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牛VR显示模组。
自去年“元宇宙”概念兴起,元宇宙的关键入口——AR、VR技术的竞争也在加剧。元宇宙被视为是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主战场,各家厂商正加快技术革新、加强专利布局。
深圳惠牛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惠牛科技)自2017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AR/VR近眼显示光学模组的研发和量产,深耕AR Birdbath(“AR-BB”)和VR Pancake(“VR-PK”)两种光学方案。
持续研发屈光调节专利 AR-BB模组产品创新力保持领先
惠牛科技是全球首家AR-BB光学模组供应商(2017年至今),在该方案积累了领先的量产经验以及专利技术。截至目前,惠牛科技累计提交了120余篇国内外专利(其中40篇发明专利),获得授权70篇,包含:26项AR-BB光学模组提升性能及可量产性的原创技术以及近项篇VR-PK光学模组降低杂散光的专利技术。
过去五年,惠牛提交的近50篇BB专利技术带来的产品特性主要包括:近视屈光调节、消上下方杂散光,消前方漏光保护隐私。
其中,惠牛早在2020年3月就提交首篇BB屈光调节技术专利申请,并获得了相关专利授权。据介绍,该技术让近视用户无需佩戴近视镜片即可方便地观看清晰的虚拟3D大屏,大幅提升了用户体验。惠牛于近期提交了第二代BB屈光调节技术专利,比前代技术实现了更大的屈光范围、更大的FOV以及更优的画面清晰度。
与此同时,惠牛还围绕屈光调节特性发表其它专利多篇。基于上述专利技术及量产上的先发优势,惠牛屈光可调模组(CA43)获得了业内品牌整机客户的广泛认可与批量采购,包括产品已上市的业内独角兽、已众筹待上市的客户以及其他大品牌,有望今年达成十万级出货。
VR-PK模组持续降低杂散光
产能迎来快速提升
多年来,偏振及多界面的引入带来的杂散光问题是VR-PK光学方案的性能瓶颈。过去3年多,惠牛持续研发VR-PK方案降低杂散光技术,率先于同行将量产品的杂散光降至3%左右(最优样品可达2%),达到跟传统菲涅尔光学(如:Quest2)相当的画面纯净度,并发布了20篇降低杂散光相关专利。
据了解,惠牛科技创立于2017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近百名研发和量产员工。当前,惠牛科技具备设计研发以及量产与测试的一站式光学模组供应能力,拥有完整的注塑、镀膜、自动组装、快速测试等生产制程,总产能目前已达30K套/月,且能针对大客户的需求、3个月内快速升级产能到100K套/月。
宝安日报记者 高山 通讯员 张韦韪 文/图
■名词解释
BirdBath
简称“BB”,即共轴空导,是一种AR增强现实领域的光学成像方案,该方案把来自显示源的光线投射至45度角的分光镜,允许光线部分反射,部分传输,允许用户同时看到现实世界的物理对象,以及由显示器生成的数字影像。
Pancake
Pancake即超短焦的光学模组,其采用多镜片折叠光路设计,可以细分为两片式和多片式折返方案,基于Pancake技术方案的VR眼镜,图像源进入半反半透功能的镜片之后,光线在镜片、相位延迟片以及反射式偏振片之间多次折返,最终从反射式偏振片射出。通过此种光学方案,能极大地缩小产品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