,“审判长”言语铿锵、公正严明,“控辩双方”唇枪舌剑、据理力争。宣读庭审纪律、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及“被告人”陈述等环节,高度真实还原了刑事案件庭审场景。
小法庭大课堂,青少年普法活动不仅加强了青少年的法律知识,也对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燕川社区青少年法治志愿服务队培训开课了
宝安讯(宝安日报记者 罗慧怡 通讯员 陈润森)作为2022年“民生微实事”项目之一,燕罗街道燕川社区联合宝安区人民法院家事少年审判庭、燕罗街道司法所、燕罗街道团委、燕山学校等部门,共同培养了一支以学生为主的青少年法治志愿服务队伍。
日前,燕川社区邀请宝安区人民法院家事少年审判庭徐立法官,对燕罗街道燕川社区青少年法治志愿服务队成员开展了第一期的青少年法治专题培训。徐立法官首先介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与《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立法背景,同时着重对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时的强制报告、未成年人被欺凌的定义、学校应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制度、加强家庭保护,细化家庭监护职责、明确国家监护制度,为未成年人保护兜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解读;其次,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近年来发布的相关数据和典型案例,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态势进行了剖析;最后,徐立法官从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帮教工作、动员社会力量、推动罪错少年帮教等方面介绍了宝安区人民法院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
据介绍,接下来,燕川社区将继续邀请法官、律师等法律工作者对青少年法治志愿服务队成员进行系统专业的法治培训,让法律志愿者可以独立以“普法解说员”“普法小讲师”“普法小能手”等角色,走进班级、校园、家庭,对同学、老师、家长开展不同类型的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学生“学法”“讲法”“解法”等方式激发学生、家长、教师三方群体学习法律知识的动力,从而为未成年人群体营造良好的学习及生活的法治氛围。
在法律知识竞赛中快乐学法
宝安讯(宝安日报记者 罗慧怡 通讯员 洪晓桐)日前,燕罗街道洪桥头社区在社区工作站开展了一场以“健康成长,与法同行”为主题的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共吸引30名青少年参与竞赛。
竞赛分设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三个环节,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小学生教育惩戒规则》《刑法》《民法典》等法规中与未成年人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十支队伍展开角逐,比赛现场气氛热烈,历经2小时的激励比拼,最终决出名次。
据悉,此次知识竞赛是洪桥头社区在暑假期间为青少年开展的青少年法治夏令营系列学法活动之一,社区青少年还可通过线上学法、专题讲座、亲子探讨等方式在暑期快乐学法。
山门社区举办亲子法律知识游园会
宝安讯(宝安日报记者 罗慧怡 通讯员 文永辉)日前,由燕罗街道山门社区党委主办的“快乐普法伴成长,乐趣学法在心中”游园会活动在山门社区上山门公园举行,吸引近百组社区亲子参与活动。
此次法治趣味游园会以亲子为参与单位。活动现场共设4个法治游戏区域及1个学法区域,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参与的亲子组合齐心协力完成一个又一个项目,在充分体验“法律知识游园会”的乐趣之余,学习了不少与青少年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
“我孩子下半年读初一,我跟孩子的爸爸工作忙,经常只能让小孩一个人待在家里,平时也缺乏沟通,现在孩子大了,以后都不知道怎么跟孩子交流了。”一位在现场参与活动的妈妈说,“这次游园会,我和孩子携手闯关,一起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据山门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快乐普法伴成长,乐趣学法在心中”游园会活动是山门社区2022年“民生微实事——红色燕罗青少年法治夏令营系列活动”之一,燕罗街道为了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每年暑假都会根据各社区实际情况,针对辖区未成年人、家长监护人、教师三方群体开展学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