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教融合的宝安职教集团答卷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技术能手卓良福老师正指导学生。
集团第二校区中德“双元制”实验班聘请德国专家执教,培养具有国际通用职业资格的应用技术人才。
集团学生荣获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汽车营销赛项一等奖。
宝安职教集团第一校区(宝安职校)全景图。
核心提示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要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随着“双区建设”日益深入,深圳对多元化、多层次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亦呈高速增长态势。
根据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要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紧密衔接的要求,宝安职教集团积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主动对标深圳“双区建设”需要,以教育教学改革、校企合作深入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国际交流水平提升为基本任务抓手,加快打造“中(职)高(职)企(业)”产教联合体,构建“中高一体、工学结合、多元发展”人才培养体系,培育人人出彩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2018年,宝安职教集团成功入选“广东省示范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储备入库项目”,2021年被教育部列入第一批“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
把好立德树人方向盘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十大重点任务之一,也是引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
为了把好立德树人方向盘,开启学生成长成才新征程,宝安职教集团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全面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并不断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德育工作队伍,注重发挥学校省级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感和吸引力。
在此基础上,集团不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今年以来还与时俱进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传承红色基因养正气;加强公共安全教育、卫生与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和生命教育,以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固根本;积极实施活动育人,强化实践育人和协同育人,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机制,全面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其中,集团宝安职校围绕“四节一会”(技能节、艺术节、就业创业节、体育健康节和运动会),坚持德技并修,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坚持以体育人、以文化人,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艺术素养。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劳动教育的决策部署,发挥“广东省第一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辐射作用,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并通过校内外拓展劳动,聘请企业劳动模范、鹏城工匠担任德育兼职导师等形式,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敬业乐群的职业操守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集团第二校区围绕“两节一会”学校文化,实施“七彩社团”战略,举办“社团嘉年华”,开展“创客实践”教育,分阶段实施学生道德教育、养成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形成“一体两翼”德育特色,“双发育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做法受到专家肯定。
近年来,集团助力一批学子人生出彩。集团宝安职校信息部16级信息高考班学生呙瑞捷,先后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产品设计与创客实践赛项一等奖、2018年度全国最美中职生、“宝安五四青年奖章”“宝安区三好学生”等荣誉。
抓实教育改革促发展
一座城市的兴旺离不开产业的支撑,而产业的发展则要依靠从事产业活动的人才来支撑。培养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正方向。
近年来,宝安职教集团紧密围绕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现代物流、低碳环保等重点发展产业需求,特别是宝安在深圳“双区建设”中承担“全力打造世界级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智能制造高地”的使命,科学布局,建成动态调整、“中高企”共建、多方协同、四合贯通的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模式。
各校区以高水平专业群和专业建设为抓手,大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如今,集团宝安职校拥有“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5个、省重点建设专业6个、省“双精准”示范专业4个,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办学专业10个;数控、汽车等专业成功打造“中高企”产教联合体;积极参与教育部推行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1个试点已覆盖宝安职校全部专业;8个专业通过“中高企”产教联合体,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完成企业调研和人才培养方案。集团第二校区数控技术专业成为深圳市首批品牌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成为“阿里巴巴跨境电商人才培训基地”,中餐烹饪专业成为首批区级“粤菜师傅”基地。
集团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校本培训,推进“教训研一体化”工作。在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办学探索的基础上,该集团逐步形成“递阶分层定向式”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2门,市级精品课程9门,校级精品课程20余门。2021年,集团共有11门课程参加省职教学会“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目前完成网上建课工作,本月(9月)将网上开课。近三年,集团课题荣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
受益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宝安职教集团近年来涌现出一批优秀技能型人才。截至2021年,该集团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50个,参加广东省职业院校大赛荣获一等奖49个,参加深圳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120个。其中,集团宝安职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学生连续8年蝉联国赛一等奖;第二校区中餐烹饪专业,多次在国际烹饪比赛中斩获金奖(一等奖)。
记者了解到,该集团还曾培养出2位名副其实的“武状元”:宝安职校2012届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梁洁,荣获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控专业“加工中心项目”一等奖第一名,受到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接见。毕业后他自创公司,被评为2019年“龙华区十大工匠”,作为区高技能人才获得奖励50万元;第二校区2014届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杨登辉,在校期间荣获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控铣加工技术”项目二等奖,毕业后就读于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于2017年荣获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金牌,并获国家“特殊贡献奖”,受到李克强总理接见,现任职于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享受副高级职称待遇。
推进校企合作育工匠
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与企业的互通,更是教育与经济的融合,其目的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产学结合增强办学活力,并提高中高职学生的素质,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基于此,宝安职教集团把握产业升级新机遇,推进与行业领先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就业创业、文化传承等方面深度合作,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吸引企业联合建设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实质推进协同育人;进一步优化职教集团运行机制,推进集团实体化运作和资源共建共享,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成员单位共生发展。
如今,宝安职教集团深入推进的校企合作主要分为两大类——
“政校行企”联动。在打造“中高企一体化”职教集团过程中,该集团紧紧围绕“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贯通培养、校企双元育人”,建立健全了政府、中职、高校、行业、企业等多方合作联动机制,强化中职、高职、企业三方深度合作,建设“中高企”产教联合体。
目前,该集团合作企业超过50家,建设区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2个,参加行业协会近20个;成功推进中高职贯通培养,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合作,开设中高衔接办学专业11个,“中高衔接三二分段”招生规模,占到每年招生计划的35%。
“引企入教”。宝安职教集团以宝安区出台“关于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实施办法”为契机,凭借区财政支持优势,按“政府出资金、企业出场地、学校出教师”方式,在企业共建“企业校区”,集实训实习、教师企业实践、员工培训、教科研等功能于一体,通过提高企业参与办学深度,夯实产教联合体根基。例如集团宝安职校会计专业引入财华财务公司,建设“财务教学企业”,企业常驻员工25名,每年接收100多名学生通过“真账实做”完成实习;汽车专业则与怡丰汽修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共建校内汽车维修服务店,面向社会开展汽车维护保养服务。如今,集团共建有企业校区7个。
如今,该集团以中职、高职贯通培养专业为纽带,以“引企入教”改革为核心支撑,与7所高职学院深度合作,成功构建起“中高企”协同育人机制,聚力打造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平台。
其中,集团宝安职校数控专业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银宝山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模具专业与广东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金三维模具有限公司合作,汽车专业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标域汽车公司合作,分别开展“中高企五年贯通培养”探索与创新,每年招生规模达到100人,“中高一体、工学结合、多元发展”人才培养体系日臻完善。
集团第二校区亦与深圳市同辉精工科技有限公司建立紧密联系,实现校企双赢。其中,同辉精工已转型为精加工企业,被列为2019年区政府督办支持建设“跨企业实训中心”,并成为深圳市首批50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名单”;同时校企合作建成同辉智能制造人才园区,已引进4家企业,共同开展校企合作智能制造人才培养。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最根本依靠力量。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其获得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宝安职教集团长期坚持以“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标准,来建设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具体手段包括:通过建立健全高水平兼职教师聘用机制,以及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体系,着力培养一批能够掌握产品先进工艺、行业前沿技术的骨干教师,培育专业群建设带头人;落实教师全员轮训制度,提升教学科研能力,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创新教师评价机制,建立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以目标管理和目标考核为重点的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等等。
不仅如此,集团还通过严抓师德师风、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以赛促教促学、发挥名师和名工作室引领带动作用,多措并举形成“梯队式”教师专业发展态势。以上教师队伍建设经验,于2020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典型案例。
集团第二校区则成立了德国赫伯特·施奈格(Hans Herbert Schlaeger)区级名师工作室、姜大源“教育名家工作室”、李春林教授“信息化专家工作室”等9个名师工作室,借力专家强化专业建设、课程教学引导,实现“大师育名师”。
如今,宝安职教集团先后培养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全国技术能手”3名、“省技术能手”9名、南粤优秀教师4名;市技能菁英4名;市高层次人才5名、区高层次人才50名;建立省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各1个,市教科研专家或名师工作室4个。集团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市级及以上奖励102人次,其中省级63人次。
激活国际交流新引擎
发展职业教育国际化,既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职业教育院校创新发展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宝安职教集团通过加强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交流合作、与国际合作学校共同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参与制订职业教育国际标准等手段,探索建立国际合作长效机制,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交流平台,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为“双区建设”逐步夯实人才支撑。
2018年,集团宝安职校与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本科院校)成功合作,开设定向留学国际班,以期形成高端定位、对口留学、直升本科的合作特色,满足有海外留学意愿学生的需求。目前,包括21级新生在内,共有114人在定向留学国际班就读,且已有2人在二年级时就已经正式被埃迪斯科文大学录取。
该校区还与澳门工联职业中学缔结姊妹学校,两校每年互访1-2次,深入相关专业部跟班体验,并观摩技能节活动。此外,积极探索与英国、德国、马来西亚、日本等国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多元留学方向,并于2021年同韩国永进专门大学正式签署合作协议。近年来,累计60多名毕业生赴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海外留学。
集团第二校区则与德国F+U集团、深圳市同辉精工等企业,合作组建了3个中德“双元制”实验班,引进优质国际职业教育资源,全面开展教学改革。经过3年发展,基本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校企双身份认定、校企双目标培养、校企双品质精准引领、校企双师资培养、校企双基地建设、校企双教学管理、校企双考核评价等八个精准对接,并以德国ISO21001职业教育质量管理标准,对教育教学质量开展了督评。
该校区同时建立了中德“双元制”学习工厂,并不断完善校企融合体制机制,形成学校优质教育品牌,今年成功获评宝安区第一批教育国际化特色学校。如今,该校区被选定为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技术交流单位,承办世界技能大赛有关赛项中国集训队集训工作,并成为深圳市“数控铣中级工”技能鉴定考点,呈现出蓬勃向上的优质发展势头。
宝安日报记者 刘正金 通讯员 王睿颖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