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5月16日讯(记者 谢孙武 通讯员 朱瑒)深圳“西协”,前海“扩区”,宝安首次成为国家级战略主战场,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带来民生新愿景,呼唤发展新作为。
欲借长风乘势起,敢凭豪气弄潮来。在宝安区委区政府厚望中奋起,宝安教育担当作为、奋勇争先,努力打造成为宝安最靓丽的名片。5月15日上午,宝安区教育局召开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工作介绍会,解读教育事业高位跨越、高质量发展密码,展现出系统上下凝心聚力,攻坚“422133”工作主框架,助力“三城”建设的奋进姿态。
深圳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立,宝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周学良,区政府副区长练聪,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区“两代表一委员”代表和媒体单位受邀出席活动。宝安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范燕塔主持会议。
赵立表示,宝安作为教育大区,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保障下,于“十三五”期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他充分肯定了宝安在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队伍建设、学位建设及五育并举方面对深圳教育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赵立认为,宝安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各项工作有力回应了市民对高质量教育的期待、有力回应了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发展要求、有力回应了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内在要求,展现出了宝安教育的眼界与担当。
赵立表示,市教育局将加大对宝安教育事业的指导支持,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宝安教育事业的发展。他指出,深圳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承担着重大使命,希望未来宝安在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中不断探索新的经验模式,创造更多新成绩,为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和助力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进一步增强市民群众对优质均衡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扩大宝安教育的影响力与示范性。
昨日“可赞”,未来“可期”
介绍会上,区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局长王曦关于宝安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工作的介绍让人“眼前一亮”。
不同于寻常新闻会议的照本宣科,本场介绍会勾画出宝安教育“十四五”发展的美好蓝图,举措详实、步履铿锵,令在场和线上直播收看的观众心潮澎湃、满怀期待。据统计,当天近20万人市民在线收看直播,点赞数近万次。
见微而知著,宝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可见一斑。介绍稿的“特色”,正是宝安教育踏石留印、共创美好的发展“特质”,浓缩着全区教育工作者尽心尽力与用心用情。会上,王曦局长用“回首‘十三五’宝安教育‘可赞’”“实现‘十四五’宝安教育‘可期’”两个排比句,高度凝练了教育事业示范跃升的“正当其时”与“发展之势”。
回首“十三五”,宝安教育事业成就可以用“12345”来概括。“1”是指:“十三五”期间宝安大幅增加教育投入,累计达477.28亿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市第一。“2”是指: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4.96万座,较“十二五”期间增长2.13倍;公办园在园儿童占比从5.2%增加至50.19%,公办园和普惠园在园儿童占比达85.19%。“3”是指:雏鹰、新秀、薪火“三大计划”共计培养教师3230名,宝安教师连续两届摘得深圳市年度教师桂冠,荣获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最高奖项等重要荣誉。“4”是指:成立4大教育集团,即宝安中学(集团)、新安中学(集团)、宝安职业教育(集团)、宝安幼教集团,均获取国家级和省级荣誉。落户、建成4所标志性学校,包括第一所大学——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第一所引进的名校办学——深圳外国语学校宝安学校、第一所大学附属学校——南方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以及全市规模最大的区属15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宝安星光学校。“5”是指: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成效显著,形成戏曲娃、校园足球、普及书法等一批素质教育宝安品牌。
只有踏石留印的实干精神方能成就示范引领的高质量跨越,基于“十三五”的高起点,宝安教育人展望未来更是信心满怀。宝安教育“十四五”规划将重点聚焦“学生发展领先,五育并举育时代新人”“队伍建设领先,用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学校发展领先,把好学校办在老百姓家门口”“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优质特色发展”“用好指挥棒,指明办学导向”“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等6大方面、15项任务,其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新增18.7万座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14万座公办普通高中学位、2.96万座幼儿园学位。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和名师工作室的数量将比“十三五”增加一倍以上。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宝安教育“十四五”规划的落地实施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攻坚工程,其中很多目标对当下的宝安教育来说是“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甚至是“跳高一点才能够得着的”,但笃定行稳致远坚定决心的宝安教育一定会在起步冲刺、开局决战的赶考路上跑出加速度、绽放新精彩。
超常规高标准精筑民生暖心保障
民生至上是念兹在兹的不变初心,更是接续奋斗的行动标尺。重实干,勇担当的宝安教育以全力冲刺的行动力回应民生关切,赢得阵阵掌声……
学位建设工作备受市民关注,连续两年被人大代表高票评选为宝安区民生实事项目。市民的期盼是责任更是使命,为此,宝安区教育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刘森周围绕“建哪些”“怎么建”“如何保障建设高品质学校”三个关注点详细介绍了宝安教育2022年学位建设专项报告,可谓干货满满、举措务实,让人倍感振奋、满怀期待。
据介绍,2021年宝安区新增2.31万公办义务教育学位,为建区以来历年之最,奠定了“十四五”高起点、高标准的工作方向。2022年,宝安将新增2.92万公办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力度更大,建设任务也更重。
围绕第一个关注点:2022年,宝安要建哪些学校?
紧扣新增2.92万公办义务教育学位、0.78万公办普通高中学位、0.25万幼儿园学位的工作目标,宝安今年重点推进12所新建+12所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以及3所高中共27所学校建设,并计划新开办6所幼儿园。其中,12所新开办义务教育学校分布在8个不同街道。超半数布局在公办学位紧缺的西北部和东部,为逐步实现优质学位均衡布局奠定坚实基础。3所新开办的高中分布在3个不同街道,并实现由教育集团、区域名校党委领导筹建的高起点办学。6所新开办的幼儿园分布在4个不同街道。将进一步巩固宝安区“5080”建设成果。
围绕第二个关注点:宝安学校“怎么建”?
仅今年,宝安就将新改扩建27所中小学校,工程总量之巨、建设难度很大,可以想见。新发展愿景必然催生创新动能,宝安区委区政府高位部署,明确提出按照“三个超常规”落实学位建设攻坚任务。一是超常规规划。书记、区长进行顶层设计、大手笔规划,在用地极度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利益统筹、城市更新、土地出让等方式,原地落实或置换共66宗教育用地,多渠道新增18.7万公办义务教育学位。据统计,从2021年开始,每完成一年任务,宝安都将刷新历史数据新高。二是超常规投入。完成宝安区“十四五”学位建设任务,总投资预计将超过300亿元。宝安区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保障建设资金需求。三是超常规建设。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出台加快推进项目的措施,明确用地许可、施工报建等并联审批程序;严格把控工期,对重点项目进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探索采用EPC等新模式,并联实施前期和施工环节,通过新建、改扩建、回收接转等多种方式,宝安将多渠道新增优质学位供给。
围绕第三个关注点:“如何保障建设高品质学校?”
近年来,宝安坚持“建一所优一所”的原则,高标准打造了宝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等一批高品质学校。接下来,宝安将继续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以往的建设经验持续探索“四个强化”,有效保障学位建设品质。一是强化标准引领。深化“上天入地配间房”的宝安标准,在全市率先按照教职工编制数的0.5-0.8倍和1.2-1.5倍标准配建教师宿舍和停车场,拓展学校的活动空间。二是强化设计品质。按照“百年经典传世之作”的标准,探索国际招标、方案竞赛等方式,选出国内外杰出设计团队,提升学校的设计质量和建设品质。三是强化功能需求。新校每年级配置一间机动教室,普通教室单间面积提升5到10平方米,专业教室数量增加一倍,图书阅览面积提高一半,成为学位建设的“全新标配”,教室宿舍更让青年教师们安居乐教。四是强化智慧运用。积极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打造数字化智慧化的新校园,推动宝安教育大数据融合应用,赋能宝安教育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规划重点工作链接,聚焦六个方面,十五项任务:五育并举育时代新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宝安区把“学生发展领先,五育并举育时代新人”作为第一项重点工作,并从思政铸魂,为学生发展立根基;五育并举,为学生发展赋能级;协同育人,为学生发展增助力三个方面重点发力。十四五期间,将通过进一步健全思政教育体制机制,创新中小学思政教育工作,构建大德育体系等3项措施,把“思政课,宝安这样上”的品牌擦得更亮。而在五育并举方面,宝安则注重在课程教学中让学生更懂学习、更会学习;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注重在艺术教育中以美育人、以美化人;通过劳动教育让每位学生都学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在家校社协同共育方面,为了发挥最佳合力,宝安提出推动家庭教育创新发展、打造家庭教育特色品牌等措施,共同为学生发展提供助力。
用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宝安区的第二个重点工作便是队伍建设领先。为此,宝安确立了招贤纳士,优化人才引进的三项机制,将把更多好老师、好校长吸引到宝安来。据介绍,2021年,722名来自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优秀毕业生加入宝安教师团队,今年宝安计划招聘1000名优秀毕业生,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惜才更懂育才的宝安,在“三大培养计划”基础上,重点加强对新教师、骨干教师、校(园)长、班主任、教研员“五支”队伍的打造。分层分类,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到2025年,宝安区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和名师工作室的数量将比“十三五”增加一倍以上。引进来,育得好,还要留得住。宝安区将一方面加强人才扶持力度,修订和完善宝安区基础教育人才政策;另一方面健全教师荣誉体系,加大教师表彰力度和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更多好学校将办在老百姓家门口
学位建设连续两年入选位居宝安区民生实事榜首,民有所呼、必有所应,宝安将学校领先发展作为第三个重点工作,明确以三个“优先”即优先保障建设资金需求,优先保障用地供给,优先列入年度整备计划,来确保“十四五”新增2.96万座学前教育学位,18.7万座公办义务教育学位和1.14万座普通高中学位的艰巨任务。
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优质特色发展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针对不同学段的发展需求,宝安提出从六个方面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优质特色发展。以启动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为契机,推动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依托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以43项指标达标为抓手,推动义务教育质量提升;通过“建机制、促交流、引名校、借外力”等方式培育更多优质学校,到2025年推动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50%以上,使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新增4所普通高中,新增高中学位1.14万座,努力打造不少于2所国内领先的卓越高中,支持创建3所以上特色高中。健全具有“产教融合、双元育人”等特色的宝安职教体系,支持宝安职教集团创建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建成宝安区特教资源中心,实现和残联、普通学校之间的联动,推进教育、医疗、康复和职训相结合的特教模式。持续优化民办学校提质促优,重点扶持和打造一批在全市有影响力的优质特色民办学校。
用好教育评价指挥棒
在全国上下遵循《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擂响“破五唯”战鼓之时,宝安提出构建多元评价方式,充分利用学生成长记录、学业水平考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等成果和信息化平台,形成国家、区域、学校互为补充的评价机制。同时,将打造专业监测队伍,完善教育教学质量指导体系,健全教育督导工作评估机制。而这一举措,在宝安的学校现有的探索实践中已初显成效。
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
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教育信息化的支撑。这一点,宝安教育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面向新发展时期宝安还将推进“大项目、大平台、大资源”建设和“新基建”“新平台”“新课程”“新安全”“新素养”的五新信息化工程项目,并通过构建云端课堂、云端课程、云端教师“三位一体”的云端学校,打破传统学校有形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