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网 > 宝安影像

新桥风物志②:一座明城楼背后的万种“丰”情

2022-08-11 来源:深圳新闻网



在新桥街道五星级景观大道——中心路上,一座雄壮威武的明式城楼尤为耀眼,俯瞰四面通透,仰观雕梁画栋,可登城墙望远,可游园林抒怀,名曰万景楼。

万景楼实为现代新修的仿古建筑,是新桥街道万丰村(现万丰社区)村委所建,楼名沿用了村名中的万字,是万丰村独树一帜的标志性建筑。

当前,新桥街道以万景楼为中心,结合万丰村发展史,深入挖掘当地广府文化,打造万丰村村史馆、广府文化馆、粤乐馆、非遗文化茶楼等,与周边本土元素相结合,正着力建设万景楼非遗文化中心,展示万丰村1600余年的沧海桑田。


万景楼是深圳西部较为少见的城楼景观,气势磅礴的宫殿外观,一步一景的苏式园林布局,令人称奇,处处体现着盖楼时的巧夺天工和独具匠心,在当地有深圳“小故宫”的美誉。

自朱漆大门而入,写着“礼让谦贤”四字的照壁迎面扑来,此为万丰村祖训,以鞭策世代村民。壁下端坐着十二生肖石雕,饶有趣味。拱门作框,一壁之隔,院内景致半隐半现,引人前往。

走近照壁,可拾左右阶梯而上,登上城楼观摩,近距离领略城楼的精巧建造工艺。

宏伟的楼宇上,红石门柱、画廊飞檐、青龙头、惊鸟铃……这些在钢筋水泥的现代城市中罕见的元素,让人顿生梦回大明的历史感。

再往里面走,绕过照壁,壁上有草书“承前启后,杂粹古今,弘扬文化,代出人才”十六个字,言明了兴建万景楼的宗旨,照壁前一青铜鼎居中轴线而立,以城楼为背景,又成一胜景。

这种移目换景,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艺术手法,在万景楼随处可见。 

哪怕一棵树,都讲究造型,与周边建筑的融合,对后景的衬托。在有限的空间里,让游客的视觉享受最大化。

在无人机航拍的视角下,园景更显丰富,亭台楼阁,池塘水榭,笔直的城墙、曲折的长廊,古朴的屋顶造式……建筑美、人文美、自然美交融,浑然天成,蔚为壮观。


据了解,万景楼在持续的修葺扩建之下,才有了现今的规模。举全村之力,在寸金寸土的深圳,保留了这样一处占地面积不小的城楼,足见万丰村对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

如今,肩负起“承前启后,杂粹古今,弘扬文化,代出人才”重任的万景楼,在园内建设了各类文化场馆,位于园内正中心位置楼阁二楼的万丰村史馆,经过全新设计布置,惊艳亮相。

万丰村是典型的单一姓氏村落,99%以上的原住民都姓潘。潘氏村史最早可追溯至元朝末年,潘礼智从福永怀德堂迁居到邓家蓢(万丰村早期名称 ),自此立围建村。

村史馆内陈列了“源远流长”“耕读传家”“革命烽火”“曲折探索”“改革开放”“社区治理”和“展望未来”七大主题,从东晋古墓到元代拓基,从“潘楫之乐”到“重宴鹿鸣”,从万家蓢之战到邓家蓢解放,从改革开放到今天的丰功伟绩,万丰村的历史文化深厚悠远。

万丰村自古崇文尚礼、诗书传家,在历代潘姓族人中,也涌现出不少名士乡贤。如,深圳历史上少见的音乐学者潘楫,著有《律吕图说》,毕生致力于对岭南音乐的研究、传播和普及;重宴鹿鸣的潘甲第,79岁才谢政归田;民主革命战士——潘翀,是宝安最早一批党员……形成了知书达理、勤劳致富的民情民风。

为了怀古追今,传承先人之志,村民们还在万景楼内特别雕塑了一尊潘楫石像。除了音乐上的成就,潘楫严于治学,重信义,为乡里做了不少好事。他参加了《东莞县志》的修撰;组织乡人续修谱牒,集资建祠,光宗耀祖,教子有方,鼓励后进,为后世敬仰。

明朝中后期邓家蓢改名为万家蓢,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又改为万丰村,取义“万家丰收之村”。在改革开放的历史上,万丰村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84年,率先全国探索中国农村股份制改革,开创了农村“按股分红”的先河,带领村民走上致富快速道,创造了国内闻名的“万丰模式” ,真正做到了万家丰收。

纵观万丰村历史,万丰人的求实创新有目共睹,其人文精神与文化内核一脉相承,其“行稳致远,进而有为”必将是水到渠成。

从村史馆下来,一楼则为广府文化馆。在深圳原住民中,主要有广府、客家、疍家三大民系,万丰村地处深圳西部广府民系的中心地带,是深圳广府文化的典型代表。

馆内设有多个展示区,从建筑风貌、粤语粤剧粤曲、风俗习惯、饮食文化、民间工艺等要素综合展示了广府文化的特征。

这里呈现的众多民俗中,万丰粤剧发展十分出色,从万丰村兴起粤剧到成为粤剧根据地,迄今已有六百年历史 ,万丰村村办粤剧团 曾 两次荣获国家金奖, 在区域内 积极开展群众性粤剧活动 。 2004年 万丰村被 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 “ 广东省民间艺术(粤剧)之乡 ” 。 广府文化馆内还设有小舞台,不定期安排粤剧演出。


而诸如农用生产用具、传统婚嫁礼俗、广府古居等其他旧时民俗,虽然已不再多见,也能时时唤起万丰人的回忆,是他们的精神纽带和精神家园。

如今的万丰社区,人们安居乐业,尽享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万景楼崇文门一侧,设有万丰李派太极馆,馆前硕大的八卦阵平台十分令人震撼,也是村民日常练习太极拳,强健体魄,修身养性的地方。2009年开馆以来,累计有300多人在此跟学李派拳法,深受村民喜爱。

在万景楼福镇门一侧,矗立着颜值颇高的古风非遗文化茶楼,茶楼有上下两层之大,能同时容纳200多品茶赏曲。在开放期间,茶楼内有粤剧等非遗文化表演、沉浸式体验(婚礼)、多功能非遗文化茶厅,满足顾客的不同场所需求。

在城楼正门一侧,“万丰粤乐社”“万丰戏曲社”两块牌子格外醒目。作为广东粤剧之乡的万丰村早在1993年成立了万丰粤乐社是直属万丰股份合作公司领导的专业文艺社团。乐社设备精良,阵容鼎盛,行当齐全,是万丰广大粤剧爱好者和发烧友们的家园。大家周六日在乐社排练、预演,节假日或公众日就组织在外演出。经常送戏下乡,足迹遍及宝安乃至深圳多地。

见万景楼,则知万丰村。万种“丰”情尽览,这里正在续写逐浪湾区的新传说。

「开栏语」:千年古镇,历史悠悠,坐落于宝安西北部的新桥街道,立足深圳西部市级中心标杆城区定位,持续打造“古镇新韵、智造新城、绿美新桥”,物丰民阜,万象更新。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办事处联合深圳新闻网推出《新桥风物志》微专栏,更立体、生动地挖掘新桥辖区的人文自然“风物”,以风物为纽带,触摸街区肌理和脉动,发现美好,思量文明,印证时代,期许未来,勾勒出独有的新桥记忆、新桥印象。


文字记者:钟满香

摄影:谢莹

摄像:刘炜烽

设计:康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