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网 > 新闻板块 > 宝安新闻

本土文艺家探寻革命遗址 重温阳台山红色印迹

2021-05-17 来源:宝安日报

阳台山风景。

文艺家在阳台山上。

《宝安文学》推出石岩专号。

70多年前,在震惊中外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中,300多位文化人、爱国民主人士撤离香港后,曾在阳台山山区停留中转。如今,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深圳本土文艺家来到深山中的革命遗址,从革命先辈的足迹中汲取精神力量与艺术养分。

4月16日,石岩街道与宝安日报社共同开展“阅绘宝安——山湖石岩红色印记”党史学习教育,组织20位深圳文艺家走进阳台山深处的蕉窝坑革命遗址。5月17日,《宝安文学》周刊以专刊形式刊发了文艺家们的作品。散文、诗歌、摄影、绘画……文艺家们创作出一批讴歌英雄阳台山、反映革命精神、展现新时期石岩人奋斗精神的文艺佳作,将革命精神化为时代精神。

当天下午,文艺家一行从石岩阳台山登山广场出发,沿着新修建的缓步道行至半山,后转山路和土路来到密林中的蕉窝坑革命遗址。一路上,文艺家们穿过藤木林、竹林和芭蕉林,跨过溪流、攀上巨石,历时两小时,文艺家们顶着大雨来到蕉窝坑革命遗址。

蕉窝坑遗址中有房屋的残墙断壁,还有残留的条石柱、屋基石、土砖、青瓦片等,青草长藤覆盖下的房屋结构、轮廓分明。据了解,蕉窝坑曾是阳台山抗日根据地之一,这里曾发生过多次抗击国民党顽军和日伪军的战役。1942年初,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克服重重困难,将数百位文化名人及爱国人士成功营救出战火纷飞的香港,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撤离香港后,邹韬奋及夫人和儿女、胡绳夫妇、戈宝权、沈志远夫妇、葛一虹、丁聪、于伶夫妇、叶籁士、高汾、殷国秀、盛加伦等文化名人曾在蕉窝村隐居过。原蕉窝村村民为文化名人搭建山寮、烧热水,为改善他们的生活作了诸多努力。

站在蕉窝坑的遗址中,文艺家们纷纷感叹革命年代的艰辛,感动于东纵战士、阳台山山区人民、文化名人和爱国民主人士的勇敢和伟大。“我们一直在林间穿行,实地重温了革命历史和红色记忆,非常有意义。”画家阎敏说;“经过此行,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革命的艰苦,更深切地感受到先烈们为革命胜利作出的奉献。”作家石泰康感叹;“以前来阳台山走的都是登山道,这次从未经开发的山道探寻革命遗址,让我深受震撼。将来我想把更多宝安的红色记忆写进诗词里。”诗人李双鱼说。

此后的一个月内,参加此次党史学习教育的文艺家们将感悟化作了优秀作品。作家林苒联想到了奋斗在新时期的石岩人,从“一水”、三大征收到社区基层,一大批可爱的石岩人“一直走在最前面,还坚守着最后一公里”,林苒还为石岩社区工作者写下歌词《像我们这样的人》。“登阳台山的次数不少,却没有一次像这回,带着敬仰之心,踏着红色的印迹前行,聆听感人故事,深入了解这座英雄之山。”作家许小玲写道。“石岩湖是这个小镇最亮的地方,它的蓝还是那么动人,让人心动。”作家叶耳被石岩湖美景震撼,回忆起了90年代初石岩影剧院外的“打工村”墙报,感叹石岩日新月异的变化。

宝安日报记者 王悦/文 刘安邦/图