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一书讲述了深圳特区改革开放初期那惊心动魄的故事。读完此书,第一感受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剧中主人公宋梓南,带领市委市政府一班人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和实践——他们大胆地以破天荒的施政新模式,开创了程控电讯新时代,创建了外引内联的新模式,打开了土地有偿使用的新局面,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新奇迹!然而,鹏城的巨大变化却让一些较为保守的人难以接受,无数的质疑与责难铺天盖地地向宋梓南压将过来。宋梓南忍辱负重,顶着巨大压力奋勇前行。在他的执著和正确决策下,鹏城一天天发展起来,逐渐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创造了中国发展史上的奇迹。二是机遇与挑战同在。挑战和机遇往往是并存的,一个国家,面临长期的和平环境,就应该好好搞经济建设。深圳当初一穷二白,能发展到今天,靠的是改革开放的政策和“摸着石头过河”“杀出一条血路”的大胆实践。一个人一生中也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作家梁晓声曾经道出了一些幸运儿把握命运成功的绝密,他说:有的人搭上机遇的快车,顺风而行;有的错过于它,终身遗憾;有的一生都未能实现,默默地埋藏自己才华。三是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办特区要冲破很多思想禁锢,没有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的精神是办不成的。取消粮、油、肉、布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人实行奖金制度,开办私营企业;引进外资建厂,搞股票交易投资等等现在看起来是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那是不敢想象的事情,因此书中经常引用前人变革流血故事。谭嗣同的“变法革新需要流血,愿从我开始”的大无畏精神,鼓舞着特区老一辈改革者。
——宝安区新安街道张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