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网 > 宝安影像

深圳机场流量扩容 宝安发展能量提质

2021-12-08 来源:宝安日报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卫星厅。宝安日报通讯员殷亨通摄

昨日,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以下简称“深圳机场”)卫星厅正式通航。这一设计年旅客吞吐量2200万人次的新航站楼通航后,将成为深圳机场实现“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以上、年货邮260万吨”远期目标的重要支撑。

深圳机场所在地宝安区,是最直接享受到卫星厅通航利好的城区。30年紧密共处,宝安区与深圳机场在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中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进入新时代,发展动能愈发强劲的宝安,正更加主动地发挥“近水楼台”优势,谋划依托机场增强自身的产业辐射能力、资源虹吸能力和发展带动能力。

由最初的航空核心类产业,到航空关联类产业,再到航空引致类产业,以深圳机场作为发展资源的流量入口,宝安正在抢抓机遇修建“蓄水池”,以留住机场所引发的巨大流量,从而形成强大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培育和灌溉高质量发展的稻田。

与深圳机场携手高速发展30载

深圳机场最早于1991年10月通航。开航之初,一条客不满座的深圳——北京航线,开辟了深圳对外联通的新通道,为特区插上了飞上云霄、跃山越海的翅膀。

无论是哪一座城市,门户之变迁,实质上都是城市发展的浓缩。特区发展一日千里,“深圳速度”直接体现在深圳机场的发展当中。通航短短数年,深圳机场接连迎来了海上客运航线开通、机场集团成立、货运站和货机停机坪扩建等进展,好消息接踵而至,让人目不暇接。

进入21世纪,深圳机场发展再提速:2003年旅客年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2004年完成B号候机楼改扩建工程,2005年货邮吞吐量首次突破100万吨,2008年完成南停机坪扩建工程,2009年获得国家批准建立保税物流中心,2010年启用福永码头新港区,2011年启用第二跑道,2013年启用T3航站楼。一步一个台阶,深圳机场于2019年迈过了客运量5000万人次大关,2020年客货运量均跃居全国第三。

回望过去30年,深圳机场始终是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紧跟深圳发展的迅猛势头,深圳机场实现了客运、货运业务“双腾飞”的奇迹,累计迎送旅客约6亿人次,客货业务双双进入全球前30位,跻身全球最繁忙机场行列。

“航空都市概念模型”提出者约翰·卡萨达在定义“航空都市”时,用“城市围绕机场而建、机场驱动经济发展”予以阐述。在深圳机场飞速发展的30年间,宝安既是服务者,也是受益者,彼此的关联随着宝安发展水平的跃升而越发强大。环绕机场及周边片区,宝安培育引进了一批直接利用机场资源的航空运输和航空制造产业链上的企业,形成了航空核心类产业。

当前,深圳机场已签约深圳航空、中国南方航空深圳分公司、春秋航空、顺丰航空、东海航空等六家基地航空公司,其中深圳航空、顺丰航空、东海航空均落户在宝安区内。同时,宝安还引进了专注于航空维修的汉莎航空技术深圳公司、物流巨头DHL和UPS等。近年来,深圳机场货邮吞吐量每年保持5%以上增长,2020年货邮吞吐量达139.9万吨,已是宝安经济产业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加装新引擎

机场作为民航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其建设和运营不仅满足了当地客货运输的需求,同时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30年来,宝安迅速推动产业由“三来一补”加工制造,向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再向以关键技术支撑的核心制造业转变,“产业大区”的底蕴愈发深厚,工业实力在全国百强区榜单中连续攀升,目前已高居全国第五。当前,宝安经济体量已达4000亿元级别,在深圳机场高速发展的30年间,宝安积累了雄厚的基础,制造业体系之完整、链条之完备、配套之齐全、生态之优越,全国罕有。目前,宝安拥有总量全国县区第二、全省第一的584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市2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宝安有9个集群增加值第一,形成了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等4个千亿级集群,宝安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

民航业属于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通过与深圳机场有机集合,宝安各类制造产业借力形成了更强的产业辐射能力和经济发展带动力,打造了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宝安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过程中,深圳机场正深刻扮演着宝安接入世界工厂的“传送带”角色。中国民航局发展计划司司长韩钧解释说,“飞机运输的是高附加值、时间敏感型的产品。因此,机场作为诸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供应链节点,能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挥实效。”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深圳机场出口货量约占货物总量的90%,并与深圳、宝安制造业关联明显,以电子设备及元配件为主。该研究院对机场片区1127家商事主体总体营业收入的分析结果显示,与机场密切相关的航空运输和跨境电商占绝对主导地位,总营业收入高达641.5亿元,且后续在政策赋能、机场运力提升基础上还有巨大提升空间。

依托深圳机场带来的物流产业聚集效应,2020年,宝安已拥有规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214家,营业收入达824.15亿元,增加值170.65亿元,占全市23.9%,高居全市第一;拥有国家A级物流企业84家,占全市33.7%;扎根宝安的顺丰航空,也发展成为目前国内机队规模最大的货运航空公司,国内外通航站点超过80个,航线服务范围已由国内、亚洲延伸至欧洲、北美。

蓄收优质资源流量

促进本地高质量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机场早已超越简单的空港概念,成为空港、产业、城市一体化的特殊城市单元。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全球航空运输业每1万元产出能带来2.9万元的整体经济贡献,在深圳,这一比例提高至1:4.3,即每1万元产出带来4.3万元整体经济贡献。

卫星厅通航,既是新进展,又是新起点。按计划,深圳机场新一期扩建工程已全面铺开,第3跑道、B2货站等设施正加速建设,T4航站楼、机场东高铁枢纽等项目规划也在全力推进。在机场外围,粤港澳大湾区的横向中轴——深中通道正在加快施工,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场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全球顶级的会展中心已落成启用。未来,深圳机场将形成3条跑道联动运行、多航站楼协同保障、东航站区空铁联运的全新格局,与高铁、城际、地铁、高速公路、码头组成“六位一体”综合枢纽。与深圳机场联动,会展业、旅游业、商贸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将相互形成并联运转的组合引擎,在宝安发展中释放乘数效应。

在更宏观层面,我国正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深圳正在打造“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深圳机场以及所在地宝安区,已相继迎来了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特别是深圳机场获批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所在区域被纳入前海合作区实施范围。优势叠加形成强大趋势,在构建“双循环”新格局、湾区建设、深港合作的大局当中,深圳机场将成为重要支点。

能否蓄留、收纳深圳机场带来的巨大资源流量,并将其转变为促进宝安发展的强大能量,关系到宝安能否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形成向内虹吸、向外辐射的主导能力。

对此,宝安牢牢掌握主动权,在区第七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将坚持把制造业作为立区之本,重点实施“万千百十”计划,推动先进制造业与数字经济、会展经济、海洋经济、临空经济、总部经济和文旅经济融合发展,实现宝安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一过程中,宝安将得以充分发挥深圳机场的“流量入口”和“贸易驱动器”作用,一方面以良好营商环境和优质空间保障引进优质企业和项目,一方面扩大宝安乃至深圳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的服务范围,以先进制造业作为立身之本,在深圳机场所引发的客流、货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资源聚集中,进一步拓展宝安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

宝安日报记者 陈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