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网 > 头条新闻

科技赋能宝安制造 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2021-09-15 来源:宝安日报

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

桃花源智创小镇。

宝安以市国家高新区为依托,推动创新空间质量持续提升,尖岗山-石岩南、铁仔山、新桥东3个片区纳入深圳国家高新区。图为尖岗山片区。

产业竞争力是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是城市发展永恒的话题。宝安区六届一次党代会提出坚持产业第一、创新驱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五年来,宝安凭借深厚的工业基础苦练内功,奋力打造先进产业集群,蹄疾步稳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能级提升,使得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根基愈发坚实。

筑牢工业基本盘,加快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星光不负赶路人。数据显示,宝安现已拥有超过5万家工业企业,其中四上企业超过7300家,规上工业企业4317家、全市第一,国高企业5842家、全省第一。作为全国知名的工业大区和出口大区,宝安已经基本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电子信息行业为龙头、以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以科技、物流、金融、文化为支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蓬勃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拥有从上游研发设计到下游生产销售的较完整产业链,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如今,“宝安智造”已成为深圳一张靓丽的产业名片:电脑硬件和手机零配件曾经一度占市场份额的五成,智能手机1700多个零部件大部分都能在宝安找到生产厂商,全球每100台无人机里就有21台来自宝安,全国智能穿戴产品每10个就有3个是“宝安造”……

近年来,工业层级从中低端加工制造加快向高端智能制造转变。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明显加快,全区培育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842家,位居全国区县第二、全省第一。2020年,宝安区跃居全国创新百强区第二,三种专利授权量达58345件,位居全市第一,在全市占比26.2%;上半年,2422家规上国高企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2.8%,同比增长38.9%,快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9个百分点。

随着宝安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产业产生集聚集群效应,为宝安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目前,广东省着力培育的2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宝安共有企业4792家,数量全市第一,占全市的比重达28.2%。其中,宝安13个集群企业数量全市第一,智能终端、安全应急与节能环保、超高清视频显示、宽带网络通讯四大集群表现瞩目,产值或营收达千亿元,工业母机、新材料两大新兴产业集群规模高达500亿元。

产业集群中,一批代表性企业成为中坚力量。“我们主要服务高端制造行业,目前京东方、天马、华星光电等头部企业,都是我们的核心客户。”深科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新明介绍说。作为工信部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立于2004年的深科达主要从事电子专用设备制造。今年一季度,深科达实现营收超过2亿元,比2020年同期增长260%。今年3月,深科达成为宝安区首家登陆科创板企业。

像深科达这样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宝安区有52家,为全市之最;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80家,居全市第二。此外,宝安今年已发动“专精特新”企业储备库中65家企业申报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218家企业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站在时代新风口,激活制造业发展新动力

制造业在经历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计算机控制时代3个历史阶段后,当前正朝着网络化、智能时代迈进。工业互联网作为全新工业生态,正在全球范围内不断颠覆传统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宝安把握新基建风口,将发展工业互联网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从政府、平台、制造业企业三个维度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加速传统制造业提质增效,为工业企业输入智慧动力,插上数字化翅膀。

宝安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每一笔都浓墨重彩,每一步都稳健有力。2020年,宝安印发《宝安发展工业互联网白皮书》;2021年,出台《宝安区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措施》,提出10条发展举措;在全国率先发布区县级工业互联网发展白皮书,为全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探索“宝安路径”。2020年,宝安成为全国唯一的区县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2021年,进一步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五星级示范基地。

在深中通道门户区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举办APEC中小企业工商论坛工业互联网分论坛、2020中国工业互联网大会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大会、第四届全国工业大数据创新竞赛等有全国影响力的活动,宝安立足大湾区,积极投身工业互联网发展浪潮。

在这次技术变革中,又一批宝安企业勇担使命,擦亮“宝安智造”招牌,树立行业示范引领标杆。作为工信部第一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深圳市5G+工业互联网第一批试点项目,落地广东省5G+8K超高清视频显示企业重点实验室,创维在业界率先提出5G+8K前端至终端一站式定制化解决方案。位于石岩街道的创维工业园区,创维联合中国电信打造的5G﹢8K柔性智能工厂正在引领家电行业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

在智能化生产条件下,创维工厂的转产时间降低至1小时,调度响应时间缩短20%,设备运维成本降低30%。人均产出效率提高17%,异地维护效率提升5倍,仓储库容量提升了2.5倍……在这里,创维利用一张5G融合专网,实现了5G﹢融合网络支持柔性生产、5G﹢AI“车间眼”智能视觉检测、5G﹢8K﹢VR/AR智能远程运维、5G﹢智能物流四大核心应用落地。有效提升传统制造生产线在各环节的生产效率,实现生产线的全数字化,远远超出行业的平均水平,为制造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在宝安,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应用,创维并不是个例。据了解,宝安六成以上企业已经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和个性化定制。如以欣旺达为代表的制造大厂,以区块链技术打造开放生态,赋能千余家企业;以速加网、云工厂为代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链接数以千计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初步形成“深圳总部+珠三角工厂”跨地域生产制造的新业态。2021年,宝安共有79家企业拟通过工业互联网改造打造标杆应用和典型模式,预计总投资额48.7亿元。

坚持创新驱动,营造创新发展沃土

2020年初,一场疫情突如其来,很多企业发展遇到困难。公司出口受阻,内需短时间内近乎停滞,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深圳市赛时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给出了答案:坚持创新引领,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赛时达是一家在宝安区成长的本土创新企业,主要从事液晶显示模组、背光源产品、平板显示的技术开发等。面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公司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充分利用自有创新团队和校企合作、科研院所等平台,加大科技攻关和新品研发力度,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赛时达并不是个例,在宝安,通过研发攻克难题在市场站稳脚跟的企业不胜枚举。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离不开长期坚持创新,不断攻克技术壁垒,推出高质量、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更离不开宝安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十三五”以来,宝安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核心,出台了《宝安区关于创新引领发展的实施办法(修订版)》等科技政策。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构建“高新企业链、研发层级链、创新载体链、科技服务链”的“四链闭环”创新体系。

建立国高企业培育库,通过市、区、街、园区、企业五级互动衔接机制,开展国高政策宣讲、咨询辅导活动,累计组织10000多家企业参加政策宣讲活动,对13178家申报企业进行专题辅导;制定《关于协助企业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走访服务方案》并确定创新平台走访企业名单,通过全面摸底调查、“一对一”上门走访服务等多种方式,引导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研发和产业条件创建高水平创新平台;加快科技园区建设,以旧工业区改造和城市更新项目为重点,通过园区空间品质提升、增设园区公共配套、明确产业运营方向、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等手段,构建了“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科技产业园”的全链条创新载体体系,重点打造一批以“科技桃花源”为标识的科技园区;发展科技金融,签约农业银行、浙商银行等13家金融机构,为近300家科技企业放贷50亿元;搭建“桃空间”小程序,汇集园区信息275条,举办线上政策、信息发布活动390场,自上线以来累计访问人数超一万人次……

一系列支持创新、鼓励创新的举措实施落地,让全区的科技创新之花灿烂绽放: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5991亿元,相较“十二五”末期的3285亿元增长82.3%,总量占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以上。国高企业从“十二五”末期的1493家迅速发展到5842家,净增4349家,相当于日增2.38家,总量连续4年保持全国区县第二、全省区县第一,2016-2020年市对区绩效考核项目“当年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五年间均获满分。规上国高近3年新增1505家,总量达2729家。

聚焦成果转化,增强经济发展动能

2021年1月份召开的深圳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宝安10项科技成果获得表彰,其中,宝安企业中电建南方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参与的“土地集约型、环境友好型地铁建设关键技术研究——深圳地铁7号线工程”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位于石岩街道的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东风柳汽的供应商选定结果通知函,正式入选东风柳汽零件同步开发供应商,为其供应T5EV动力电池包总成产品,这是今年欣旺达公开的第7个定向涵,也标志着欣旺达在新能源行业的技术水平受到客户肯定。

今年1-5月,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2402亿元,同比增长40%;创新百强实现产值687.9亿元,同比增长29%……

可以看出,宝安科技创新的步伐迈得更加坚定。

近年来,宝安聚焦科技成果转化难题,着力全方位打通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对接转化,让“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为宝安经济发展注入了蓬勃动能。

全面对接创新资源,积极引进高端研发机构。引进深圳市十大基础研究机构之一的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紧紧对接宝安产业需求,与鹏鼎、鑫富艺等宝安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发起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先进电子材料技术创新联盟、宝安区5G产业技术与应用创新联盟。

以市国家高新区为依托,推动创新空间质量持续提升,尖岗山-石岩南、铁仔山、新桥东3个片区纳入深圳国家高新区。“十三五”期间,宝安建成国家级科技孵化器12个,总量达到14家,位居全市第一;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12个;新增建设各类科技园区88家、众创空间27家,提供创新研发空间800多万平方米。同时,以园区为主体打造32个党建引领“1+6”科技创新服务站,有效提升园区服务能力。

打造深圳第一个集产品展示、技术成果转化交易、知识产权保护“三位一体”的产业服务平台——湾区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中心,截至目前该中心举办展会24场、“宝安发布”41场、配套活动57场,为199家企业提供发布平台,为772家企业提供展示平台,线上线下参与人次累计达681.8万。

这每一步路,都在每项数据上得到了体现。“十三五”以来,宝安研发投入保持年均两位数快速增长。从“十二五”末期的73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75.19亿元,特别是2020年增长了29.9%,总量达到全市第三。创新平台新增335个,增长了3倍,总数达441个;区内企业共获得国家、省、市科学技术奖励70项。

科技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经济强。展望“十四五”,宝安将继续聚焦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科技系统将接力奔跑,精心设计科技创新规划,坚持创新驱动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不动摇,以匠心实现成果产出和转化,以更加豪迈的姿态,向锚定的目标昂首挺进,为宝安高质量发展走在时代前列提供强大产业支撑。

宝安日报记者 何祖兰 高山/文 宋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