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网

宋雪:十六余载宝安桃李情怀,初心不负坚守三尺讲台

2021-09-30 来源:深圳新闻网

人才之问:从代课老师到副校长,如何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如何在人才济济的深圳找到自己的舞台?“双减”政策下,学校、家庭和学生应该如何调整?

人才名片:宝安区高层次人才,高级教师,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普及活动优秀工作者,广东省名班主任、广东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十佳青年教师、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宝安区年度教师、教育先进工作者、名班主任、名教师;被聘为广东省“三名工作室”顾问、深圳市名班主任工作室导师、宝安区“德育导师团”成员;屡获各项比赛殊荣,其中现场上课、班会课均获全国特等奖,包揽广东省第三届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所有单项和综合一等奖;主持省级课题2个,培养出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1位、区级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3位;辅导学生在市、区级各项比赛中获奖,学生习作发表于《青少年报》《孩子》《特区教育》等刊物。

追梦之路 宝安启航

站上讲台,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是宋雪从小以来的梦想。2001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的宋雪,如愿走上了家乡一所小学的任教岗位,从此,教师成为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身份角色。自成为教师的那一刻起,她立志做一名为孩子健康成长负责的好老师,也逐步在教育的舞台上展露锋芒。

2005年,南海之滨,春潮澎湃。身处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这座迅速崛起的南方都市,以其开放、包容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八方有志之士前来逐梦、追梦,23岁的宋雪便是其中一员。

正值青春年少,一腔热血且孤勇。怀着对广阔世界的向往,当看到宝安区建安小学的一则招聘信息时,宋雪毅然决然地走出舒适圈,放弃了家乡稳定的工作,只身一人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从一名代课教师做起。

而她的人生轨迹,也在这一刻悄然发生了变化。

即便是成为代课教师,在宋雪看来也并非易事。“当时在这里面试,我印象很深刻,经过了差不多五轮选拔,才最终得到了机会。”唯才是举、实力为先,是宋雪对宝安的初印象,“那个时候我就觉得,这里是个适合追梦的地方,因为大家看重的是你有没有实力。”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为了能够更快地成长,宋雪刻苦学习理论和文化知识,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广采它山之石。

辛勤总有回报,她的教学水平提升得很快,多次代表学校参加新课改、新教材的研讨,并作为骨干教师担任省级课题《语文多元化学习与评价的研究》的教学实践工作。

很快,宋雪就迎来了自己在宝安的首次赛事机会。2005年10月,经过区级、市级的层层选拔,年轻的她站到了国家级赛课的现场,她参赛的口语交际课《快餐123》,以巧妙的设计、从容的教态、良好的效果,赢得评委的一致好评,最终摘得大赛一等奖。

在这片热土上初次品尝到了收获的果实,更加坚定了宋雪阔步前行的决心,她驶向星辰大海的追梦之船,也从此在宝安张开了起航的桅帆。

寓爱于教 破冰前行

在宋雪的教师生涯中,“班主任”一直是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执教二十多年,宋雪秉持着“成为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这一教育理念,寓爱于教,春风化雨,陪伴着学生们成长。

宋雪深刻地记得,在宝安小学任教期间,有一位特殊的学生——文文。因为早产影响了肢体发育,文文走路一瘸一拐,身体协调性也远落后于同龄孩子,身体上的缺陷,让文文感到自卑和胆怯。但在宋雪的眼中,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只是文文的翅膀被命运折断了一个小角。

为了能够让文文快乐地融入班集体,身为班主任的宋雪偷偷召集了班上其余的同学,倾听他们对文文的看法。她告诉孩子们,班级好像是一艘船,每位同学都是船上的水手,只有大家共同努力,互帮互助,不让任何人落后,这艘船才能前进得更快。在这个理念下,“水手中队”也就此诞生了。

在宋雪爱与耐心的浇灌之下,班上的孩子们开始三五成群地和文文交朋友,与他聊天、游戏。在文文因安全考虑,不能参与班级的实践工作时,宋雪提出让孩子们“带着文文的眼睛去旅行”。活动结束,大家主动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制作成小礼物送给文文,看着桌上满满的礼物,文文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在这个温暖的班集体中,文文也慢慢地打开了心扉,甚至主动提出要担任校运会的班级引导员。曾经沉默寡言、内向自卑的文文,如今自信大方地走在班级的前方,而身后就是他信任、喜爱的班级同学……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宋雪的眼睛里也不禁涌起了蒙蒙水雾。

在宋雪看来,教育生涯中付出的爱,不仅能够收获感动,也成就了自己,让她在面对未知的挑战和困难时,依旧可以破冰前行。

2008年9月,宋雪成为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新工作、新角色,一度让她有些措手不及。但本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们的关爱,让她一次次在茫然中找到航向,她把这平凡而简单的爱融于琐碎繁杂的工作中,全心全意地为每一位同学服务、为教育事业服务。

宋雪善于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挖掘闪光点,绘就别样的画卷。教师节时,宋雪结合宝安小学的动漫特色,组织少先队员用“数码动漫”向老师送上节日的祝福,开展了“我眼中的老师”“独一无二的方块人”“动漫亲师卡”“卡通T恤”活动,为每位老师送上一份惊喜,也让全体队员明白,一份饱含心意的礼物才是最好的节日祝福。而老师们桌上这些特别的礼物,也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勤恳专研 引领成长

2010年,对于宋雪来说是整个教育生涯中的收获年。正如“竹子定律”那般,在宝安默默沉淀、积累的5年,就是宋雪这根“劲竹”在土里扎根、生长的5年。

那一年,站在广东省第三届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的舞台上,宋雪凭借着自己扎实的理论素养、出色的专业水平,包揽了所有单项和综合项目的第一名。

有人会说,是宋雪运气太好。然而只有亲身经历者与夜夜高悬的繁星,才能够深切明白奋斗者艰难前行的脚步与汩汩流下的汗水。

古人云,功不唐捐。一次次深夜里的备课、一遍遍打磨课堂教学细节、一篇篇与学生之间的故事……日夜兼程所付出的坚持和努力,都在一个成熟的时间节点,以完美的姿态呈现。就像破土而出的竹笋那样,顷刻成长为参天的劲竹。

也是在这一年,在宝安度过了5年代课时光,经历了年限不够没办法参加招调考试、因为零点几分遗憾错机会过等等心酸时刻的宋雪,正式成为了一名正编教师。荣誉加身,并未让宋雪有过片刻的停滞。“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在教育这条康庄大道上,宋雪选择了学生和同事作为自己的同路人。

她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言传身教中让学生明白老师既教求知,还教求真,学做真人。在她的辅导下,学生在连续七届参加国际(深圳)童话节童话故事创作大赛中,共摘得金奖7个、银奖6个、铜奖8个,学生习作也陆续发表在《深圳青少年报》《小记者报》《孩子》等报刊杂志。对于每一个学生的进步,每一次的获奖,她都比自己取得成绩还要兴奋!

除了用心培养学生,她也关心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2015年,在通过广东省名班主任的考核后,她提交了省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的申请。两个周期便吸引了70多位致力于班主任工作的年轻骨干老师加入。在2009年11月的省级考核中,宋雪工作室被评为“优秀”。

四年时间里,工作室老师共撰写发表各类文章360余篇,参与编写学术专著两部,累计开展各项讲座培训50余次,培训人数2000余人;获得各级各类奖项共计24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5个、省级奖项2个、市级奖项11个。超过三分之一的老师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其中,庞亚燕老师被评为深圳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李爽、庞亚燕、樊万清所主持的区级名班主任工作室,期满考核全部被评为“优秀”。工作室成果集《做“老班”的那些事儿》也于2020年11月顺利出版。

去年,宋雪和工作室的成员一同站在了宝安区“年度教师”评选的舞台上。她说,工作室的小伙伴们拔节生长,成为教育舞台上闪光的存在,让她深深地感受到助力同伴是快乐而幸福的。

使命在肩 初心不忘

2016年9月,宋雪又迎来了新的考验,加入新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航城学校,身兼语文老师、德育处负责人、安全办负责人等数职。

从一名普通老师,走向行政的岗位,宋雪迷茫过、担忧过。然而十多年的教师生涯,给了她足够的底气,让她坚定了前进的每一个脚步。

建团队、建制度、立规范,学习从未接触过的初中德育工作,协调解决各种诉求,改善学校门口交通环境……在她的努力下,学校德育特色活动和特色课程逐渐成型。将传统文化与学科、实践融合形成假期特色作业;将国旗下教育、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年级特色活动系统化,打造主题月德育课程;研发的“幸福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开发潜能,多元发展,成为更好的自己;“重注学生成长档案”,将不放弃每一个孩子的理念贯穿九年……

四年时间里,她带领团队为学校收获了“宝安区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学校”“宝安区毒品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宝安区首批文明校园”等多项荣誉。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一步一耕耘的宋雪也接连被评为广东省“名班主任”“百名优秀德育教师”“广东省‘三名工程’工作室顾问”;市“十佳青年教师”“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宝安区高层次人才、年度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名教师等。种种荣誉的背后,是宋雪十余年未曾改变的一梦一初心。

宋雪获评2020年宝安区“年度教师”(左三)

2020年9月,命运的年轮又开始旋转交汇。阔别了14年,宋雪以副校长的身份,重新回到了建安小学,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冥冥之中是一段缘分,教育的原点又回到这里,回到了我在深圳、宝安起步的地方,也是我新开始、新成长的地方。”面对未来的工作,她昂扬的精神和斗志依旧如初,“肩负起了新的行政责任职务,我要提升的地方还有很多,接下来我也将努力学习如何做好一名副校长,协助校长做好学校的管理,带领好团队,让学生在建安小学成长得更好。”

从代课老师到正编老师、从一级教师到高级教师、从班主任到德育主任再到副校长、从一名大专生到高层次人才……无论身份如何转变,对于宋雪而言,她始终铭记着自己教师的使命,她的教育初心始终未变。

“无论是否身兼多职,作为一名老师,我一定会在未来的教育路上,继续站好三尺讲台,上好每一堂课,努力成为孩子们喜欢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