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规划关系民生福祉,做好“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对教育发展的战略指导作用,对推动宝安教育高质量发展意义非凡。5月15日,“踏石留印、共创美好”——宝安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工作介绍会在区教育局举行。会上深度分析解读了《规划》的重点工作,向全社会传递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宝安决心和宝安行动,展现出教育惠民生、教育促发展的“宝安担当”。深圳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立,宝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周学良,区政府副区长练聪,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区“两代表一委员”代表和媒体单位受邀出席活动。宝安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范燕塔主持会议。
“十四五”期间,宝安区将全面建设具有宝安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创新,主动对标“422133”工作密码,为宝安建设“三城”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和创新支撑,跑出一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一名在宝安的入学者都能享受到更公平、更优质、更高质量的教育。
“十三五”硕果满堂彩
宝安教育值得“点赞”
主要成果可以用“12345”来概括
近年来,宝安教育蹚出了路子、闯出了名堂。宝安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持续努力在教育均衡上达到新高度,在优质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在难点热点上实现新突破。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基础牢靠、格局鲜明、特色显著、质量优良的教育发展新气象正在加快形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历届区委区政府凝神聚力、接续奋斗的结果,是全区教育战线团结一心、顽强拼搏的结果,为“十四五”高位跨越、争先晋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连续多年位居全市第一
2016-2020年累计财政投入477.28亿元,占全区财政性经费支出20%以上
2
两项重大任务顺利完成
学位建设任务: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4.96万座,较“十二五”增长2.13倍
公办幼儿园建设任务:公办园数从9所增至187所,公办园在园儿童占比从5.2%增加至50.19%,公办园和普惠园在园儿童占比达85.19%
3
三大教师培养计划(雏鹰、新秀、薪火计划)
培养教师3230名,省一等奖24项,市一等奖174项
连续两届摘得深圳市年度教师桂冠
荣获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最高奖项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全国模范教师等先进典型
4
四大教育集团
四所标志性学校
四大集团:
宝安中学(集团)、新安中学(集团)、宝安职业教育集团、宝安幼教集团
宝中、新中、幼教集团:2021年广东省优质教育集团
职教集团:2020年全国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
四所标志性学校:
第一所大学——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
第一所引进的名校办学——深圳外国语学校宝安学校
第一所大学附属学校——南方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全市规模最大的区属15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宝安星光学校
5
德智体美劳
五育并举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成效显著,形成戏曲娃、校园足球、普及书法等一批素质教育宝安品牌
高考成绩逐年高位攀升,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
“十四五”15项任务同步推进
宝安教育高质量发展
《宝安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主要工作重点聚焦6个方面15项任务
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事关民生福祉,承载了千家万户的美好愿景和热切希望,是头等大事和民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深圳抢抓“双区”机遇,宝安争当“标杆城区”,这都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宝安教育在新的起点上踔厉奋发,以开局决胜的姿态勇毅前行。党的领导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定海神针”,是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十四五”期间,宝安区教育局将用4项措施、“三个确保”,来落实党对教育的领导,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斗争精神,努力推动宝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一
学生发展领先,五育并举育时代新人
任务1.思政铸魂,为学生发展立根基
健全思政教育体制机制
建立党组织书记、校长“开学思政第一课”制度
建设100门精品思政课程
创新中小学思政教育工作
设立一批思政名师工作室,组建思政名师名家库
实施校外专家“引智讲课”行动
构建大德育体系
将生命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入大德育的工作体系之中
让学生真正喜欢思政课,把宝安的思政课品牌擦得更亮
任务2.五育并举,为学生发展赋能级
★落实“双减”政策
将现有备案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压减90%
有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100%公民办学校开设课后服务
★智育
提升课程育人整体能力
创新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全面落实“双减”要求
★体育
每校开设5-7种运动项目
每生每天校内体育活动1小时以上、校外体育活动1小时以上
掌握1-2项运动技能
★美育
构建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学校美育模式
提升学生美育核心素养
形成1-2项艺术爱好和特长
★劳育
建成1所综合性学生综合实践教育基地
培育50个校外劳动教育基地
创建50所劳动教育示范校
培养50名劳动教育名师
任务3.协同育人,为学生发展增助力
创建“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验区”
深入推进“家庭教育宣传周”“亲子社群”等传统家庭教育品牌
创新开展“家长第一课”
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综合实践
二
队伍建设领先,用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任务4.招贤纳才,优化教育人才引进
建立三个人才引进机制:
1.与高等院校的合作机制
2.优秀教师选聘的常态化机制
3.教育人才的柔性使用机制
2021年优选招录优秀毕业生722名
2022年计划招聘优秀毕业生1000名
任务5.分层分类,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打造新教师、骨干教师、校(园)长、班主任、教研员“五支”队伍
到2025年:
培养名教师800名
名班主任500名
校长及后备人选400名
成立名师工作室300个
比“十三五”增加一倍以上
任务6.尊师爱师,增强教育队伍凝聚力
引进来、育得好、留得住
加大人才扶持力度,修订和完善宝安区基础教育人才政策
健全教师荣誉体系,加大教师表彰力度,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三
学校发展领先,把好学校办在老百姓家门口
任务7.三个“优先”,全力推进学位建设
新增2.96万座学前教育学位
新增18.7万座公办义务教育学位
新增1.14万座普通高中学位
三个“优先”:
优先保障建设资金需求
优先保障用地供给
优先列入年度整备计划
四
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优质特色发展
任务8.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
启动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
巩固“5080”建设成果
推进幼儿园学区化治理,进一步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
到2025年:
创建130所市级优质特色园
幼儿园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到98%
全区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不低于55%
任务9.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优质”上下功夫:建机制、促交流、引名校、借外力
“均衡”上做文章:到2025年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50%以上
任务10.普通高中多元特色发展
新增4所普通高中
新增普通高中学位1.14万座
打造2所以上国内领先卓越高中
打造3所以上人文、理工、科技、艺术、国际化等优质特色高中
任务11.职业教育示范领先发展
健全具有“产教融合、双元育人”等特色的宝安职教体系
争创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
打造一流高水平专业群
培育一流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任务12.特殊教育融合发展
建成宝安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
推进教育、医疗、康复和职业训练相结合的特殊教育模式
完善随班就读相关支持政策,构建工作机制和保障体系
任务13.民办教育提质促优
持续优化民办学校教师职称评聘,深入开展提质促优系列行动
提升办学品质
打造一批在全市有影响力的优质特色民办学校
五
用好指挥棒,指明办学导向
任务14.科学有效:完善教育质量评价
构建多种监测和评价手段
充分利用学生成长记录、学业水平考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等成果和信息化平台
形成国家质量监测、区域质量调研、综合素质评价互为补充的评价机制
六
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
任务15.面向未来,智慧教育进入快车道
推动大项目、大平台、大资源“三大”建设
推进新基建、新平台、新课程、新安全、新素养“五新”建设
建构云端课堂、云端课程、云端教师三位一体云端学校
宝安日报记者 刘正金 赵盼盼 通讯员 朱瑒
评论
奋力推动宝安教育先行示范
宝安区第七届党代会和2022年宝安区“两会”均明确提出:宝安将全力推进学位建设,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聚焦把教育打造成宝安最靓丽的名片和区域竞争力。在宝安区委“422133”工作主框架中,教育是全力夯实的三大民生“硬底板”之一。《宝安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要任务,描绘了宝安教育未来几年的发展蓝图,也吹响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号角。
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策略,持续加大经费投入,为学有优教夯实政策保障和经济基础。在《宝安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中,宝安教育把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当成根本遵循,把落实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对教育工作的具体要求当成努力方向,并明确了具体的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
先行示范,教育先行。宝安教育系统以“好理念、好空间、好课程、好队伍、好生态”锚定“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并坚持把好理念当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引领,把好空间当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刚性保障,把好队伍当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第一资源,把好课程当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并以好生态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凝神聚力、踏石留印,宝安教育必将实现从“量变”到“质变”、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为宝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软实力支撑,为高品质民生幸福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教育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广大市民对宝安教育的更高期待和更高要求,是办好宝安教育的重要动力。同时,好教育也需要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在此,也希望全区上下对教育发展鼎力支持,突破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形成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态势,为教育跨越式发展注入续航动力,携手共创宝安教育的美好未来,全力打造与宝安发展定位相匹配的现代化教育。
宝安日报评论员 刘昌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