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德机器人全新的企业展厅。
研发人员进行产品测试。
6月12日,斯坦德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坦德机器人”)正式迁入位于西乡街道的华丰国际机器人产业园二期,办公场地较之前扩张一倍有余。此次亦是这家年轻的科技企业自2016年在宝安成立以来的第四次搬迁。创业之初,斯坦德机器人团队曾因资金紧张无奈退守至一间没有空调的老旧厂房办公,如今,斯坦德机器人携500多名员工入驻近万平方米崭新、宽敞、明亮的办公场所,开启新征程。
创业6年,历经数次迁址,斯坦德机器人为何每一次都选择扎根宝安?迁址后又绘就了怎样的蓝图?近日,本报记者走进斯坦德机器人一探究竟。
“这是一个深圳版的车库创业故事”
2016年,斯坦德机器人创始人兼CEO王永锟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毕业,与四名同学南下圆“机器人创业梦”。王永锟和团队被宝安的产业链优势所吸引,在华丰科技园注册了斯坦德机器人,从此在宝安扎下了根,立志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搏出一片天地。凭着敏锐的研判及扎实的技术投入,斯坦德机器人当年便推出了工业柔性移动机器人平台Oasis200,并完成天使轮融资。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2018年1月,经过了2年半的技术迭代,斯坦德机器人进入了最后的攻坚阶段。在这关键时刻,公司遭遇资金紧张这一棘手难题。为了让过去2年半的付出不白费,斯坦德机器人退掉泰华梧桐岛写字楼里的办公室,搬到上合工业园一间工厂里继续研发。深圳的夏天很热,工厂里没有空调,便给每人发一个风扇;没有单独的办公室,就直接在工厂里摆上一排排电脑,“从敞开的卷帘门看进来很像网吧。”王永锟笑着说。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斯坦德机器人团队几十人齐心协力,成功完成技术闭环,做出第一代通过客户严格测试的工业移动机器人Oasis产品,并成为华为的合格供应商,拥有了第一批标杆客户。“现在那里是个废旧汽车的回收站,大家经常自嘲说那段日子就是‘深圳版的车库创业故事’。”王永锟告诉记者。
“宝安的产业集聚效应留住了我们”
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所有的付出终会沉淀为底蕴。2019年,斯坦德机器人顺利渡过难关,迎来腾飞发展,产值实现4倍增长,在国内3C行业市占率稳居第一。同年3月,斯坦德机器人从工厂搬出,入驻华丰国际机器人产业园一期。起初只租下一层办公场地,随着规模扩张,发展到2021年共租下四层。“人员不断增多、产品线愈加丰富,我们希望为员工提供一个更舒适的工作空间,便有了这第四次搬迁。”斯坦德机器人品牌总监张旭告诉记者。
“斯坦德机器人对宝安的感情很深厚,这里见证了我们从创业小团队到如今领先业内的创业之旅。除此之外,宝安机器人产业的聚集效应是吸引我们、留住我们、助力我们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宝安,可以轻易找到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以华丰国际机器人产业园为例,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产业孵化基地,园区就有许多从事机器人产业的企业。”张旭告诉记者。
除此之外,宝安区对创业企业、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也让斯坦德机器人受益良多。张旭表示,“除了各种资金奖补政策,宝安区也给我们初创型企业提供很多经营管理类的贴心指导。还常常牵线搭桥,让行业相关企业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行业进步之方。”
“我们已发展成为行业头部企业”
在6月12日乔迁仪式上,王永锟郑重说出感谢,“感谢所有合作伙伴在曾经艰难时刻笃定支持斯坦德机器人,斯坦德机器人也不负所托,目前已发展成为行业绝对的头部企业。仅2022年第一季度订单量已超过2021年上半年,实现同比100%增长。”
六年来专注于工业级移动机器人的研发与生产,斯坦德机器人实现了从机器人底层定位算法、操作系统、控制器等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全覆盖,已服务泛3C电子、汽车汽配、光伏、锂电、医疗医药等众多行业客户,累计交付项目超350个,累计交付机器人超4000个。合作客户包括华为、OPPO、华天科技、长电科技、蔚来等。
目前斯坦德机器人处于战略转型期,接下来斯坦德机器人将会利用项目经验和研发实力,依托自主研发的集群机器人调度管理系统,为更多客户提供覆盖物料转运、生产、成品运输等各环节的柔性物流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企业实现数据化智能化发展。
王永锟对斯坦德机器人未来战略发展充满信心,“斯坦德机器人将联合上下游不同领域的企业,一同构建柔性智造生态圈,携手共进,一起奔向未来!”
宝安日报记者 何祖兰/文 宋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