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讯(宝安日报记者 胡小娟)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区政协文化艺术界别委员李希文建议,通过美育,增强市民群众审美感知,拓宽审美视野,提高审美素养,进而激发创新创造的能力,推动宝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充实线上社会美育共享平台,提供多角度多渠道美育资源获取途径;另一方面,完善线下社会美育活动,推动新、老三馆联动打造‘新时代宝安市民美育课堂’。”李希文表示,可建设数字化文化展馆,建立宝安城市文化精品数字化资源库,将宝安特有的历史文化、城市风貌、民风民俗、特色佳肴等,制作成适合多媒体传播与互动的数字内容,让群众能通过App或家庭网络实现“云参观”。
“文化馆、博物馆和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肩负着一方社会审美教育的职能。”李希文建议依托新、老三馆等公共文化场所设立“新时代宝安市民美育课堂”,每周为市民开展免费美育课程,同时转化为线上美育资源库,长期为市民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公益美育服务。同时,发挥宝安文化春雨行动的力量,以文化义工、文化钟点工和文化辅导员“三支队伍”为抓手,全区联动构建基层美育服务体系,打通美育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提高民众“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